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2021-06-28 02:18陈楠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智慧课堂

[摘  要:智慧课堂借助新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的灵活、丰富精彩,与过去的教学形式相比较属于一种新式教学手段,和以往教师口述,学生跟读的形式不同,增加了同学们汲取知识的积极性。新教学手段,新教学载体的运用极大的开阔学生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新的教学工具属于人机对话,对于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易形成干扰,养成依赖思想。这样就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思想和方式来适应新形势。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创新实践全面发展,讲几点看法。

关键词:智慧课堂;新教学手段;学科素养]

我任教学校是在2020年下半年配备了智慧课堂、教师平板、学生平板。过去一支粉笔一节课,教师课堂上情绪激昂,学生听的不知所云。用智慧课堂授课很好的向学生推送资料、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在全社会要求素质教育的今天,但是考试的指挥棒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不但要完常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没有扎实的学习积淀,没有全面的学习谈素质教育就像“无根之萍”。在日常语文课程中让学生掌握阅读写作实践能力,学生兴趣极为关键,智慧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愿学,教师帮助学生进入课本角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借助平板跟随范文朗读,提前熟悉課文内容,避免了学生在读课文中因出现不认识的生字造成错读、误读。学生平板里电子课本是提前下载好的,电子课本既可以播放整篇课文,也可以分段或者分句来读,易于操作。让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从而对阅读产生热爱,易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知识获得积累。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师平板布置针对性作业,发布预习纲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随时可以利用网络批改学生作业,使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的反馈整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课前准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学科是一门偏重阅读的学科,新课程的改革重在阅读,智慧课堂下成功的一节课既有教师的精心准备,也要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学会阅读也是他们的本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熟悉学生,教学环节中预设要面向全体学生。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要让学生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对文言文划分好语句停顿。因为同学们首次学习文言文,朗读都是问题又怎么谈理解呢?那么学生可以借助平板先听读,再跟读以此达到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平板提前推送给学生关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图文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原本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内容声情并茂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容易理解文意,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

二、课中注重效率

“智慧课堂”能不能形成高效课堂,关键看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并不是取代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课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做好阅读与写作不光是眼和手的事,往往也是手、脑、眼多项配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化的事物更好理解。智慧课堂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牛和鹅》一文中,学生虽然经过阅读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知识面的局限,不容易明白“金奎叔对我说的话”的意思。不理解为什么“牛的眼睛看人大,鹅的眼睛看人小”的原因,完成课文练习中就会有困难。我在课堂上充分运用教师平板里互动模块的“评判”、“学生讲”、“随机选人”、“表扬”、“讨论”等能够与学生互动的推送环节。让班级里平时不敢举手,不愿举手的同学,通过学生平板就可以参与其中,教师对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点赞。这样每一位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之间可以互动评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利用手中平板及时推送同步练习,有针对性布置作业,再借助平板里后台数据统计功能查看每位同学的回答情况查看错误类型然后面对产生错误的同学逐个讲解练习。这样就达到人人参与,人人知道结果,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重视,逐渐引领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三、课后巩固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上完课后老师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往往时间不及时,常常上午布置下午检查,下午布置第二天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者对自己课堂教授情况很难掌握到位。智慧课堂中孩子们依然是教学主体是课堂主角。教师可以把课堂上没有完成的课程内容制作成微课推送给学生,把语文课本中“日积月累”里成语解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给学生,把每篇课文知识点集中起来发给学生。布置的练习也由以前教师课堂抽查,部分查,变为随时查,缩短了学生从练习到结果反馈的时间。学生能够及时获得结果,对错误的问题及时改正积极性也有了提高,成绩自然而然能够进步。

四、结语

总之,小学生学习知识,心智处于不成熟阶段,读书学习中遇到过多的困难容易造成挫败感不利于学生成长。日常教学中要有传统教学的诵读,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容易取得成绩。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读书写作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认知能力、个性、思维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考试周刊.2015年77期:P49—P49.

[2]翟俊鸽.《书香之路有你有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语文课内外,2018年33期.

[3]2021-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最新编写)修订.

作者简介

陈楠(1983.03-),男,汉族,安徽怀远,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怀远县唐集镇计集小学  安徽  蚌埠  233417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智慧课堂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