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

2021-06-24 12:53罗正业黄喜华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亲和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罗正业 黄喜华

【摘 要】在中学思政教育教学中,亲和力主要来源于中学思政教师施教内容的趣味性、真理性及其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它直接反映了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接纳度以及思政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向心力和感染力,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感染学生情绪、凝聚学生认识、熏陶学生情操的力量。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瓶颈在于:教师教学积极,但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课堂教学中考试性与趣味性契合度不高。鉴于此,应该从教育目标的正当性、课程内容的正义性、教育方法的创新性及教育评价的科学性等层面着力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与亲和力。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内涵

“亲和力”原本是化学术语,是指某种原子对其他原子具有特殊的关联性和吸引力,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人文社科领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可以被定义为:中学思政教师坚持“公平正义”、“承担责任”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科学设计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让中学生实现对思想政治课从“必须学”到“我要学”的华丽转身,对思政老师产生一种自然亲近感和愉悦感的神奇力量,是一种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兴趣性与有效性的内在驱动力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是按照某种固定程序依次展开的简单过程,它是一个能因人、因事、因境而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思政教育目标认同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学生个体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目标有某种朦胧的价值预判。中学生对教育培养目标的预判,如果正好吻合于他们的期待,则会欣然接受,并产生某种信赖和认同。这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得以形成的前提,也是整个亲和力动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第二层次是中学思政教育内容自身的吸引力。中学生正处于充满理想的年龄,他们渴望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穷尽宇宙。因此思政教育内容能否体现真理性魅力 、批判性魅力、完整性魅力等等,能否从精神层面上满足中学生对政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能否有效满足中学生的丰富想象,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具有对中学生们的内在吸引力,这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得以产生并永葆魔力的内在根本。第三层次是师生互动和谐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科学设计和持续优化教育实践活动,让年轻的中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亲切与和谐,使他们爱戴、信任老师,并乐意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达到以情载道,形成思政教育亲和力的目标。第四层次是学生对思政教育活动的满意感。这是学生对教师贯彻思政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科学设计教学互动过程等每一个教育环节及整体教育的评价,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最终落脚点。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性

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其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正处于形塑时期,尚未定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神圣职责就是将新一代中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合格公民。教材中难以避免会涉及一些晦涩抽象、枯燥难懂的专业理论内容。因此,打造具有亲和力的中学思政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思政学习兴趣和动力非常重要。

在思政课堂上形成亲和力,把原本枯燥、难懂的思政理论知识嵌入更加亲切、更加实际的案例故事加以阐释,能够吸引学生在一个个案例故事中理解知识点,在情感上对教学内容和思政理念产生认同,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浓厚兴趣。具有亲和力的思政教师,能够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把理论知识讲授生动易懂,用中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语言把深奥的思想论断诠释得具体而生动、形象而易懂,让学生在春风化雨的叙事课堂中深切领悟教学内容、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接受共产主义理念,并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具有亲和力的思政教学内容能够使中学生从根本上扭转思政课“古板无趣”的“误识”,使思想政治教育课从令中学生头疼的考试课程成为让他们喜爱且受益终身的课程,在真正意义上摆托单纯意识形态教育思想误区。

三、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长辈的教育和培养。作为中学思政课教师,处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责任重大,如何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进而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成为他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教育内容是决定思政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首先应当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学理性与时效性。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平时工作中都应该避免教条主义,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解决问题的万能工具,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要义。思政教师在提升思政课程亲和力的过程中,应将授课内容与当今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结合最新社会热点问题,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以更生动、更自然、更亲切的方式為中学生阐释社会真义,使学生们能够用真实、生动和有趣的案例去领悟深奥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有一定的代入感从而更好、更快地吸收思政教育新内容。与此同时,中学思政课教师也应当充电,经常主动关注社会最新动态与学术理论前沿,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之具有专业学理性的同时也具有“现身说法”的现实意义,化“不变”为“常新”,不断提高分析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统一由权威专家编写,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但教材内容倾向于解释基本观点、阐述权威理论,但缺乏青少年中学生所喜欢的真实故事和动漫图片等等。这种情况说明现有的中学政治课教材有点偏离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缺乏亲和力。因此,必须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力争把党的最新理论创新和最新时政要闻编入中学思政教育的教材,从而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二)增强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亲和力

中学思政教师要积极使用新的教学工具,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课堂思政理论、课下思政实践、线上思政网络三位一体的新教学方法体系,增强多功能教学方法的创新力与吸引力。中学思政教师可以把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去分析社会热点和推荐网络热搜等内容,积极利用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主动运用云端、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法,以激发中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兴趣,增强中学思政教育亲和力。中学思政教师要善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思政课程之美、思政课堂之实展示给青少年,才能获得新时代中学生内心的认同感与亲近感。

(三)增强思政教育教学评价的亲和力

1.增强中学思政教师考核的亲和力

重考试结果轻教学过程是目前中学教师考核标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考试成绩成为学校考核教師的唯一指标。目前多数中学考核思政教师的标准非常单一,过于看重联考、中考和高考的成绩,而有意无意忽视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这种重“分数”而轻“过程”的考核对思政教育来说,是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学生在思政课程考试中的分数多少无法代表学生的思想素质高低,同理,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考核思政教师的工作效果也是没意义的。中学思政课的教学出发点应该放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实效,思政教师应该加强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分析、互动讨论,通过改进灌输式、填鸭授课方式,使思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春意盎然,让学生更愿意参与思政活动,接受思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洗礼灵魂、升华思想,使思政理论教育不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上,而是升华成生机勃勃的思想净化过程。从而真正增加中学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2.增强中学生思政课程考核的亲和力

很多中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死记硬背,强化考试能力,与个人思想品德没有实际关联,觉得思政课非常枯燥乏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研究中学思政课程新的考核方法,思政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特殊性,单一的考试成绩无法反应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中学的学科考核体系要进行改革,把思政课程考核单列出来,中学思政课程的考核内容要细节化和生活化、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和实践化、考核过程要时代化和社会化,以此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中学思政课程考核的方式应该以过程考核为主,尽可能减少试卷考试。过程考核应该围绕思政教育目标,考核内容要根据中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疑问与困惑来设定,着重挖掘中学生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逻辑能力。

总之,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的终极目标在于让中学生通过思政学习陶冶情操、提升品德素质、明白是非、领悟社会责任,燃起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朱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金钥匙的探讨[J].思想理论研究,2017(4) .

[2]刘佳.以“四个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3).

猜你喜欢
亲和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