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06-29 02:18:48刘月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刘月

摘要:在新课改的改革和全面实施下,也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并提出了高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具有枯燥性、逻辑性强等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数学老师对其进行改变,尤其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并主动解决,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

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来看,老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本来枯燥、沉闷的课堂变得更加无趣和枯燥,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才能真正的学会和理解更多数学知识。而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并没有将兴趣培养重视起来,所以会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没有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说,虽然很多老师也都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但是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出来。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的,所以会降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增加了课堂的枯燥性。而且学生对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也不会完全理解和吸收,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规划,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

想要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老师对整个数学课堂重视起来,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老师并没有对课堂进行很好的规划,尤其是在遇到难点或者重点知识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老师会采用反复教学的方法,这样一来,就会失去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当然也就无法展开对学生的自主教学,进而也会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改变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位置发挥出来

想要在初中數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要知道,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下完成学习任务。而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位置发挥出来,还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了,才能促进自主教学的展开,也才能进一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老师通过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来实现。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数学知识“认识三角形”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就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完成。如“过直线外一点,该怎么去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你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画已知角的角平分线怎么画呢?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老海问题带领下去思考和探究问题,间接的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还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的理论化知识会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并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还出现了“短腿”现象。所以为了有效的改变这种现象,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数学教学的内容解剖的更加细致和清晰,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数学课堂的灵活性和人性化设计,全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不等式”这节数学知识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举例,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不等式的格式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老师还需要结合不等式教学的定义,通过分步解题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重视起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才能改变传统的枯燥数学课堂,也才能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出来,保证教学质量。最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答不同的题型,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互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效率和质量高低,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传统时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老师和学生之间都是单独的个体,老师只负责教学,学生只负责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陌生的,更多时候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此外,以往的老师都是非常严肃、高高在上的,所以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导致整个数学课堂也变得非常压抑,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困难的。新时期下的学生会更喜欢自由、民主并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同时这种学习的环境也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老师重视起来。具体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成为朋友,放弃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高姿态,给学平易近人的形象,以此来促进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是有叛逆心理的,所以当他们喜欢某个老师的时候,也就会连带着喜欢上老师教的课,而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说很有帮助;其次,老师还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同学,要民主。充分将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发挥出来,鼓励学生去提出质疑,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老师需要将学生的质疑重视起来,并给与有效评价,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信心,进而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老师还需要多了解学生,尤其是喜好,这样就能根据学生的喜好展开针对性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四)对教学课堂规划好时间

做好时间的规划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所以还需要老师对教学课堂的时间做好规划,将时间的分配工作重视起来,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时期下,由于部分老师没有将时间规划重视起来,一味的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导致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为此需要老师进行完善和改革,要将课堂教学时间高效利用起来,并科学合理的分配好时间,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采用简洁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一次函数,并举例说明,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些内容需要在20分钟左右完成,然后在学生15分钟左右时间带着问题去思考,如“函数和一次函数是否一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先对函数进行了解,然后在对一次函数进行认识,最后在通过对比得到答案;最后10分钟负责讲解,这样不但对时间进行了规划,还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能促进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需要老师一定要将其重视起来。同时,还需要老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平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3):2.

[2] 毛凤英.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5):1.

[3] 房绍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12):1.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3:09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