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走班制教学研究述评

2021-06-29 03:18邓香梦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走班制文献综述新高考

邓香梦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教学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在与新高考政策结合中,走班制教学面临许多新挑战和问题。目前,我国关于高中走班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走班制的内涵、价值、实施困境与成因及应对对策方面。今后,高中走班制教学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互联网+走班”模式;形成走班制家校共育合力。

关键词:新高考;走班制;文献综述

2014年9月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年12月,《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出台,强调“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试行“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上文件反映了走班制在高中创新育才方式上的优势和受关注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可了解我国高中走班制教学的实施现状,并展望高中走班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中走班制教学内涵、类型及价值的相关研究

(一)走班制内涵的相关研究

对走班制内涵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从学生学习上看,走班制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根据预先制定的学习计划以‘走班’的形式‘流动’到自己将要上课的班级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1];第二,从教师教学来看,走班制是一种打破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按课程内容重新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及已有的学习程度,走入不同的班级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2];第三,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走班制是“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和兴趣,综合考虑各科教师的评价,并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到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以固定的行政班和走动的学科分层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3]总之,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4]

(二)走班制类型的相关研究

根据走班是否包含选修课或必修课,可以将我国的走班制教学分为选修课走班制教学、必修课走班制教学以及全员全科选课走班制教学三种类型。[5]目前,我国不同的省份和学校采用完全走班制和不完全走班制两种教学模式。[6]综合已有文献,走班制还可以分为基于学生能力差异的分层走班[7]和选课走班[8]“从总体看,不论是哪个层次的走班制教学都具有课程的多样性、班级的流动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等特点。”[9]

(三)走班制价值的相关研究

第一,从学生层面来看,首先,走班制更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10] 其次,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11]最后,走班制流动性大,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有效解决了同班学生存在“能力富余”和“能力不足”问题。[12]

第二,從教师层面来看,以学生自主选择为核心的走班制有利于改变以教师为权威的传统教学观念和职业观,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选课赋予学生选择老师的自由,教师必须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来满足走班的客观需要,提升教学专业能力避免无人选课。[13]

第三,从学校层面来看,走班制打破了学校课程单一结构,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孕育更大教改可能”。 [15]此外,走班制会倒逼学校增强课程开发能力,优化整合学校教学资源。[16]

二、高中走班制教学困境的相关研究

(一)学校层面困境的相关研究

首先,硬件师资不足。“大部分学校的教室、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已经趋于饱和状态,无法为走班制的实施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 [17]。新高考制度使得学科分层,学校内部出现热门科目和冷门科目, “学科教师的需求量出现潮汐现象”。[18]此外,走班会增加班额,学校固有师资难以应对,并且许多学校缺乏走班制所需的成长导师和辅导老师。[19]

其次,班级管理困难。走班制下,传统班级分为行政班和教学班,班主任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对学生的行为缺乏有效监控。[20]临时的教班班组织形式松散、管理难度大。[21]此外,采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或授课老师行使班主任管理职责,无法有效管理学生。[22]

再次,课程与评价体系不完善。许多学校开设大量非高考科目的选修课程,学科内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3] 以‘分数’论学生、以‘分数’论教师、以‘升学率’论学校是我国当前评价制度的总体态势”。[24]

(二)教师层面困境的研究

部分教师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短期内难以适应走班制;班级流动性大,师生接触时间短,教师难以完全了解学生所需,工作强度和难度也相应增加。[25]任课老师上课时间分散,任课班级增多,课时量大,无法集中时间相互听课、研讨。[26]

(三)学生层面困境的研究

第一,学生选课盲目且功利性强。“由于学生兴趣广泛而又不稳定,容易导致盲目选课,造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现象”[27]。高考分数仍是最重要的评价机制,学生无法基于自身个性和喜好来选择高考科目。[28],为了取得高分,选课走班变成“田忌赛马”。[29]第二,学生被迫走班。一些学校违背走班制“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走班制逐渐被异化为 “快慢班”,对学生进行了标签式定性,导致 “马太效应”,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30]“学生被走班现象严重”。[31]第三,学生间人际交往出现问题。走班制下,学生穿梭于不同教学班,彼此感情淡漠,很难深层次进行人际交往,集体荣誉感低。[32]

三、高中走班制教学困境成因的相关研究

首先,现实国情制约。第一,农村地区与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不均,目前实施走班制比较成功的学校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33]第二,走班制选科需要大量的优秀师资,而农村师资有限,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我国高中教育开始迈入‘后普及教育阶段’,每年高中阶段入学学生规模只增不减[34]。

其次,大众认知偏差。第一,对走班制的期望值过高,走班制可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并取代班级授课制成为主流教学组织形式。[35]第二,有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走班。[36]第三,家长对走班认识不足,心存疑虑,认为分层走班是变相的划分重点班,不支持走班。[37]

四、高中走班制教学困境对策的相关研究

(一)硬件课程师资对策的相关研究

国家和学校不仅要加大对走班制的宣传力度,帮助学生和教师正确认识对待走班制,还应加快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应该深挖本校硬件资源潜力,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并提高教师待遇[38]。学校间还可以组建教育联合体,共享课程师资。[39] 此外,学校可安排科目有富余的老师转教其他科目,担任行政或者生涯指导老师。[40]

(二)班级管理与师生困境对策的相关研究

第一,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和任课教师班主任化教学管理模式。[41]第二,学校建立导师制,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关注学生发展。[42]第三,利用合理有效的分班排课方式和增量评价的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变化”。[43]第四,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同时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理性选课。[44]第五,学校应完善沟通渠道,搭建家校沟通合作机制,减小走班阻力。[45]

五、高中走班制教学研究的瞻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中走班制教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在某些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高中走班制困境和对策的研究常常聚集在走班试验区,缺乏普适性。而农村地区走班制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理论研究。此外,如何帮助师资硬件有限的农村学校受益于互联网+走班模式,值得深入探讨。最后,在走班家校共育方面的研究较少,如何在普通高中家长中形成走班家校合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15]韩艳梅.新课程背景下学习组织方式的新探索——走班制的实施与管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26(5):43-46.

[2]孔宇玮.小学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4):58.

[3]胡中晓,刘秀峰.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新探索:走班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5): 116

[4][39]杜芳芳,金哲.走班制视野下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2):44-47.

[5][9]戴季瑜.我國走班制教学的类型与特点[J].教学与管理,2016,(4):54-56.

[6][34]牟晖,罗永红.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走班制”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6-7.

[7]隋立国,孟令君.对走班式分层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23):27.

[8][19]杜文军,王彩凤.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49-51.

[10]张善超,李宝庆.高中走班制的文化阻力及其超越[J].教学与管理,2016,(2):4-5.

[11][13][16]鹿星南.走班制的价值与实施条件[J].教学与管理,2016,(2):15-16.

[12][25]付光槐,陈金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学的问题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3):24-25.

[17][38][41]张新征,杨道宇.走班制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2017,(1):10-11.

[18][21][27][31][33][35]纪德奎,朱聪.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诉求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54-55.

[22]蓝日模.“走班制”与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8):69.

[23][28][36]王卉.新高考改革形势下走班制的问题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19,(4):17-20.

[24][32][44]王润.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实施走班制的问题审视与路径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31-32.

[37]张善超,李宝庆.高中走班制改革的阻力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2):21-22.

[26]郭学军.走班选课背景下中学教研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3,(6):33.

[29]柯政.“选考”制度下的“田忌赛马”: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32.

[30][45]鹿星南.走班制:内涵、问题与改进[J].教育导刊,2015,(11):32-33.

[40][43]洪晓丹,孙建清.新高考背景下的师资配备与绩效评价[J].中小学管理,2016,(12):8-9.

[42]赵守拙.浙江实验区“走班制”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7,(6):22.

猜你喜欢
走班制文献综述新高考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