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芬 李彬
【摘 要】追问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探析阅读教学中追问艺术的功能,明确追问艺术的内涵并积极实践,可以提升教师有效提问以及智慧接应学生质疑的教学能力。有智慧的追问可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与灵活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发展;追问艺术;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7-0040-04
【作者简介】1.朱芬,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江苏昆山,215300)教师,高级教师;2.李彬,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昆山,21530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追问”即“追根究底地不断提问”,它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文本阅读的一种基本能力。在以“问题导学”为中心的对话教学中,仅有一般性的提问是不够的,没有对教学“主问题”持续叩击的提问,对话往往肤浅零散或是大而化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1]有效追问不仅是关注学习过程的外在抓手,更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诉求。
一、通过探因、引申,生成学习智慧
对话教学中的追问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刻性方面发展,引导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探究事物的本源或成因,在畅所欲言中生成新的智慧,引发情感共鸣。教师通过“二度提问”,将“散点状”的问题有序化、系列化,逐步形成指向文本核心的问题群,把学生零散粗浅的思维引向严谨深刻,最终让学生生成指向教学目标的学习体悟。
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初读文本时产生的理解比较肤浅,认识问题往往缺乏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主旨的表达常常是曲折隐晦的,甚至寄寓在留白之中。此时,就需要教师用巧妙、有效的追问去引导学生拨开迷雾,探因溯源。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学片段:
生:这篇散文有几个地方显得赘余,比如第四段写金岳霖先生经常穿一件皮夹克,为什么要用五行字写闻一多先生曾穿过旧夹袍,朱自清先生曾穿过“一口钟”?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大家讨论。
生:写闻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正应了作者开始所说的“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这是照应前文。
师:那么,写其他教授与金岳霖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补充其他教授的服装,是为了说明当时其他教授的特立独行,这就揭示出金岳霖先生穿皮夹克的意味,从而让人们理解金先生特立独行的个性。
师:原来写其他教授是为了陪衬金岳霖先生。那么,第八段呢?
生:也不多余。一是王浩师承金先生,是金先生的得意门生,写王浩就是从侧面写金先生;二是王浩的光头行为同样体现了西南联大特立独行的精神。
师:一句话概括——独立之精神……
生:自由之思想![2]
课堂上教师通过对看似无关的文字是否多余的讨论,引导学生逐渐领悟文本的内核——西南联大的“自由”精神。教师通过追问探求表象背后的原因,并由一人引出众人,进而生成对西南联大较为全面的认知视野和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层立意的感悟。
所谓引申,就是由此及彼、以点带面,它能将问题适当向外延伸开去,在辩证思维中深入理解、沟通,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与拓展,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在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师生随机产生新的疑问,并在共同探讨中产生新的发现,生成教学预设之外的收获。随机追问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只有教师对教材和学情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才能在“手中有粮”的基础上,做到在学生思维困阻时雪中送炭,在学生思维活跃时锦上添花。参差不齐的认知水平,对同一问题各执一词,理解文本会出现短暂性的冻结甚至偏离教学的主线,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常态。此时,教师灵活机智地调整追问显得尤为必要,面对不同学生、不同文本,追问的设计也应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答案的简单呈现者,而是一个智慧的引导者,是一个“应运而生”的点拨者,是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助手,这时候的教学追问有引申,也有生成,有举重若轻、事半功倍之妙。
二、通过设疑、激趣,开发思维潜能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可以围绕教学主线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探讨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不断辩证思考。系列问题的设置,一般遵循由易到难、先枝节后主干的规律。追问是在前一次质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走向文本解读的内核,通过正确而深入的思考,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区。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常见现象。如果这时候不能有效深入地探讨,那么学生的认知仍然是有限的,思维是肤浅模糊的。教师若能抓住学生思维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关系密切、逻辑严谨的系列问题,一定能將学生的思维导入更高层次的发展。如统编语文教材七下《老王》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能概括老王特点的词。
生:第二段,“脑袋慢”。
师:“脑袋慢”这个词加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脑袋慢”是什么意思?
生:滞笨。
师:“滞笨”?课文里有吗?这两个词能互相解释吗?
生:不太好,“滞笨”一般是写动作,“脑袋慢”是写思想。
生:失群落伍。
师:“失群落伍”是指思想上落伍。其他骑三轮车的都已经加入组织,他却没有,这就是“脑袋慢”。“我”认为老王“老实”,但也有人认为他“不老实”。你们说说,老王的“不老实”可能指哪方面的问题?[3]
有学生将“脑袋慢”解释为“滞笨”,教师引导学生辨析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通过比较,学生不难说出二者在刻画对象上的不同。为进一步拓展上述认知,教师再次设疑,让学生以文解文,继续寻找写“思想落伍”的其他短语,这样做使得学生的思维被一步步地导入文本核心。
激趣,即追问要切中肯綮,要在思维的肤浅处、混沌处、空白处及凝滞处追问,创设思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有效追问的价值,就在于抓住深度学习的关节和激发探究趣味的切入点,紧扣本质内涵,凸显问题的核心。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思维浅表处,通过设置有价值的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起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效的追问还能启发学生再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总结归纳的高阶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解决学生的疑问,还在于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质疑、解疑。一般来说,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仅要精读教材、透析学情,还要能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节外生枝”之处,并快速判断,一旦发现其中含有教学价值的因子,就要继续追问下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发其思维潜能。
如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百合花》,多数学生对新媳妇“借被子”后的形象把握还是停留在“思想不断进步的青年妇女”层面。此时,教师可以连续追问三个问题:第一,新媳妇称通讯员为“同志弟”,为什么不称“小战士”“通讯员”“同志”“弟弟”呢?第二,“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一句中的“可”体现什么样复杂心理?第三,为什么新媳妇的表情大多是笑?通过这些问题的逐步探讨,一个善良、调皮、纯真、青春勃发的青年女性就会站在读者面前。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追问和点拨,让学生不断思考与发现,最终醍醐灌顶。如果没有追问,这些文字背后的人性美、人情美则难以被发现。
三、通过唤醒、否定,修正思维路径
追问的意义还在于推动学生不断学习与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答案。课堂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过程中,随时会发生新的情况,出现教学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此时的追问是对学生模糊认知的唤醒,思维误区的否定,目的是引导他们修正自己的思维路径,发现新的认知领域,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营造活泼的阅读情境,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体验,根据学生的阅读积累设置有梯度的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八下《桃花源记》时,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谁在“叹惋”的问题,一种看法是“渔人”,一种看法是“桃花源里的人”,双方各有其理。此时,如果教师适时修正学生的思维路径,才会有更为通透的理解:“‘皆叹惋的‘皆是‘都的意思,包括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是那么乱,所以惊讶;渔人生活在战乱中,偶遇桃花源,感到吃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再寻桃花源。”教师及时有效的追问唤醒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引领学生紧扣追问回视文本,最终深入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课堂是一个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通过“探究、纠偏”等环节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了思维的误区。那些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的一些“错误”,往往具有一定的研讨价值,相机发现并追溯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或通过寻根究底,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引导、否定与修正中举一反三,总结同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顺延归谬,使学生回答中原本隐含的错误昭然若揭,引起学生对错误的警醒与反思。如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陈情表》:
师:李密和阴险多疑的晋武帝是什么关系?
生:君臣关系。
师:真的是君臣关系吗?请看文章的第一个注释,然后再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看注释。
生:李密本是蜀国重臣,司马氏家族灭了蜀国,灭国之恨本应让李密以晋武帝为仇敌。
师:他们是敌人,是仇人。读完三、四段后,大家发现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为什么这样使用?
生:“臣”字。李密自称了27次“臣”。他把水火不容的“敌我”关系写成了有恩有义的“君臣”关系,可以看出李密在“名节”与“利益”之间的选择。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这个“臣”字反复使用的根本原因,用文中一句话来解释,就是——
生:“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注释来审视“君臣”表达的不合常理,帮助学生进行认识上的纠偏与否定,在否定中逐步修正和优化。李密把“敌我”关系化为“君臣”关系,巧妙地表达了弃旧投新的愿望,并结合“孝情”力图说服晋武帝同意自己暂缓出仕,这才是写作《陈情表》的真正目的。学习者总是以自己的背景知识主动建构新知识,发现学生的“差错”,往往就是一个唤醒思考的契机,因为“差错”是学生力图建构知识却又力不从心的反映。教师如能在错误处进行暗示性地追问,通过提醒或补充,引发学生再度思考,必能使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思维路径。
高品质阅读教学不仅要考量教学的结果,还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发展,而有效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发展的瓶颈,形成较为完善的思维品质。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追问不是表面热闹的满堂“碎问”,它强调思维的连贯性,突出“主问题”意识;追问不是徒有其表的无序“连问”,它强调思维的渐进性,遵循认知水平的提升规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課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2]李仁甫.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5.
[3]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