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应对百万扩招生源多元化、发展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高职院校需要正确辨析“大扩招”与“高质量”“宽进”与“严出”的矛盾逻辑。百万扩招需要高职院校在建立分类培养机制、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和完善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为更好贯彻和落实党中央“质量型”扩招的夙愿,应树立“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质量观,改革方向聚焦招生环节、育人过程、就业质量等,提出优化基于“类型测试”的招考体制、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管理管理体系,最终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质量型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
高职扩招是党和国家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署,也是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类型教育的特色之一。高职院校实施百万扩招计划,不仅彰显了类型教育的属性,同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解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上率先垂范,激励扩招人群对技术技能的价值诉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扩招生源多元化、发展需求多样化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在招生规模巨大、招生方式特殊、招生对象多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质量型扩招工作对高职院校综合治理水平、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落实扩招生源的教育教学效度并实现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转型与创新的重大课题。[1]
一、质量型扩招凸显高职类型教育的特征与愿景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透视教育的类型属性,[2]普通高等教育以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培养为从而具备高深知识的“学术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以技术应用和设备操作培养为主从而具备规则化技术技能的“职业性”人才。2019年,为应对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和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就是政府经济宏观调控和稳定就业的有力手段,主要目标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3]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2021年高职院校共计再扩招200万人的任务目标。 以“职业性”人才培养为特征的高职院校成为百万扩招的实施主体,以高质量为标准的扩招任务势必对原有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这是变革和创新的驱动力,也是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一)扩招规模骤增指明高职发展契机与危机并存
通过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分析,自1999年至2019年间,我国高职院校年度扩招数量增幅形成了三个典型阶段:第一阶段为1999年至2006年(外延型发展期),高职招生的数量增幅较为明显,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8.4%,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阶段,政府面对经济增长速率减缓、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第二阶段为2007年至2018年(内涵型发展期),整个12年期間年均增长率仅仅为2%,这是中国政府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关系等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并明确了“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的政策导向,从而实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为主的矛盾和问题,最终是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阶段为2019年至2035年(高水平发展期),国家将在职业教育领域下一盘大棋,通过扶强扶优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做出了明确指示: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并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4]
然而,仅2019年高职招生的数量增幅达到28%以上,预计招生规模将超过470万人,如此庞大的生源规模将对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首先,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19〕86号)文件要求,多数高等职业学校难以在短期内满足教学实训用房、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大学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等九项指标;其次,高职(专科)院校生师比已经达到17.89:1,逼近《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的上限值;最后,到2022年百万扩招的第一批毕业生将达到历史之最,规模巨大的毕业生将会产生一系列就业问题。由此可见,百万扩招是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大挑战,也将倒逼办学基本条件、师资数量与能力、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二)招生方式多途径带来变革压力和挑战
在政府的倡议下,高职院校完成扩招百万,必须面临三个招生问题:百万扩招的内涵与育人标准如何精准释义于扩招生源?扩招生源如何有效获取高职院校招生信息?哪些招考方式更适用于扩招生源的入学测试?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扩招生源与传统生源之间、招生渠道与生源对象之间信息不对称。[5]
在整套科学而精细的高中学习、宣传、考试、录取体系下,作为传统生源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职院校在招录过程中达成了一种默契。反观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他们往往处于获取高职院校招生信息渠道不畅通、获取信息量少的尴尬境地,对百万扩招深入地宣传和释义更加无从谈起,招生主体与被招生客体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实施百万扩招的一道壁垒。此外,百万扩招计划与“挤独木桥式”的普通高考在招考方式上截然不同,针对不同生源类型采取相对适宜应考主体的方式进行入门测试,这也是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的特色之一。《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三种考试方式:针对中职学生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针对“四辅人员”采取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文化课免试);针对技能拔尖人才,高职院校可直接免试录取,同时,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考试体系,可以免试相关专业的技能测试。如何做好“不降低培养质量”前提下有效实施“宽进严出”,这将对高职院校扩招后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就创业等体制机制产生严峻的考验。
(三)招生生源多元化明确高职教学改革重点
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具有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资格等级框架制度下为社会各类人群提供了公平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种被国家法律和教育体系所固化的基本教育制度,使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职业资格等级框架下,使受教者可以不分年龄、职业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随时随地选择受教育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目前,我国百万扩招生源(“一主四辅”人员)是指:应(往)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职工。除了应(往)届毕业生之外,其他均为“四辅人员”,他们作为高职院校非传统生源既是百万扩招的特色和亮点,同时也表现了中国职业教育普及化的战略方向和决心。
透视扩招生源,大多数为职后教育,受教主体的学习动机和要求具有明显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与职前全日制高职教育差异很大,从而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的问题。应(往)届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经验,社会角色单一,除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别之外,与普通高考学生基本特性相同;另一部分成人学习者(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职工)占有相当大比例,在综合素质、学习动机、学习要求、学习目标等诸多方面与普通高考生源不尽相同,而且在系统内部之间表现更为复杂,具有职场经历和丰富社会经验的成人学习者通常在自我导向化学习、合同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方面有较大的差异。[1]总的来说,扩招生源的多元化势必对现有的高职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招生与就业方式等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质量型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质量型扩招的宗旨,也是内生动力。对于扩招生源中多元化结构的群体,如何体现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促进学习者在知识、技能、能力、价值、态度等方面终身持续提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为此,正确应对“大扩招”与“高质量”,需要在建立分类培养机制、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和完善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全面改革与创新。
(一)挖潜扩招生源类型特征,建立分类培养机制
当前,随着第一批扩招生源的入学,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模式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同比例的应(往)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职工学习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多种生源的局面,有工作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与应(往)届毕业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并且需要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在没有国际先例和借鉴经验的前提下,按照入学受教者的特性建立分类培养机制尤为重要。
1.组织机构开展系统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实现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其实施路径可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调查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业和技术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目的和预期结果等方面。可對数据样本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对扩招生源成才所具备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风险和机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依据研究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和对策,从而帮助扩招生源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身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价值。结合学情分析的校本数据和区域数据,通过SWOT分析能够有效掌控学习者的学习“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为科学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多元化的扩招生源加入势必对高职院校原有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和实施形式产生冲击。考虑到不同类别的生源学情差异较大,可以按照职业经历分为特殊职业经历(退役军人)、普通职业经历和没有职业经历三类;也可以按照学历水平分为高中学历(或等同于高中学历)、高中以下学历两类;甚至可按照应届与否来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别,其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核心要素需要与学习者的学情相匹配。例如,以在职职工为主的具有普通职业经历人群在课程设置中偏重于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可采用弹性学制,有效学习时间不超过6年;对于缺乏职业经验的应(往)届毕业生则着实以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为主,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元制”育人优势,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论哪一种培养形式,均必须满足课程教学总课时不低于2500和集中学习不低于总学时40%的标准。
3.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扩招生源的多元化特征前面已有分析,“三结合”教学方式为解决“如何高效组织教学活动”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策略,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首先,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在同一教学班级中,学习者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域、从事不同职场、伴随不同学习时间等,在固定时间区间组织所有学习者在某一学习场所实施常规教学活动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分散教学为这类人群的教学实施创造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平衡条件,而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的集中教学形式,可以有效为学习者答疑解惑和开展探究式、研讨式教学;其次,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这也是现代学徒制的特色之一,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理应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双元制”教育,使学习者具有学生和学徒、学员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合作企业可解决企业属性课程、生产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教学,更好实现岗位链与课程链、技术链与知识链、教学模式链与培训模式链的有机结合,为学习者技术技能积累提供了真实场所和理想环境;最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即组织学习者开展混合式教学,在“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这种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优势[6,7]的教学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学习者,也是实现“送教上门”“送教下乡”的主要有效学习方式。教师通过优质在线资源(微课、慕课、仿真动画等)搭建共享教学平台,与学习者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有利于形成“互动共享、通力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共同体。
(二)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推进“三全育人”改革
扩招生源人员组成复杂,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职工这类群体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上具有模糊性和各向异性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务必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其它各类课程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并贯穿于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体系之中,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转化为内在的公品德和素养。首先,建立以院校书记为首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完善和协调运行工作机制,牵头制定战略规划和整合有效资源。其次,制定课程思政改革运行管理和保障的制度体系,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风险防范制度,形成系统化制度标准和流程,保障改革的成效,例如完善教材编写制度,内容必须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师培训制度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工作理念等等。最后,统筹各部门协同实施,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鼓励全体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技能训练中宣扬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引导主流价值观,将立德树人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跨界融合。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完善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模式
从教育教学管理视角看,扩招生源在学习基础、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差异很大,应当在弹性学制下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建立学分管理体制,构建学分银行,使学生在工作和受教期间的学习成果可认定、积累和转化。由于当前国家学分银行正处于研究阶段,为此,可鼓励职业教育发达地区政府与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双高校)建立地方学分银行,积极探索其运行机制、实现路径和标准体系,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地方模式和经验。
弹性学制模式是构建和实施学分银行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应对多元化学习的策略。考慮到扩招生源多元化的特点,高职弹性学制可在培养规格、培养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习形式等方面实行柔性化处理。推行弹性学制应从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和配套制度四个方面来考虑。
1.夯实基础:完善学分制制度。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自由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学分管理制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禁锢,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资源配置与实施效度之间的矛盾关系,以解决学习者思想能力、人才标准、学习需求、培养需求、环境优化等关键问题。学分制与1+X证书制度在学分兑换和免修课程(模块)上相容互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X证书)在学分的折算上要依据证书等级、专业相关度、(知识与技能)覆盖范围等方面加权赋分,与相关课程(模块)在免修认定上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可依;同时,学分制还应体现对扩招生源入学前工作经历、相关培训经历、技术技能水平、奖项或荣誉称号的认定和转化规则。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学分制的制定和实施在程序上必须严格,即需要通过学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审定后发布实施,还需通过媒介向全社会公开。[9]
2.再造核心:健全选课制。高质量且数量充足的选修课是构建选课制的基石,也是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核,如何解决选修课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选课制的瓶颈。完善选课课程资源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站在国家和区域经济需求和人才发展需求的高度,做好中长期的课程体系规划,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从两个向度入手来丰富课程资源。一是内生课程资源,需要高职院校重视课程建设,做好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通过课时、奖励、职称评定等制度倾斜和增加课程开发经费等方式加大建设力度,组织优秀的教学团队(校内骨干和企业技术工匠)共建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二是通过项目合作或者购买的方式引入社会优质共享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是经过审核机构和社会学习者检验的课程资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能够作为选修课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
3.重塑引导:推广导师制。作为成人学习者,扩招生源具有工作经历、职业规划、社会阅历的优势,但是受到文化基础、学习方式、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其学习效率并不明显,实施导师制有助于重塑人文关怀,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提升这类人群的获得感。考虑到政府鼓励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10]因此,在导师的选择上可以采用辅导员+骨干教师“混合型”双导师制,辅导员以日常管理、心理疏导、社团活动等人文关怀类为主,骨干教师则是通过信息化平台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对扩招生源进行学习方式指导、学习资源传递、疑难知识答疑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帮扶为主。
4.制度保障:完善配套制度。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完善与弹性学制相关的配套制度,其受益主体是学习者和教师。弹性学制的运行与教学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学籍管理、学分管理、考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相关的配套制度与弹性学制务必相容相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现代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使以学分制和课程模块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弹性学制要求有条不紊的实施。
三、质量型扩招推进质量保障体系优化与完善
在百万扩招“质”和“量”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宽进严出”是质量型扩招的方向和指南。为确保人才培养“标准不降低”,高职院校应当树立“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质量观,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主动聚焦招生环节、育人过程、就业质量等,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的新型质量保障体系。
(一)聚焦招生制度,优化基于“类型测试”的招考体制
“宽进”并不意味着所有报考符合条件的扩招群体都能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大门,应当满足质量型扩招的录取底线,即“确保有升学意愿且达到基本培养要求的考生能被录取”。针对不同群体考生特点,多径施策,建立“类型测试”招考体制,严格把好人才选拔关。
1.建立多渠道专业咨询机制。高职院校从事的往往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对于缺乏职业经历的中职毕业生和应(往)高中毕业生群体而言,往往不清楚专业的学习目的、对应的职业等,报考和入学前的专业咨询尤为重要,对于具有从业经验的在职职工、下岗职工、新型农民工等群体,与前者不同之处在于获取高职院校专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内容不完整。为了杜绝上述扩招生源盲目选择专业、跟风追随热门专业的现象,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以专职招生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就创业指导教师为主的专业咨询团队,通过招生宣传、填报职院、新生入学教育三个阶段宣讲专业的学习目标、培养方式、就业方向、从业前景等信息。同时,依据实际情况优化学籍管理制度,给予学生在学期间专业的选择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从业预期与专业选择达到最优化匹配度。
2.完善扩招分类考试制度。“职教20条”针对高职生源质量的甄选过程有明确要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要解决“职教高考制度”试点阶段出现的考试标准模糊、考核重心偏离、互认机制不明等问题,完善分类考试制度势在必行。
(1)建立考试标准制度。比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考试,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它是通过立法并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进行的社会化考试。国家应当建立三级考试标准管理模式,采取“放管结合”的方式逐级建立和完善扩招分类考试制度。“放”体现自主性,国家层面成立专门机构联合行业协会制定不同类别考试标准参考制度,并督促和指导省教育厅执行,省教育厅需成立专项工作组(含企业专家)按照上级文件纲要出台适应区域人才选拔的考试标准指南,院校层面依据指南建立自主试题库;“管”体现监控性,借助信息化管理工具,院校各类招生考试试题库均需由各省和国家考试中心报备,并保持每年合理的更新率,招生试题标准则由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领域专家进行抽检,并将检查結果向社会公开。
(2)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测试比重占主导因素。因为不同年龄结构、思想状态、社会经历、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差异性的生源类型,百万扩招生源与传统高考生源在选拔重点上有所不同,高职院校要做到精准施策。中职毕业生和应(往)高中毕业生属于传统生源,在已经固化的招考模式上可以融合职业素养的测试,优势在于系统的梳理人的心理需求、思维模式、变化方位等不同性格对应的特点,最终可形成人的独特性测评报告,具有可量化性;针对具有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的在职职工、下岗职工、新型农民工等群体,在减少文化考试比重的基础上,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测试比重,以选拔出具有学习基础(潜质)并能适合相关专业学习的生源。
(3)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互认机制。一是明确技能拔尖人才的标准,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兑换制度,将这两类生源的免试入学规定列入招生考试制度。二是通过院校之间建立“横向融通”的学籍成绩查询平台,在对先前学习成果给予认定,避免考生的重复考试,在互认规则下,可将先前学习成果计入校本学分银行,作为兑换免修课程或模块的凭证。
(二)聚焦育人过程: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针对扩招生源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教育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不断改进遵循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通过人才培养过程监控、评价与反馈,持续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达成。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质量标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
1.构建教学管理质量标准。高职院校依据自身办学情况,与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如麦可思等)合作,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引入以“顾客满意、过程管理、持续改进”为三大要素的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从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体系、运行机制、风险防范、机遇挑战等方面编制规范的程序文件,制定各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质量标准。通过学校章程树立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为辅助的大学治理理念,分层对标制定科学的年度部门绩效考核标准,以标准为纲对教学管理质量、教辅管理质量、安全保障质量以及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评价,评价结果及反馈意见由信息化平台及时推送各部门负责人,形成持续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
2.提升专业质量标准。其质量标准核心在于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高质量的专业需要精准定位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在技术升级与革新方面做到与企业并行,甚至领跑。专业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产业上需要“超前布局”,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专业动态预警与调整机制,通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分析和判断专业是否存在过剩、合宜与紧缺,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以保证院校专业设置和定位与产业链衔接的紧密性和协调性。
3.提高课程质量标准。课程是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核心在于课程链与技术链对接,因此,课程标准必须与企业技术标准同质,内容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产品同步。高职院校在解决企业先进技术与学校课程形成映射关系的问题上,可在课程开发中横向互补、纵向贯通:横向互补是在同一层次中的课程模块化、项目化,其培养目标确保覆盖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在内容上衔接互补。纵向贯通是在不同层次课程间搭建“立交桥”,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毕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内容设计和系统逻辑上确保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相融合。
4.优化教师教学标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将学生研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支持系统设计、学习结果评价方案设计等指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同时,也要考虑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例如将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信息化多元化评价模式,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专家评价、(软件)系统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客观呈现教师教学质量。
5.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摒弃“唯考试分数论”的质量观念,建立以学生成才为导向的综合素养、职业技能的质量标准。综合素养层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责任担当、价值追求、人文底蕴、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健康生活等方面;职业技能方面,要体现职业技能等级、创新创业能力、技能大赛水平等等。以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两个层面的核心指标为指引,可充分反应不同类别生源的学习质量。
(三)聚焦就业质量: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管理管理体系
高质量就业是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标准之一,就业质量管理是向学校和社会及时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渠道,扩招生源结构、入学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会引起全社会对其就业质量的关注。如何实现就业与教学工作机制的耦合与创新,为质量型扩招的品牌宣传效应赋能,建立可持续循环与改进的就业质量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1.塑造质量文化。正确引导全员树立高质量就业的发展观,将优秀的企业管理标准植入学校就业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就业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通过教代会、部门例会、媒介宣传等方式将高质量就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渗透于各部门各环节工作之中,最终形成全员参与、主动服务、自我监督的质量文化。[11-12]
2.基于PDCA模式建立可持续的就业反馈与改进机制。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架构开发就业监控、反馈与改进信息系统,以顺应新时期“互联网+就业管理”的态势。建立学校、导师、学生和企业的四方联动机制,在就业导师制模式下,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实习、就业、就业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指标诊断数据,这些质量指标的设计应当遵循逻辑清晰、科学、易获得的原则,并考量就业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映射关系,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社会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就业前景、职业晋升、社会保障等等。形成书记、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模式,由就创业指导中心牵头、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其它管理机构辅助实施的运行机制。质量数据全面体现学生在三个阶段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并具有及时性和客观性。
通过建立和运行就业质量监控、评价、改进联动机制,有效实现实习生、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质量分析,及时找准问题线索和根源,为三教改革的精准实施和系统推进提供了数据和模型支撑,最终完善以学习者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水平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学院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余祖光.发挥高职扩招生源优势培养产业升级紧缺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9-21.
[2] 付雪凌.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1):23-31.
[3] 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index.htm.
[4]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Z].2019-04-01.
[5] 顧建峰. 危机与契机:扩招百万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生源挖潜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9(19):19-23.
[6] 谭起兵.冶金类课程群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3):179-180.
[7] 庞成,丁志强.用大数据助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7):160-162.
[8]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9]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12号) [Z].2019-05-16.
[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Z].2019-12-25.
[11] 郭文富.扩招百万呼唤高职院校建立新型质量保障体系[J].职教论坛,2019(07):41.
[12] 刘旭万,亨利,杨美美. 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从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谈起[J].河北职业教育,2020(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