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有不少初中化学教学缺少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究其原因就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导致情感教育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研究者基于布鲁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標分类理论把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为萌发意愿、产生体验、巩固持续和逐渐内化四个层次。以初中化学创意课“吹不灭的蜡烛”为例论述教师需要借助合适的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化学史总结提升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和意志等情感。
关键词: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化学教学;创意课程;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4-0062-0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化学教学要让学生“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1],足见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兴趣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科教学活动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动机、兴趣、意志、个性心理品质、审美观和价值观等,这些都属于情感领域。但是,在一般的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却始终不能像认知教育那样落到实处,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导致情感教育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2]本文尝试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运用到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并以初中化学创意课“吹不灭的蜡烛”为例,详细阐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和意志等情感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概述
虽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应达到的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但是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教学操作细则。笔者认为,布鲁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能有效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和意志等情感。布鲁姆认为,情感领域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类别:(1)接受或注意:愿意注意某件事或活动;(2)反应或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3)价值评估或评价;对知识做出态度上的正面肯定;(4)组织:在复杂情境中,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5)个性化:将所学得的知识观念或情感内化为自己情感态度结构的一部分。
这样把情感领域教育目标排成一个由低到高递进的有序连续体,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笔者认为,完全将之不加变动地运用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有可能会因为难以被师生理解和把握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因此,有研究者在借鉴布鲁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化学课堂教学实际,重新对情感领域教育目标进行分类:(1)萌发意愿:学生开始察觉到某种刺激或现象,并产生留心关注它的意愿。这一阶段的关键目标是引起注意。(2)产生体验: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对某种刺激或现象做出反应,并形成某些情感体验。这一阶段的关键目标是激发动机。(3)巩固持续:学生对某种刺激或现象所形成的情感体验不断趋于巩固、持久。这一阶段的关键目标是培养兴趣。(4)逐渐内化:学生深深地被刺激或被现象吸引,以至于卷入,并逐渐形成某一种倾向和观点(态度)。这一阶段的关键目标是培养意志。[3]
二、基于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教学设计
“蜡烛的燃烧”是初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沪教版教材将之安排为需要学生探究的第一个实验,因此该课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设计缘由
研究证实,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学生科学学习动机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表现为以应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概念、定理等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证明和重构教材中的概念、定理等。实际上,多数中学生还是希望通过参与实验探究书本上呈现的知识、原理,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为满足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识的愿望,笔者基于教材中的探究实验“蜡烛的燃烧”,并结合生活中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不容易吹灭),创新设计了“吹不灭的蜡烛”这一学习项目,旨在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科学原理,促进初中化学知识点学习的融会贯通。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学生学完一节课后所应掌握的本领或需要达到的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对学习目标的编写应该尽可能明确、具体,一般要求对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能够做什么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达到的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如下:(1)萌发意愿:笔者以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不容易吹灭现象为导入素材,引发学生关注。(2)产生体验:接下来,笔者让学生体验吹蜡烛的过程,并以“蛋糕上的蜡烛与普通蜡烛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不容易吹灭?”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前后知识来揭秘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动机,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3)巩固持续:笔者鼓励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金属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增进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学生在揭秘中亲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有助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化学学习兴趣。(4)逐渐内化:在达到了上一阶段的目标后,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目的学习,并告诉学生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以化学史上的一些故事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学习流程
该课学习从吹蜡烛现象开始,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蜡烛为什么有的容易吹灭,有的不容易吹灭,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揭秘“吹不灭蜡烛”的成分,了解金属的属性等。整节课的学习流程见表1。
三、基于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教学实施
(一)素材引入,引发关注
笔者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蜡烛?这时,有学生回答停电的时候会用到,也有的学生回答过生日的时候会点蜡烛。借此机会,笔者播放过生日吹蜡烛视频素材,瞬间引起学生注意。视频播放完后,笔者提问,刚刚“寿星”吹蜡烛时,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不容易吹灭?一般而言,蜡烛一吹就灭,而刚刚我们却看到蛋糕上的蜡烛却不容易吹灭,这是真的吗?
(二)亲身体验,产生愿望
笔者接着引导学生体验吹过生日时会用到的蜡烛(课前已准备就绪),让学生切实感受这样的蜡烛不容易吹灭,然后提问:蛋糕上的蜡烛为什么不容易吹灭?今天我们来研究“吹不灭的蜡烛”与普通蜡烛的区别,下面通过观察,发现两者区别。
学生近距离观察两种蜡烛,查看细节有什么不同,点燃两种蜡烛,反复试吹,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从外观上看,两种蜡烛的燃烧无显著区别,在吹灭的一瞬间,火焰都没有了,而“吹不灭的蜡烛”立马又出现火焰,间歇特别小。针对以上实验结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吹不灭蜡烛?两者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等问题。
(三)实验探究,培养兴趣
1.探讨研究思路,寻求科学方法
教师:大家基于观察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两种蜡烛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深入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大家思考,如何开展探究实验?
学生:先看燃烧后的产物是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若相同,说明不是成分的问题。
教师:这是个很好的思路。那么如何检验呢?
学生: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用干而冷的烧杯检验水的生成。
教师:非常好!这里有相关的实验仪器,请你来设计实验,检验“吹不灭的蜡烛”的产物。
学生边做实验边注意观察,填写实验记录,然后分享实验结果:两者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教師:通过上面小实验可以得出,两种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没有区别的。那又是什么导致了两者的不同?请大家带着疑问继续探究。
2.深度剖析,获取蜡烛的细节信息
教师为学生提供美工刀、放大镜、锉刀、白纸,让学生“解剖”蜡烛。学生发现在烛芯位置上“吹不灭的蜡烛”与普通蜡烛有不同的地方。对此学生不太理解,这又是什么物质?
教师:大家在烛芯处发现了一种物质,这是很重要的发现。我给出一条资料,请大家看,“烛芯包裹一种打火石,着火点为150℃。已知: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铜、镁、铁或铝的一种。”请大家猜想,你可以排除哪种金属?
学生实验: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并观察。
学生:是银白色,可以排除铁和铜。
教师:好!下面我们利用实验来验证金属种类。请各小组将小烧杯内三种大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金属,用砂纸充分打磨,然后用镊子夹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底下垫石棉网!
学生按照笔者的要求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看到,铜经过灼烧后由红色变为黑色,镁可以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而铝是一张膜包着一汪水。根据学习过的知识,你们可以确定是哪种金属了吗?我们取烛芯处的金属来验证一下。
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金属种类。
3.理论分析,探究金属性质
经过实验探究,学生确定了“吹不灭的蜡烛”的烛芯处金属为镁。接下来,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开展实验:(1)镁可以燃烧,那么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表格,并完成相关实验。(2)镁可以与酸反应,那么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吗?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
(四)总结提升,培养意志
在本次课的最后,笔者总结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说来你也许会感到惊讶,化学实验源于古代炼丹术。一直到近代,化学实验才冲破了炼丹术的桎梏,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在化学史上,很多成果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才最终被发现。比如,拉瓦锡经过反复实验才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通过500多次的实验发明“侯氏制碱法”,等等。同学们,化学史中包含着科学家的天才智慧,正是因为化学家们的严谨科学态度、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推动着化学的不断发展,造福人类。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今后希望大家能像这些化学家学习,培养学习的意志品质,排除干扰和引诱,打好今后为社会做贡献的基本功。
(田叶,苏州市吴江区存志外国语学校,江苏 苏州 215200)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3] 唐广勇.情感教育策略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241,242-244.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