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长魁 王祎楠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临床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病程时间长等相关特点,需要在实施相关治疗方案的同时对其糖脂代谢指标进行密切的关注,以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降低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因此,本次研究中将分别针对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糖脂代谢的改善效果进行主要分析,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1.1资料 研究资料为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常规组(女:男=45:55;年龄(43.2±0.8)岁;病程时间(3.0±0.5)年),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方案;实验组(女:男=50:50;年龄(43.0±0.5)岁;病程时间(3.2±0.5)年),采用奥氮平治疗方案。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比较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阿立哌唑(生产厂家: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315;规格:5mg)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片;实验组采用奥氮平(生产企业:成都明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2;规格:10mg)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片;两组治疗时间均为连续3个月。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精神分裂症”疾病诊断和治疗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经检查后 PANSS 评分改善程度>5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经检查后 PANSS 评分改善程度在30%-49%之间;无效:未能满足以上两种标准,甚至更加严重。
(2)糖脂代谢: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进行观察记录,并作以有效的分析。
2.1如下表1所示,常规组和实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分别为4例和3例,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97.00%,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表1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如下表2所示,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糖脂代谢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是相关医学研究资料表示,该疾病主要与患者长期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关心理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尽早干预,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较好的改善[2-3]。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常规组和实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分别为4例和3例,临床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糖脂代谢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奥氮平属于临床用药中的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于患者多种受体系统,且存在较好的拮抗作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会促使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出现一定的异常现象,进而容易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4-5]。而阿立哌唑则属于抗精神分裂症的第三代药物,对于多巴胺D2、5- 羟色胺及其受体都有较高敏感性与亲和力,其可以在指导患者进行日常锻炼的基础上降低各项糖脂代谢水平,应用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临床中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后者对于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