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多中心调查

2021-06-16 01:39黄榕谢一色陈宝梅彭阳刘映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4期
关键词:施暴者暴力事件场所

黄榕,谢一色,陈宝梅,彭阳,刘映晨

世界卫生组织将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造成明确或潜在的危害,分为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1]。现在越来越来的医院开展了消化内镜诊疗相关项目,越来越多消化内镜医护人员遭受了工作场所暴力,高发生率的暴力事件不仅对医护人员的心身、认知、情感、行为等带来严重性影响,甚至损害了医院及患者的利益。消化内镜的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内镜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频繁的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物理、化学、生物,噪音及射线等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2]。但对工作环境暴力对内镜护士影响的文献鲜有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微信腾讯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国内23家三甲医院219名消化内镜护士进行抽样调查,范围包括北京、重庆、深圳、广州、海口、琼海、儋州市、南京、石子河市、成都、厦门、杭州、南昌、太原、呼和浩特等15个城市,以了解消化内镜护士遭受的暴力事件、影响暴力事件伤害程度的因素及暴力事件对其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4月24日至2019年5月24日通过微信腾讯问卷随机选取北京、重庆、深圳、广州等15个城市23家三甲医院219名在职消化内镜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在消化内镜室(中心)工作1年以上;②在职并已注册护士执业证书;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非消化内镜护士;②实习或者工作不满1年;③调查期间不在岗多于7天。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根据WHO有关的暴力的定义标准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调查问卷,制定后的调查问卷分别请从事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职业伤害研究的相关专家进行审阅修订,并在一家三甲综合医院进行小样本的预调研后,再次修订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两部分:①受访护士的基础资料,②医院场所暴力种类的描述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上报情况,③暴力事件发生的情况。

1.2.2 护士的基本资料 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用工性质、方式、职务、所在城市、医院级别等方面的内容。

1.2.3 医院场所暴力的种类与遭受暴力后上报情况 暴力种类有语言攻击、躯体攻击、性骚扰3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照遭受暴力次数由少到多分为4个等级(无,1次,2~3次,>3次),次数越多表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频度越高。

1.2.4 暴力事件发生的情况 包括暴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施暴者特征、护士对事件的应对方式、事件的影响及医院对事件的措施等。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34人(15.53%),女性185人(84.47%),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33.04岁,中位数为(3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78人,占81.28%;大专学历40人,占18.26%,中专以下学历1人,占0.46%;初初级职称39人,占17.81%,初级职称107人,占48.86%;中级职称54人,占24.66%;高级职称19人,占8.67%;平均工作年限11.99年;正式职工78人,占35.62%;聘用职员141人,占64.38%(见表1)。

表1 护士一般资料及遭受暴力情况(n=219)

2.2 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种类与遭受暴力后上报情况

调查的消化内镜护士中,遭受过暴力事件的总人数为181人(82.65%),遭受言语谩骂、辱骂的发生率为77.17%(169),言语威胁58.45%(128),躯体攻击(未造成损害)11.41%(25),性攻击或挑逗18.26%(40)。但内镜护士遭受暴力事件后上报率只有28.45%,大部分只有当躯体受到攻击时才会上报,并且上报率也只有44.00%,详见表2。未上报的原因以“医院对暴力事件没有明确规定,不清楚哪些暴力事件应该上报”及“医院对暴力事件的处理被动,更注重安抚病人”最多,相关数据详见表3。

表2 消化内镜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受伤及上报情况(n=219)

表3 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后未上报原因(n=181)

2.3 暴力事件的情况

2.3.1 时间分布 因内镜室工作时间集中在日间,暴力事件的发生亦集中于日间8:00-12:00,14:00-16:00。

2.3.2 地点分布 发生地点以候诊区及预约前台为主,有145人,占79.75%;其次是麻醉复苏区,有21人,占11.34%;检查间及其他地方,有16人,占8.81%。

2.3.3 施暴者特征 施暴者情况如下,患者家属173人,患者本人122人,患者朋友41人,医生或护士等同事7人,其他相关人员18人;男性310人(85.91%),女性51(14.09%)人;施暴者年龄<20岁4人,21~30岁36人,31~40岁148人,41~50岁126人,51~60岁43人,61~70岁4人。

2.3.4 暴力事件的影响 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给消化内镜护士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耽误护士上班时间。详见表4。

表4 暴力事件的影响(n=181)

2.3.5 护士对暴力事件的应对 遭受暴力事件的消化内镜护士多采取耐心解释(72.38%),忍让回避(50.83%)或求助保安、领导(56.91%)的应对方式,只有4人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应对方式。详见表5。

表5 遭受暴力事件应对方式(n=181)

2.3.6 消化内镜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及相关培训的情况 219位护士中只有49人(22.37%)有接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相关培训, 77.63%的护士未接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培训。有212人认为有必要专设一个处理“医院场所暴力”的机构或组织。117人(53.42%)认为应该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强暴力事件的应对能力。

3 讨论

3.1 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

陈瑜[3]等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为51.5%。其中语言辱骂的发生率为50.0%、语言威胁为19.8%、躯体暴力为5.3%、性骚扰为2.4%。此次研究的结果可见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达82.65%,其中遭受言语谩骂、辱骂的发生率为77.17%,言语威胁58.45%,躯体攻击11.41%,性攻击或挑逗18.26%。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综合医院护士。国内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以言语谩骂、辱骂为主,但一旦发生躯体攻击及性骚扰,其后果亦为最严重,也应重视。

3.2 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与其基本状况相关性

胡轩等[4]调查研究与本研究均认为护士的年龄、工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科室等之间的差异与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胡轩、茹义福等[5]研究认为,暴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与组织、医疗环境、医方、患方,医患之间互动过程及客观事件有关。此次研究可见,施暴者以男性为多,占施暴者总人数的85.91%,施暴者年龄段集中于31岁~50岁之间,占施暴者总人数的76%。

3.3 消化内镜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后的应对方式及上报情况

消化内镜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后的处理方法忍让回避、耐心解释、求助保安或领导为主,因为不清楚医院是否有上报制度及不清楚如何上报,甚至羞于上报而导致不报、漏报的情况。所以医院应该要制定及完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应对措施及上报制度,管理者应正确认识到工作场所暴力的危害性,减少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3.4 消化内镜护士缺乏应对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培训

黄俊[6]等研究提出通过先兆预警培训的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下降;本研究结果可见,77.63%消化内镜护士缺乏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培训,但认为需要进行培训的护士仅有53.42%,更倾向于成立专门处理暴力事件的机构(96.80%)。

多项调查[7-9]显示,护士更加倾向于把遭受暴力的原因归结为患者因素和医院环境因素,比如“患者素质低”、“候诊时间过长”,患者施行暴力的原因也并不是对护士工作的不满,而是不合理要求被拒绝。所以消化内镜护士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正确认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对患者的认同度。

医院管理部门要有公正公平的态度,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关注患者就医体验,着力改善医院急诊环境和就医流程,减少暴力的诱发因素。张燕[10]等研究结论认为培训应由管理机构主导,强制要求定期培训,同时将工作场所暴力相关知识纳入岗前培训,重点普及工作场所暴力相关知识,重点讲解如何识别暴力先兆,如何化解危机,预防暴力的发生。

综上所述,国内消化内镜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对暴力事件的认知是不够的,应对方式也是比较消极的,所以医院及管理者应重视工作场所暴力,制定工作场所暴力事件上报流程,落实好有效的应对措施,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达成个体和集体的双赢。

猜你喜欢
施暴者暴力事件场所
小编有话说
——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