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颖 王煜
[摘 要] 利用视频录播技术,将一节或多节优质展示课的授课过程录制下来,再有针对性地把授课过程中“问题设计”这一环节进行切片收集,组织教师反复观看,研究討论如何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又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问题设计”;视频切片;历史解释;观察反思
一、为什么选择“问题设计”环节进行视频切片
自2017年以来,“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已成为当下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所教的年级尚未使用新教材,但新课标和新理念已经有意识地被贯彻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用核心素养来指导教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史料汗牛充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将史料与教材有机结合,设计切入口小、指向性强,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接近历史真实,认知历史现象,发现历史规律,获取历史价值,做到“问微而意深”,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意义深远。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好的问题设计可以说是一节优质历史课的灵魂。然而课堂教学活动是连续而不可逆的,即使组织现场观课评课,也不可能把所有重要细节都记录下来。并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当时觉得重要的信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被遗忘。通过录制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再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对一节课的教学视频进行剪辑处理,生成研究所用的教学片段。
二、观看一则优秀的“问题设计”环节视频切片
这一则“问题设计”环节视频切片来自某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个简短的“战后柏林掠影”的视频后,“末日危机下的历史智慧”副标题出现,随着“滴答滴答”的钟声响起,PPT上又出现了“末日之钟”的图片(当时学生还不知道图片代表什么,只能看出来是钟表,表盘上写着英文“还有2分钟就到子夜”)。此时授课教师开始发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钟上面有什么字?引出了“末日之钟”的名称和由来后,教师又接连发问:还有2分钟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是文明的末日快要到来?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这个世界还会好吗?学生的回答一步步指向二战后世界面临美苏冷战的局面,人类处于核恐怖的威胁之下。然而“问题串”还未终结,随着一段丘吉尔叙述战后西欧凋敝衰落惨状的经典史料呈现在PPT上,教师又抛出新的问题:是谁率先在两极格局的阴影下突围的?怎么办(突围)?恰到好处的运用史料、教师声情并茂的启发式讲述,使得学生能有效结合所给材料进行思考,迅速给出了“是谁——西欧”,和“怎么办——联合”两个问题的答案,整个过程连贯顺畅一气呵成。
真太妙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授课教师从课堂伊始就创设了悬念——“末日危机下的历史智慧”,这也是整段“问题串”的题眼。问题设计围绕着“末日危机”和“智慧”两个点展开,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指向明确、紧扣教材;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史料徐徐铺陈立体展示,再伴以教师充满感情的叙述和引导,营造出一种师生之间你来我往相互对话、热烈探讨的氛围。于是,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解决,对“末日危机”的认识和对危机下人类被激发出的“智慧”的感悟,使授课者和听课者都仿佛重新置身于那段历史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
三、我的反思:如何使“问题设计”题微而意深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课由“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三部分内容构成,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级政治力量,对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历史教科书限于篇幅和结构,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一般都比较抽象,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半会选择相关史料为补充材料,以材料呈现教学内容、以相关问题展开教学过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点就是“问题设计”。
观察视频中授课教师的问题设计,一是巧设题眼,整段“问题串”都紧扣“末日危机下的历史智慧”铺陈材料,设计问题。其中,“末日危机”对应上一课《两级世界的形成》,“智慧”对应本课中“走向联合的欧洲”,可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结构上的整合,建立了单元框架内历史知识的关联,更符合高中生年龄阶段对历史发展演变逻辑的认知水平。
二是巧设情境,教师所选材料与题眼及所学的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材料不仅呈现形式多样,如有视频、图片、文字等,更重要的是内容上兼具趣味性和精辟性的特点,除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外,还可以在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其解决问题做出解释、提供证据、说明理由。
三是巧选切口,整个“问题串”上的每一个问题都结合教学目标,切入口小、指向明确、针对性强,整体设计体现层次性和逻辑性,由浅入深,前后关联,同时还关注到学情,问题的难易程度搭配合适,多属学生跳一跳、够一够能回答出来的,因此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的有效性。
四是巧妙启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补充材料是教学活动的中介,教师提出问题后,用富有激情和技巧的语言,引导学生产生了一种融入历史去探索的感觉,尝试着与史料中的人和事对话,讲出它们的意义,这不但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历史的知识和认识,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只是教师自说自话。
综合以上四点,笔者认为“问题设计”要体现“问微而意深”,必须要具备科学性、启发性和人文性三个要素。
首先,“问题设计”的理念本身就是当今教育科学化的产物,历史研究是科学的严谨的,历史教学也理应加强科学性,课堂授课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不但要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历史自身发展、演变的逻辑,遵循教科书的知识逻辑,更重要的是,遵循学生的学习逻辑,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日常历史教师除了阅读学科专业类书籍,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问题设计”要突破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一言堂”式传统教学模式,就要选择合适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使之能启发学生真正去对历史感兴趣,有探究历史的欲望,能发挥自主性去建构历史思维。史学家通过鉴别“史料的真实”,以求得“史学的真实”,并理解其真正的意义。中学历史教师不需要也做不到像史学家一样去建构历史真实,但要承担传授历史学家所确立的历史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历史事实之于今天与今人的意义之责任。因此,在围绕问题选择史料的时候,一方面,要对不同史料的价值和载体进行必要的区分,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学习经验以及认知规律等,最后再结合问题设计的先后顺序、难易程度甚至呈现方式等进行编排,这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面对一系列问题的时候,不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压根不想思考,相反,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阅读史料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解析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的意义,推导产生结论,体会获得感和成就感。
最后,历史学科本身就具备鲜明的人文特性,强调培养个体健全的人格,树立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以备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既能坚持踏实求真,也能始终怀抱理想。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力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他们充分的思考、辩论、批判的机会,师生之间要共同对历史事物进行对话、探究、追问和感悟,让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个过程中,教师绝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引导者。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的视频切片技术,使得教师能够在反复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一节优质展示课的“问题设计”环节妙在何处,思考怎样才能做到“问微而意深”。与此同时,在教研组集体观摩,进行研讨反思时,还能将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相结合,促进自我成长与发展,也给予同事启发和思考。本文的第二作者就在开设《开创外交新局面》的区级公开课中,精心设计了以“中美关系”为探究主题的问题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锦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10).
[2]赵亚夫.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9).
[3]黄宝权.走向专业的深度课堂观察——基于课堂教学切片診断的校本教研新尝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9).
[4]赵征,朱文清.体验式视频案例的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2).
[5]张汉林.论有意义的中学历史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20(10).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