赵劲松
摘要:说课是各类教师招聘、教学评选常用的一种形式。说课应寻求从形式到内容的双重突破。形式方面,如小标题并非一定要是“说”字辈的短语,只要能表达自己意图就可以;不要面面俱到,说自己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内容,不说说不清道不透的;打破固定的模式,尝试进行新的环节顺序的调整与组合。内容方面,基于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争跳出本课,由说一课到说一类课,或是提炼出指导自己本课教学的观点,做到提升问题。
关键词:说课;内容;形式
说课是各类教师招聘、教学评选常用的一种形式。一次,全市举行小学数学说课比赛,比赛之前陆续听到参赛教师团队的一些疑惑:
说课,是说一节即将要上的新课?还是围绕一节已经上完的课展开阐述?
说课包括哪些环节?是不是这些环节必须要有?
说课的小标题是不是必须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之类以“说”开头的短语?
说课的时候要不要进行现场板书?
说课中的理论说什么?
……
显然,这些疑惑都基于一点:说课是否有着某种规定的模式?而从本次比赛和以往所看到的说课案例来看,多数认定了某种模式。
一、一种现象:偏于“常规”的说课
(一)形式的常规
从形式上来看,一方面,多数说课稿是以“说”字开头的短语作为各环节的标题;另一方面,说课环节比较齐全,基本上都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部分,有的还有“说教学理念、说教学准备、说教学反思或效果预测”等。说课环节的齐全和形式上的统一,反映了教师对于说课模式的谨慎。
(二)内容的常规
内容上,部分说课稿在说课的各环节也呈现出较为相似的“构造”。
说教材,往往是说本课出自第几册第几单元,是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什么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什么,同时本课也是后续学习某内容的重要基础,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位教师在《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说教材”环节说道:“本课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77—78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初步认识了角和体会了角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的。射线、直线和角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对学生以后正确建立相关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段内容介绍了教学内容所处的位置和教学价值,但没有涉及对本课教学设计指导意义的说明。
说学情,一般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怎样的,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
说教法学法,往往是列举几种方法,像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一语带过。
上面几个说课环节旨在分析教学,是接下来要阐述的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如果仅做了分析,却没有体现出其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就會让听众感觉比较宽泛、蜻蜓点水,缺少实质的见解。
说课的重点是“说教学过程”,所要展示的是本课的设计方案,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叙述、表演和说明。有板有眼乃至情绪饱满地将教学过程展现出来并不难,难在如何“抓人”,因为华丽的语言改变不了平淡的设计的本质。与说教学过程相交织的是说设计意图,最为常见的是“古人云……”“某某说……”“新课标指出……”。名人语录能否作为“论据”来阐述,不好一概而论,但还是慎用比较好。新课标是我们教学的基准,因此,说课标自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真正内化,而不仅仅是贴一个标签。
板书是一节数学课的“眼”,但不是所有的板书都称得上“设计”。真正的板书设计,在说的时候就应该说说这样设计的具体价值和背后的思考。“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种评价式的“说”没有实质的意义,其“自夸”的成分更多一些。
以上都给人一种“常规”的感觉。常规,意味着一般化的做法,也意味着基础、普通。就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并不是我们期待听到的说课。
二、原点思考:为什么要说课?说课是什么?
回看文章开头的问题,其中的困惑和焦虑反映出我们把说课当成了一种“八股”,恪守模式,生怕越了雷池半步。
那么,说课到底有没有规定的模式呢?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说课?是因为要参加说课比赛吗?是一种训练教师综合素养的方式吗? 我以为,说课其实是最基础的一种教研形式。教研活动中,每次集体备课讨论某一课的设计,执教公开课之后阐述对课的思考,这些其实都是说课。课前,阐述的是自己的预设与思考;课后,阐述的是教学的效果与反思。从这一角度来说,如果说课说的是一些刻板、八股的内容,它的意义何在?
进而,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说课?有人定义为“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授课之前,用口头语言讲解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有人进一步简化成“说课就是说说教什么,怎么教的,为什么这么教”;还有人将说课称为“教学阐释”,即阐述解释。尽管几种定义的语言描述多有不同,但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如果从上述几种定义来看,还是不能确定说课到底有没有规定的模式。
我对说课的理解是——说课是一种交流,是表达者与倾听者之间的对话。
既然说课是交流,我们再来考虑三个子问题:跟谁交流?听者喜欢什么样的交流?交流应达到怎样的效果?
跟谁交流很重要,因为对象不同,往往标准也不一样。跟自己的老师说课,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可能有模有样就达标了;跟同事说课,则是一种研讨;跟评委说课,要求会更高一些,因为评委会有比较,和其他选手比较,和自己的理解比较。
换位思考,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交流?既然是交流,就不应该存在必须要遵循的格式以及僵硬的表达。从听众的角度来考量,听得明白、能引起共鸣,就是好的说课。我们不喜欢别人说空话、套话,我们希望别人的讲述逻辑清晰,内容详略得当,最好还有一些见地,让自己有所收获。所以,大家都知道的话尽量不说;放在任何一节课都可以的话尽量不说;说自己的思考,说别人重点想听的内容,说能引起共鸣的话。
可见,交流想达到的效果有三个级别:让别人听懂、认可、产生共鸣(触动)。听懂比较容易做到,表达清晰即可;要让别人认可,就必须保证内容的有理、有据、有效;而要别人产生共鸣、触动,就必须在创新设计上下一番功夫了。
三、双重突破:核心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这里的“突破”有两层含义:
一是形式上的突破。
交流,从来都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规定的模式,它应该不拘一格。
首先,小标题并非一定要是“说字辈”的短语,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图就可以。
其次,不要面面俱到,要说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内容,至于说不清、道不透的,不说。可以对环节进行整合,比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以整合,因为分析教材必然绕不过学生,同样,如果只是一味地分析学生,却没有结合具体的内容,那么最多也只能泛泛地说说这个年龄的学生大概是什么状态。
例如,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吴波老师在《分数与整数相乘》一课的教材简析环节,就用简洁的语言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做了精准的分析。内容如下:
《分数与整数相乘》一课,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借助图形直观,引导学生理解意义、列出算式,从而探究理法、完善算法、归纳算法。我进行了前测:计算310乘3,有87%的学生能计算正确,出现错误的13%的学生基本上是把分子和分母同时与3相乘。因此,我对教材做了处理,丰富了教材的内容:(1)增加对“为什么分子乘3,分母不变”算理本质的深入解析;(2)增加“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计算道理是否一样”的探讨,整体探究小学阶段的乘法运算。
有了对教材的分析才能确立教学重点,有了对学生的分析才能确立教学难点,重点、难点可以整合在教学目标中予以定位。最后,进行教学教程的阐述。其间可以融入教法、学法、板书,因为这三者的具体呈现和价值体现都适宜结合教学过程展现。如此,板块少一些,说课自然也就更清晰一些,阐述得更充分一些。
最后,我们可以打破固定的模式,尝试进行新的环节顺序的调整与组合。记叙文写作中有顺序、倒叙、插叙的手法,可以借鉴到说课中来。例如,不一定先进行教学分析,可以先将教学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演示,先声夺人,再回到教学分析中展开说课。
二是内容上的突破。
从听众的角度来说,对于说课我们最想听的是:你是怎么上的,为什么这么上。所以,要想引起聽者的共鸣,核心是教学设计的突破。要把课说好,首先要把课设计好,言常人所未言之语。当然,内容的突破,教学设计的创新,这些都不应是刻意的“为赋新辞强说愁”,而是基于教学观念的改变,基于对所发现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所以,不论备课还是说课,其实都是一个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提升问题的过程,这是说课内在的逻辑结构。
发现什么问题?可以是学生的问题,他们在学习这一内容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困难;可以是教材的问题,内容的编排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不太恰当的地方;可以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按照常规教学,是否掩盖了一些未曾显露的矛盾。若能在寻常处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并在说课的分析环节加以阐述,相信听众将在第一时间被吸引。因为问题往往是产生共鸣的首要因素。例如,刚才所举的《射线、直线和角》一课,说课中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首先,如何引出概念?学生的已有基础是什么?射线、直线这两个名称,他们是否听说过?有哪些了解?可不可以开门见山地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已知道”,问问心中的“想知道”?
其次,我们通常认为,学生对“无限长”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其实更难理解的是:数学究竟是如何用“有限”表示“无限”的呢?这取决于一个重要的但往往被忽视的符号:端点。学生之前所理解的端点,仅仅是两个短竖线。这节课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重新认识端点,这是理解射线和直线的关键点。
最后,概念的本质特征需要在比较中提炼和归纳,然而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得出有几个端点,是否无限,是否可测量,这样形式化的比较仅仅是词语的罗列。那么,能否让几条特征“结构化”,体现端点的数量与长度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真正触及概念的本质。
这样,开篇提出了三点思考,在平常处发现了以往教学中所未发现的问题,能带给听众很大触动。
接下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解决设想?进而,展开整个说课最为核心、所花时间最多的板块——说教学过程,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环节,要将教学设计的重点部分尽量详细地展现出来,叙、演、议相结合,在叙述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模拟上课的表演,把设计的理由阐述清楚。说理时,自己不懂的理论不要说,名人语录尽量少引用,就说自己最本真的思考。这一环节说得是否引人入胜,关键在于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刚才所举的课例中,针对第二个问题(“无限长”的理解、表示),可以设计如下:
该如何把无限长的射线画出来呢?这里,请学生进行充分的尝试。学生作业中,第一个层次是在作业纸上画一条尽可能长的线,会从作业纸的一边画到另一边,想画得尽可能长一些。第二个层次,学生会在画到边之后,用文字或符号标注,比如“无限”“……”等,可见其已经有了符号的意识。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之后,再次追问:线段上这两个短竖线叫端点,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说:两个端点,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教师加以总结:标上这个数学符号,表示这里就是线的一端,到头了;而如果没有这个符号,就表示还可以接着画下去,可以继续延长,无限延长。
接着,请学生再次画射线,并和之前的几幅作品比较,说说他们对“端点”的看法。这样,用“有限”表示“无限”,从而基于对“端点”的符号理解,实现对射线的深刻认识。
最后,提升问题,即跳出本课,由说一课到说一类课,或是提炼出指导自己本课教学的观点,这对说课将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例如,这节课全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基于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以“端点”的符号化理解突出对“无限”的感悟与创造性表达,说课题目为“基于问题,成于符号”,是对说课的提升,表达出基于学生提问实现深度学习的理念,突出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说课的一些思考,一言以蔽之:说课非八股,交流是本心;突破在观念,问题为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