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芳芳
【摘要】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新课程改革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论中针对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针对这些具体要求,在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师层面探讨这些教学策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它既能够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成果:GS[2020]GHB2789
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新课程改革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不同学科受其学科特点的影响,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其使命不一样,有其独特的要求.但是不管哪个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站在教师的层面阐释一些粗浅认识,希望有益于小学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些许帮助.
一、新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论中对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的具体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分析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方法.
3.帮助学生尝试多样性地解决问题,即尽量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也就问题解决做了明确规定,即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
就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理论中对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的这些具体要求,课题组认为在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让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引新时代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育理念是我们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先导和灵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做出相应改变.可以这样说,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观念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区别,要么课堂上我教你学,只要你听着就行,不讲求课堂实效,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貌似整齐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要么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课堂也还给了学生,结果课堂完全成了学生的,教师收不回来了,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也谈不上什么实效.由此,新时代的教师要自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能囿于固有的教学经验,靠经验去教书育人,把自己隔离于时代之外,充当时代教育的旁观者,而应该大胆地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坚决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接受與实施中得到质的飞跃.故步自封往往只能是夜郎自大,把自己变成井底之蛙.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理念也是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新时代的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更新为现代教育观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教育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教师服务学生的思想观念,尽心尽力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剂
师生关系永远是教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助推剂.作为教师,只有学生喜欢你、敬重你、崇拜你,你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真正树立起威信,才会使学生亲师信道.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学生对教师更加反感,表面尊重的背后是学生无声的抗议.新时代下,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陋习,课堂上尽力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友善亲切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改变那种板着脸上课的授课方式,摆正姿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在学习上体贴入微地关心学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对教师的爱,对数学学科的爱.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教学难度大,学生理解困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付出很多,尤其要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有些学生受制于自身学习底子薄、胆子小,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虽问题重重却又不敢向老师请教,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关系来打破僵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当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构建多层次的交流策略,使师生的心灵相通,情感相依,精神相慰,从而打破传统教学中学校、教师围绕课程转,学生围绕教师转,师生围绕课堂转的模式,摆脱以学科、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枷锁,把学习的权力、活动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为课堂、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三)让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伴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新,新的教学手段似雨后春笋般崛起,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大有颠覆传统教学手段的架势,令人眼花缭乱.此种情境令许多教师越来越困惑,传统的教学手段到底该何去何从,不知是坚守传统手段还是完全放弃它.
不得不说,现代的教学手段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让我们的教学变得越来越生动,大大增加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富趣味性.但是目前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仅仅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它们的运用可以改变教学的形式,但无法改变教学的实质.
知识的传授及学习本身是一个枯燥的工作,新的教学手段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依然大有用处.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读题、审题、画线段图分析、列数量关系、运算、检验等,这一系列操作并没有因为融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改变,因此,我们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其共同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固然好,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大有用处,我们应让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四)教材内容尽量生活化,把课程资源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存在于生活,只有融入生活的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生活与教育和谐统一,息息相关,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仔细研究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其来源可分成两类:一是源于生活,一是源于它本身.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心在前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解决问题教学的生活性,既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又要教会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300本,正好是连环画的12,科技书的数量是连环画的13,图书馆有科技书多少本?”这道看上去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其实是由“已知一个数的12是300,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的13是多少”两道简单题目组合而成,只要学生能做简单的题,那么复杂的题目也一定会做.教师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将问题简单化,既减少了学生对解决复杂问题的畏惧心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一题多解有很多好处.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别的,因此其解题的思路就有区别,鼓励一题多解可使不同思维方式进行碰撞,便于师生从中选取更加实用、高效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把已学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提升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解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会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分析,进而达到对实际问题的全面理解,从而迅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好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会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因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旧知识的转化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数学教学中的转化策略.其实小学数学教材一直在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如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们就将圆形转化成长方形,在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中我们也渗透了转化思想.在转化思想的实施中,教师既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还要找到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的衔接点,备教材的同时备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研究范围非常广阔,我们仅仅从教师角度在教学层面做了一些简单的尝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教学策略,希望能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罗玮玮.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解决问题”板块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濮安山.例谈“一题多解”的数学教育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7):57-60.
[3]庞惠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