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彬
【摘 要】随着我国科教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得到凸显。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并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以及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列是依据核心素养引领下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并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与学
在我国科教兴国政策的引导下,科教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认识以及理解,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核心素养培养当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一定的核心素养,才会有效的激发自己主动思考与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解析
相关报道指出,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主要涵盖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以及社会参与,且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是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变,众多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以及全球化时代的需求,能够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中复杂问题,对一些不可预测的道德及能力进行统筹协调,具有其现实价值。从其核心素养内涵上看,核心素养比一般的素养有着显著的区别,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及能力。能够有效的凸显出国家的情怀和个人修养,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从核心素养本身价值而言,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具备的素养,也是一种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的体现。从指标选取上来看,核心素养,既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推动语文学科整体发展的前提,是学生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奠基石,也能够反映语文文化的整体特点。从其结构上看,核心素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其中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学生四个层面,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能够有效的反应学生整体思想品德。
二、核心素养培养下的语文教学方式创新遵循的原则
(一)以德为先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对学生的思想是一个转折期,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影响。再加上语文是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其作用博大精深,是能夠体现学生人文思想最好的德育资源,带教老师要在对语文相关知识教学的指导下,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当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进程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发挥了语文教科书的作用,以及课堂的力量。
(二)立足高考
语文成绩在整体高考成绩当中比例较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语文教学效率。以语言构建与运用为基础,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提升学生对于语文鉴赏与创造能力,有效的加强我国文化传承,从而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要知道,近年来随着科教改革的发展,高考语文改革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要深入贯彻学与考之间的统一关系,立足高考,以课本为范例,从核心素养开放、包容、合作、探究四个维度出发,培养学生最基础、最根本、最核心的语文素养。
(三)突出重点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语文教育教学重点在于语言构建和运用,要有效的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合理运用,融会贯通,围绕课本进行创新。要知道,语文核心素养当中,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亦是引导其他学科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教学当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核心素养与如何对语言进行构建与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发展。
三、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要由要我学转变为自觉自主的去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时候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老师习惯于依赖教科书,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意愿,学生整体欠缺自我意识,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因为老师一味讲的模式,导致整个语文课堂气氛乏味,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整体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就会大大降低,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稳定发展,因此,基于这些情况,首先就要从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转变对语文教学的态度做起。
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态度以及语文教学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眼光放长远,不要局限于小小的课堂教科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沉睡的脑思维,只有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主动探索,有迎难而上的勇气,那么真理便会永远在学生的一方。同时,核心素养教学也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教学内容,让学生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学生角色的转变由个体的学习变成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过于注重个体的培养,对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容易忽略,导致学生学习时往往只是单打独斗,缺乏一些共同进退的学习伙伴,致使学生学习进度迟缓且学习效率普遍不高。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不仅学生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有效的维系,整个课堂气氛也有了较好的发展。要知道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单打独斗,那么还何谈整体呢?学校老师不仅有教学生知识的使命,还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康发展的使命,老师就是创造学生共同体的负责人。只有构建学生共同体,才会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一个班级整体价值,同时,共同体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部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在共同体学习中,老师只能做引导着,不能主导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积极讨论,都参与到讨论的进程中,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言论,这样每一个学生就会有多个老师,学生的知识面就不会有局限性,核心素养的整体价值也会得到体现。
五、教与学的转变,就是单一的教学变为师生共同的学习探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较大,缺乏交流,学生一见老师就像猫见了老鼠,能躲则躲。并且老师认为,这种状况是理所当然的,学生就应当尊重老师,与学生友好交流往来老师的尊严就会受到挑衅,学生就不会怕自己,课堂上就缺乏纪律,不利于对学生管束,长此以往,学生与老师之间隔阂问题就会愈加严重,老师开展教学任务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就是要打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让老师与学生做朋友,友好交流往来,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学习状况,学生也能够有烦恼向老师倾诉,一起共同进步。核心素养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取向,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能够引领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整体语文教学模式中,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有效的凸显出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也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当中,应注重改善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要知道,语文教学基本都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获得知识,然后依据这些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与学生友好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展开语文教学,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和鼓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间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尽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六、学习目的的转变,要学会知识与应付考试转变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是为了学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学生慢慢转变成了考试的机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整体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低,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要从语文教学中开始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要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有效创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与习惯,将语文学习习惯与行为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健全学生的人格,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他将有良好的核心素养。同样,如果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的一生,运用知识、学习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这种学习目的的转变,不仅仅能够为学生考试带来效益,而且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的进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永远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有效的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學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并且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思想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不仅符合当下学生学习的需求,也是社会教学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局面,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
用。
【参考文献】
[1]李家峰.核心素养引领下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华夏教师,2017,083(23):38-39.
[2]成尚荣.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语文课程建设[J].中国教师,2018,001(00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