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平 周卫东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未来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并实施“E课程”。“E课程”可实现跨区域学校间共享互动的在线教学,实现教育效益的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具体的实施路径是:以“人”为中心,优化“E课程”交往环境;以“学”为中心,打造“E课程”教学模式;以“成长”为目标,改革“E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E课程”;“互联网+”;课程变革;未来学习
“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面向未来学习,近年来,我校着力构建并实施“E课程”。
一、解读“E课程”
(一)“E课程”的界定
“E课程”是基于“互联网+”的宏观背景,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创生个性化、可选择、泛在性的课程资源,通过交互性、融合性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以及在线支持的发展性评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新常态课程。“E课程”可实现跨区域、学校间共享互动的在线教学,实现教育效益的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E课程”的架构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语文学科开设“E读空间”等课程,数字化阅读以大容量、快检索、易整理的特点,为纸质阅读做了很好的补充;数学学科开设“虚拟步道”等课程,高仿真的数字化生活场景让数学像游戏一样充满奇遇;英语学科开设“LSR英语”等课程,数字化点读、录音、英语小短剧趣味盎然;美术学科开设“数码手绘”等课程,彰显全国数字美术实验基地的示范性;音乐学科开设“音乐DIY” 等课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音乐”;体育学科开设“畅视体育”等课程,利用屏幕镜像精准诠释动作技能。
从课程的实施方式来看,“E课程”以嵌入的方式,让iPad进课堂、开展远程互动,还利用微信平台、QQ学习群实现基于网络空间的儿童课程的开发。
(三)“E课程”的特质
1.智联:“E课程”的价值聚焦。
“E课程”强调适时运用移动终端、触摸屏、数字传感器、多种App等多种媒介。专题网站、云空间、学习社区、移动终端和无线WiFi的应用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新常态。
2.和乐:“E课程”的目标追求。
“E课程”以“和”为主线、以“乐”为风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更自由地选择学习伙伴,快乐学习,和谐发展。
3.嵌入:“E课程”的实施方式。
“E课程”并非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以恰当的形态嵌入学校的课程框架,让师生面对面的传统课堂与其他非现场的在线学习活动形成更加密切的互动,彼此相辅相成。
4.泛在:“E课程”的呈现形态。
“E课程”中,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对象是自由的。轻巧、便携的数字化学习设备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非正式、个人化,并且无处不在,响应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理念。
二、“E课程”的具体实施
(一)和实生物:以“人”为中心,优化“E课程”交往环境
1.智慧高效的硬件系统。
我校制订了学校数字化校园中长期规划以及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研究计划,尝试跨地区网络互动课堂教学,结合视频、音频和交互式组件(软件和硬件),在网络上实现师生“面对面”交互的独特体验;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三套网络视频在线系统。同时,我校还积极开发多样性、扩展性、互动性、再生性、便捷性的“E学习”资源网站,为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提供开放、灵活、交流的平台,实现“异地两课堂”的双向交互,同步教学。这种“去中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有主体价值的“自由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2.和谐愉悦的教育生态。
“要关怀小学生,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学业上,他们是活泼泼的发展中的人。我们的教学不是苦差,而是和谐的、美丽的: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这是王兰老师对年轻教师的谆谆教诲。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普遍追求,也是教育的应然追求。肖川先生说:“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于每一个鲜活的“人”而言,良好的教育有这样三个关键词“人性”“和谐”“美”,营建的是和谐愉悦的教育生态。“E课程”的教学是一种“自由的形式”,是一种本体性的愉悦体验,指向人的合目的性(善)和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教学活动。
(二)和而不同:以“学”为中心,打造“E课程”教学模式
1.单科实验,找准“E课程”的起跑线。
我们将科学学科作为“试验田”。第一步,将实验和观察的任务前置,充分展示了移动终端作为过程性学习、记录工具的优越性。此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学会用数字化载体进行操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在四年级开展线性研究,构建多样化、综合性、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努力实现个性化的“按需学习”,提供远比在传统课堂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链接高质量的“教育专家库”(名师、家长、校外专家等)。学生学习的进度、内容或主题都可量身定制,以便與其自身的兴趣及原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
2.融合共生,紧握“E课程”的生命线。
“以‘学为中心,关注每一个”是“E课程”的生命线。对此,各学科开发了有特色的课程,列举如下:
“美丽语文”课程——实施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王兰‘美丽语文的创新与推广”,用多样化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语文学习体验。如利用“拼音小助手”结交更多的“汉字小精灵”朋友,感受母语的音律美;和“啄木鸟医生”一起扫清识字写字路上的“病虫害”,领略汉字的形体之美;在“时空大转盘”的增强现实(AR)中,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体验口语交际之美。如此,让学生在“美丽语文”云课堂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开的数学”课程——让学生在富有创意、开放生成的数字化学习空间中,运用“家庭作业台”,做数学小实验,录实验小视频;在“虚拟步道”微信平台上,进行多人互动游戏,掌握“十大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拓展课中,持续“我的数学微研究”,逐渐接近数学的本质。
“LSR英语”课程——在合理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辅助教育的大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利用最新的电子平台,拓宽学生听、说、读的练习渠道,解决课外听、说、读作业无法落实以及学生阅读面窄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一起作业”App,定时定量地让学生进行课本点读、对话交流、互动配音、广泛阅读、自测训练,方便教师及时指导。
“畅视体育”课程——又名“尝试体育”课程,利用电子大屏,借助屏幕镜像让抽象的动作具象化,用科技的力量引领体育教学。
“音乐 DIY”课程——“音乐DIY” 即自己动手“做音乐”。中、低年级学生借助iPad,感受乐器的音色,探索乐器的演奏方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在体验中增强学习兴趣。高年级学生通过合成器,学习键盘的演奏技巧,并利用電脑,制作、呈现完整的音乐作品。“音乐DIY”课程降低了乐器学习的门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欣赏、创作与表演中。
“数字美术”课程——运用压感笔在数位板上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绘画,简称“数字美术”。数字美术与传统美术绘画(如水墨画)紧密融合,突出以美术学科为核心的技术应用,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五维科学”课程——“五维”包含时代原点、虚实结合、工具立体、教师智慧、学生创造这五个维度。“五维科学”课程打破了科学学习的时空局限,用多种体验来延伸感官,在去中心化的学习历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时代原点”维度:为学生提供接触各种现代科技的机会。“虚实结合”维度: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学生学习不能实践的内容。“工具立体”维度:从木工、金工到3D打印、数字化传感器,学习的“感官”不断延伸。“教师智慧”维度:教师作为设计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促使学习向纵深发展。“学生创造”维度:学生利用各种软件和硬件实现多样的创意。
“以品琢玉”课程——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数字化学习时空里,以微课(或互联网)为载体,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以思辨事例为素材,以问题为导向;在“自成玉器”电子测评本上进行“微课掌上通”的实践操作;多样化地开展“感悟、体验、发现、启智”的“品德琢玉”研究。
3.超越时空,融汇“E课程”的风景线。
“E课程”的最大优势体现为泛在性。我们曾在疫情停课期间,面向学生开设网上课堂,在线授课答疑。有学生随家长到美国一年,其间在网上跟同学一起学习,回国后继续跟班。我们还曾为一位腿部骨折的毕业班学生专门开通在线课堂,实施一对一答疑。“E课程”的意义绝不只是惠及一批学生、一个学校。我们顺应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要求,发挥互联互通的优势,先后与长三角联盟、湖北武汉三道街小学、四川绵竹天河小学、云南昆明文林小学等联合开展了近二十场教研活动和德育活动,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省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三)和谐快乐:以“成长”为目标,改革“E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更倾向于用统一定制的标准进行选拔和甄别。未来学校的学生可以选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也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和乐”成长为目标,激励学生发现自己、悦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此,我们构建了“E动课堂”评价框架(见图1),将其作为“E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
此外,“E课程”依靠云平台进行智能化学业水平的测查与评估。
第一步,建立高效的学业水平测评与阅卷系统。试行三种模式:一是“卡卷不分离”,与传统考试结合,对教师批阅和学生答题几乎无影响,后期的数据可精准化分析;二是“卡卷分离”的标准化考试,后期的数据可精确化分析;三是在模式二的基础上,对每学期的重要学业水平检测,进行高精度扫描后,分块切割,实行网上阅卷,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第二步,根据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点分类,建立完善的题库和卷库。第三步,将所有检测反馈推送到PC端和移动终端。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根据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实施精准教学。第四步,建立较完善的学业水平测评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学习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帮助并支持学生高效学习。
三、相关成果
在“E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精品课例,发表了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产生了普遍的借鉴意义。近5年,教师参与全国新技术、新媒体课例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人次,获得国家级二、三等奖近40人次。近10年间,我们开展省、市级数字化学习课题研究活动近20场:通过卫星和电子白板的异地双笔功能,与四川绵竹天河小学的学生同上一节课;开展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三地德育”“三地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江苏省小学科学学科数字化教学研讨会;与云南昆明文林小学和湖北武汉三道街小学多次开展“E动课堂”研讨;开展南京市“现代技术引领下的学习力生长”研讨会等。
学生自创的“我的网络微课”也是风生水起:有用微信自创的“奥数不深奥”系列微课,有QQ空间的“作文精彩片段分享”,有“E笔走天下”数码手绘的个人电子画展……尊重和保护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凭借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使个体才能与群体力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说:“未来已经到来,只不过还没有分布均匀。” “E课程”的实施,是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的深刻理解,是深层次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更是对“未来已来”的生动诠释。过去,我们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重点、难点来开展,学生陷到知识的具体细节里,无法超越和升华。今天,我们要强调学生完整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在知识的连接过程中融会贯通。未来,教师是连接世界的策划师,要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向学生,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这是未来学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