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料搜集 落实教学目标

2021-06-29 23:48陈登琴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教学目标

陈登琴

内容摘要:学生的资料搜集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中,搜集与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有用的相关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小学中段的资料搜集在语文课堂上的合理利用,正是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资料搜集;合理利用;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1】

学生的资料搜集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中,搜集与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相关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是课内阅读的前沿、延伸和扩展。

一、预习中搜集整理,唤起阅读期待,梳理目标

进入三年级,笔者先和年级老师们讨论后,再学生们商量,征求师生的意见一致,将课前预习作业的内容和评价进行修改和完善。

1.置搜集于单元预习中

在初步尝试单元整体教学后,笔者将课前资料搜集工作主要放在单元整体预习中,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学生在课时学习中就可以根据学习情况,相机使用,使资料的使用更加合理优化。

2.增补课前预习作业内容

将以前的“圈(生字),勾(好词),标(自然段)、读(三遍文章)”增加两项“找”和“记”。我们把“找”的方法定义为从互联网、课外书中查找和向家人和同学询问两种方式;把“找”的内容梳理为作者的简介,把“记”要求为用钢笔工整地抄写或打印到自己的资料夹中,可以标注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等待从他人的交流中有所收获。

3.修改学生课前预习的评价

预习内容发生了变化,预习评价也自然跟着变化。小组长在检查时,专门增加了对“找”和“记”两个内容的记录,并做全班反馈,强化这项预习工作。

二、课堂上大胆交流,体验个性成果,落实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上,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1.导入新课时交流资料,创设基调,做好铺垫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对一堂课的学习效果的达成十分重要。对于离现实比较久远的课文的学习,也可采用背景介绍来开课,从一开始就拉近文本与读,者(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的生本对话打下伏笔。

在学习《普罗米修斯》时,老师就采用“火是怎么来的”一问引出学生的思考,孩子们有的说是火山爆发时遗留下来的,有的说是石头相碰产生的,有的说是化学物质磷的自然,也有的孩子说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追问。“因为课文告诉了我们。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正好!引出了课题,全体师生一起进入课文,探个究竟。此时,全体学生对火的来源的探究的情趣已经高涨,接下来的学习自然顺理成章,主动积极。

2.突破重难点时渗透资料,扩大视野,拓展深度

课堂的效果达成与否直接与本堂课的重难点是否很好地突破相连。“教材的重点是指那些在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联贯全贯,带动全面之点。重点的确定具有相对性。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是学生学习、认识过程中的拦路虎。大都为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和陌生的技能技巧等。”【2】

由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往往都有关于作者的生平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資料,所以,在突破课堂教学难点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使用这些资料,以拓展学生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要突破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镇定果断的品格的感悟这一难点,教师则提问:“关于这艘船,你查阅的资料有哪些信息?”请小组合作交流。”

有了前面的关于游轮资料的交流,再加上关于乘客的来源梳理,再加上乘客和船长相互对比的讨论,此时,主人公船长的镇定果断的品质自然早已深入人心,这个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3.提炼中心时借用资料,烘托气氛,升华主题

读课文,则是学生与作者、编者三者的交流理解。文章的中心其实也就是作者最想传达给读者的东西,同时,也是编者很想特别强调的部分。所以,课堂上中心的提炼是语文课堂“深度”的挖掘,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要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课外资料也能助师生一臂之力。因为,从透视的视角来看,教材中心只是作者的观点之一,从整个作者背景,从大处着眼,继而缩小,最后定格到教材课文,更容易看清作者的想法。从大到小,这同时也是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的。

三、复习时适时整理,渗透语文素养,展现创新性

在经过丰富的思维碰撞,大量信息吸收的课堂学习之后,剩下的便是学生的“消化”与“反刍”。采用哪些形式进行反馈呢?做了以下尝试:

1.落实课堂笔记常规检查,培养学生课堂上做笔记的好习惯

2.实行课外资料识记比赛,激发学生识记整理资料的主动性

3.开展资料夹大展评活动,增强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资料搜集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堂上的合理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更是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好地落实了大语文观,是实现三性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页。

2. 谭以清:《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课改在线》2013年第3期,第45页。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教学目标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中职英语语音室教学优势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