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英语是当前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新课改的要求,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要任务就是对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改进,尤其要注重相关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表达,这样才能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表现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策略,供有关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有效性表现;教学策略;建议分析
【作者简介】洪语泽(1986.01-),女,汉族,辽宁盖县人,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英语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语言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工具,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进一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能够快速掌握英语知识,形成一定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新课改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将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简洁化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能会忽略课堂教学语言合理运用的重要性,采取复杂且枯燥的教学语言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很难在短期内有效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自身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基于此,要想改善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语言,尽可能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采用简洁的语言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尽量确保教学话语和讲解时间尽量缩减,力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创造更多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仅要预留出充足的讲解、示范和提问时间,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帮助小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锻炼自身的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等。此外,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设备针对相应的单词和短句出示相关图片或教学课件,切记不要过多地重复提问,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帮助其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体态化
1.目光眼神的体态化。对于教师而言,目光和眼神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具表达能力的一种体态语言。要想突出这种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小学英语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合理运用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应坚持一直用英语授课,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放开喉咙,逐词逐句地大声模仿,让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提高其自信心,尤其针对那些胆怯、害羞而无法大胆说英语的学生,教师可经常对学生说“Very good”“Good job”等这些激励的话语,并用坚定诚恳的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面部表情的体态化。面部表情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关键的肢体语言和信息传递方式,在运用该教学语言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始终面带笑容将主要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基础上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针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学生,在给予其赞美和鼓励时,要尽量微笑着进行赞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赞美,进而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在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要面带微笑地进行鼓励和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正视自身的不足,并通过不断努力加以改正,进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3.手势语。手势语也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语言,教师通过恰当的手势语,可以促使小学生迅速地对相关英语知识加深印象和理解。例如,在开展“My birthday”这一章节的教学时,由于课文内容中包含很多时间名词,有的学生会忘记这些时间名词的英文表达形式。这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就可借助相应的手势语给学生相应的提示。例如,拇指和食指叉开就是代表“八月或八日、八点”,一只手的手指聚拢在一起就代表“七月或七日、七点”等,通过这些提示,小学生就会迅速反应过来,进而忆起这些单词的具体表达形式及应用要求等。
三、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化
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认知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一些韵律化语言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Where is my car”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等,教师可将“Where is the toy car song”这首歌曲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分别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玩具车道具,根据歌词表演出相应的游戏情境,如: “Where is the toy car?Is it on your desk (玩具车在哪里?它在你的桌子上吗?)”“Where is the toy car?Oh,it is on your chair.(玩具车在哪里?噢,它在你的椅子上。)”这样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进行表演,不仅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加深了印象,而且锻炼了小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提高了自身英语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巧妙地运用韵律化教学语言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十分可行。
四、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直观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开始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这就要求相关英语教师要秉持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采取直观的教学语言来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将那些复杂的英语知识转变成生动、形象、具体的信息,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其在短期内对课堂知识进行相应的掌握和消化。例如,在“My Classroom”這一章节的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迅速掌握“What's in your classroom?”句型的运用,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小记者访问的教学情境,让扮演记者的学生向其他学生提问:“what's in the classroom?”“Two doors、four windows...”“What color is the door?How many do we have?”“It's browm”“We have two doors”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事先准备的本班教室的图片呈现出来,并点击鼠标,将一些具体的事物,如椅子、课桌、黑板、玻璃等一一展现出来,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让学生指出对应图片的实物,这样既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提问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相关句型的运用,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化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要想使其注意力集中,就要结合其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尽量运用一些趣味化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并通过相应的游戏情境的创设来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好地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Colour”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神奇彩虹”的游戏活动,并运用趣味性语言引入相应的生活情境:“小鸟喜欢雨后的彩虹,但是它不知道彩虹由哪几种颜色组成,大家可以帮助小鸟一起数一数都有哪些颜色吗? ”这时学生就会积极踊跃地回答,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各种颜色,并在教室里找出代表该颜色的物品,看看是否能与彩虹颜色对应上。学生在这一游戏过程中,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锻炼了自身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还对颜色这一新的英语知识加深了印象,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阶段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阶段化,主要体现在课堂知识的讲解和传输过程中,即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再由陈述到程序这一阶段性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Let's learn Numbers”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字1-100分成几个阶段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在各阶段教学中运用不同的阶段性教学语言进行表达。如针对 1- 12 这些数字,教师可要求学生直接将数字读出来,并掌握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单词的不同表现方式;针对13- 19 这些数字,教师可带领学生分别朗读各个数字的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想象考虑下一个数字是什么;针对20- 100这些数字,教师则要要求学生根据规律直接说出后面的数字,进而形成了一个逐步加深的梯度。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还要在阶段性教学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可利用多媒體设备出示相应的卡片,让学生回答“How many books/Pears/fingers...Do you see?”“I see.....”这样经过一系列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且潜在思维也被激发出来,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每位学生都积极踊跃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果。另外,阶段性提问也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英语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语言技巧,进而真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七、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工具,也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相关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力争通过语言简洁化、体态化、韵律化、趣味化以及阶段化的表现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等,进而让其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另外,要想进一步突出教学语言的有效性,相关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并保证这些内容和情境创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性格爱好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学语言的运用优势,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青.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表现[J].明日,2019 (11):289-290.
[2]汪永兰.浅谈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表现[J].教育天地,2019(9):33-34.
[3]杨雅静.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表现[J].教育教学研究,2019(12):55-56.
[4]范雷英.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初探[J].教育教学,2019 (5):118-119.
[5]吴圆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表现分析[J].小学外语教学,2018(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