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金,周雯珺,李 琼,周兴高,邵 军,时 勘
1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90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强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影响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2018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师群体心理耗竭显著高于企业职工样本,影响其工作投入和工作质量。工作投入是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个体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活力、奉献和专注的程度,对员工、团队以及组织产生重要影响[1]。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可提升其自豪感、工作满意度、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2]。因此,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对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心理脱离是个体在非工作时间内从工作情景中脱离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3],可降低其疲劳和情绪衰竭[4-5],促进其工作投入,如高心理脱离的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更高[6]。心理脱离还可帮助个体恢复及储备心理和生理资源,从而提升心理可得性[7]。心理可得性是个体对自身生理、情绪或心理资源的可用感受[8],对工作投入具有正向影响[7]。因此,心理脱离可通过心理可得性提升工作投入。但有研究发现,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作用相反[9],说明两者间存在负向中介机制及该机制具有边界条件。有学者指出,心理脱离导致员工脱离组织情境,降低组织承诺,产生工作距离感,从而降低工作投入[10]。但高职业使命感者本身组织承诺高[11],不易由脱离组织情境降低组织承诺。因此,这种负向机制对高职业使命感者不成立。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检验其是否存在正负两条路径,并检验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和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提供参考。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1-12月,对六盘水市13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含医生、护士和药技人员。合计发放问卷 1679份,剔除90%以上题项填同一选项、填写率不足80%、有变量得分超出3个标准差的数据后,回收问卷1293份(有效回收率为77.0%),其中有效问卷1092份,问卷有效率为84.5%。
1.2.1 自编一般情况量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岗位、工作单位、单位工作年限等。
1.2.2 心理脱离量表。采用Sonnentag等开发的量表[12],4个题项,如“下班后,我能忘记工作相关的要求”。Likert 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脱离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73。
1.2.3 心理可得性量表。采用May等开发的量表[7],5个题项,如“我相信我能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性要求”。Likert 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可得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83。
1.2.4 工作投入量表。采用Saks开发的量表[13],5个题项,如“我经常投入工作,以至忘记时间”。Likert 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工作投入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71。
1.2.5 职业使命感量表。采用Duffy等开发的量表[14],5个题项,如“我的工作使我能实现人生使命”。Likert 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使命感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92。
本次调查中所采用的量表均为单维度量表,无需检验结构效度,所有题项载荷均在0.40以上,具有良好的测量效度。本研究中,变量均值<2分为低水平,2-4分为中等水平,>4分为高水平。
应用SPSS 25.0录入数据以及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信度检验。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层级回归分析,探讨心理脱离对医务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及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采用PROCESS程序进行Bootstrap分析,验证中介和调节作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共调查1092人,其中女性756人(69.2%),男性336人(30.8%);19-25岁177人(16.2%),26-35岁570人(52.2%),35岁以上345人(31.6%);36.5%者为大专及以下学历,62.8%者为本科学历;46.6%者为护士,31.5%者为医生;有73.2%的医务人员在三级医院工作,26.8%在二级医院工作;47.9%者工作年限在1-5年,25.3%者在6-10年,17.1%者在11-20年。
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得分为(2.776±0.752)、工作投入得分为(3.651±0.664)。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工作投入(3.702±0.681)显著高于男性(3.538±0.603);护士工作投入(3.731±0.679)显著高于医生(3.590±0.704)和药技人员(3.552±0.559)。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心理脱离与心理可得性(r=0.304,P<0.01)、职业使命感(r=0.323,P<0.01)及工作投入显著正相关(r=0.060,P<0.05),心理可得性与工作投入显著正相关(r=0.411,P<0.01)。见表1。
表1 心理脱离、心理可得性、职业使命感与工作投入的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s,r)
方程M1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将心理脱离作为自变量,心理可得性作为因变量,显示心理脱离对心理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11,P<0.001)。方程M2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将心理脱离作为自变量,工作投入作为因变量,显示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β=0.069,P<0.05)。方程M3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将心理脱离、心理可得性作为自变量,工作投入作为因变量,心理脱离却对工作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β=-0.058,P<0.05),心理可得性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显著(β=0.408,P<0.001)说明心理可得性部分中介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方程M4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将心理脱离、心理可得性、职业使命感和心理脱离与职业使命感的交互项作为自变量,工作投入作为因变量,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β=-0.128,P<0.001),心理可得性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93,P<0.001),部分中介效应依然存在。交互项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46,P<0.001),说明职业使命感在心理脱离与工作投入间起调节作用。见表2。
表2 中介与调节作用的Sobel分层检验(β)
在SPSS 25.0中使用PROCESS程序对模型进行验证。5000次Bootstrap抽样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脱离对心理可得性的正向效应显著,β=0.276,95%CI 为(0.226, 0.325);心理可得性对工作投入的正向效应显著,β=0.291,95%CI 为(0.232, 0.350);心理脱离通过心理可得性对工作投入的间接效应显著,β=0.080,95%CI 为(0.059, 0.111);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直接负向效应显著,β=-0.115,95%CI 为(-0.165, -0.066)。
职业使命感在心理脱离和工作投入之间具有调节作用,β=0.127,95%CI 为(0.082, 0.173)。由表3可知,对低职业使命感的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β=-0.219,95%CI 为(-0.284, -0.154);对高职业使命感的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0.012,95%CI 为(-0.069, 0.046)。
表3 不同职业使命感下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直接影响
采用简单斜率分析检验高、低职业使命感组中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心理可得性的间接影响,获得不同职业使命感组心理脱离的总效应。见图1。
图1 高、低职业使命感组中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总效应
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心理脱离和工作投入均为中度水平,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5],但工作投入低于欧美国家医务人员[16]。2019 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指出,国内医务人员每周工作时间更长,年休假制度执行不佳,工作时间长造成心理耗竭,导致其工作投入降低。医院应提高医务人员心理脱离,以提升其工作投入。此外,女性医务人员工作投入水平更高,可能是因为女性的共情能力相对更好,更有耐心,更善于沟通[17],医患互动中表层情绪劳动强度低,心理资源消耗相对较少,工作中奉献、专注和活力水平更高。医生工作投入低于护士的重要原因是医生工作难度和责任风险相对更高,消耗心理资源较多。
本研究证实,心理脱离确实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6]。但以往研究多从降低疲劳、情绪耗竭等机制研究[3],本研究则从资源储备角度验证了心理可得性在其中的作用。根据资源保持理论,心理脱离可帮助员工修复因工作要求消耗的资源[3]。个体资源可提升心理可得性,且心理可得性对工作投入具有积极影响[7]。因此,医院应该优化工作流程设计,保证医务人员有时间恢复因高强度工作所耗损的资源,并尽量减少非工作时间联系员工,帮助其实现心理脱离。其次,医院在工作负荷高的关键岗位人员选拔时,除考虑工作能力之外,也要注重其心理脱离能力测试。医院还应定期开展培训,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其带来的自信来提升心理可得性,从而提升其工作投入。医院在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个人能力,尽量使医务人员能应对临床工作的挑战,增强心理可得性,从而使其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心理脱离和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往存在正向、负向矛盾结论[6,9],本研究发现了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双刃剑作用,为以往矛盾结果提供了整合的解释。心理脱离通过心理可得性对工作投入有间接的正向影响,但也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根据工作疏离感理论,心理脱离会导致员工脱离组织情境,降低组织承诺和组织认同,产生对工作的距离感[10]。而工作疏离感会降低工作奉献等工作表现[18]。因此由于疏离感的影响,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具有负向影响。高职业使命感能激发个体持久而稳定的组织承诺[11],不易由脱离组织情境降低组织承诺,从而缓解工作脱离的负面影响。因此,这一负向影响对高职业使命感者不显著。这揭示了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存在边界条件,后续研究应将工作疏离感纳入模型,进一步检验这一机制。
对低职业使命感的医务人员,提高心理脱离虽可通过提高心理可得性提升其工作投入,但由于心理脱离直接负向影响更大,导致心理脱离总效应为负。所以,提升其心理脱离同时,医院需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医务人员职业使命感,从而改善其工作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