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婉贞
【摘要】教育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明确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目标框架以及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本文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意见,在劳动教育校园物象化、班级劳动教育制度化、劳动习惯养成主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家庭劳动要求常态化等五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并初显成效。
【关键词】劳动教育;物像化;制度;习惯养成;劳动课程;家庭劳动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方式。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责任重大,必须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开展好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让学生感悟劳动创造的幸福感。全体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工作目标。
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在社会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同时,我们的劳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很多学生已经快上初中了,但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自理能力很不理想,更加没有吃苦耐劳的韧劲,也没有很好地体会勞动带来的乐趣。因此,学校很有必要探索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的劳动现状,我们通过《学生家务劳动》调查问卷、劳动教育家长工作坊以及关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班主任工作论坛等,罗列出小学劳动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学生缺乏劳动意识,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2.学生缺乏劳动知识与技能,不会劳动,劳动能力较弱。3.学生缺乏劳动的体验,部分学生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4.很多家长觉得劳动会耽搁学生的学习,就主动包办一切,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体验劳动的乐趣。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我们以“幸福教育”为依托,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上相结合,探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一、劳动教育校园物象化
在校园环境创设中,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养成劳动意识。
首先,做好劳动教育的宣传,让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利用好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宣传栏,每一层走廊来悬挂或张贴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名人名言谚语等。如,“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宋庆龄”“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通过一系列名言警句的物像化宣传,使全体师生更加了解劳动教育的中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基础。
第二:精心设计学校“劳动体验梯”。在不同楼层的体验梯里张贴学生的主题劳动照片及劳动成果的照片,大力宣传,把学生的劳动成果物象化。我校以“幸福教育”为依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在学生的作品或劳动过程等图片在学校的“劳动体验梯”里展示,形成“我劳动,我幸福”的局面。如图所示:
第三:建设学生劳动体验区。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如,课室内外的角落放置花架,供每个学生养植自己的小植物。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生物园或校园的角落里划定各班的“小农场”“小菜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劳动,同时可以互相观察与模仿同伴,共同提高劳动技能。学生们亲自观察他们“小农场”“小菜场”里的植物的生长过程,更能帮助他们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班级劳动教育制度化
班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除了利用黑板报、专栏等在班级上布置劳动氛围外,让班级劳动制度化,也是劳动教育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举措。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每班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劳动制度,如,向阳花小组值日制度、绿色环保小卫士轮值制度、小小清道夫保洁员制度,等等。班级劳动制度可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文化来共同制定。制定以后,就必须按照制度进行,有奖也有惩。班级劳动任务中,需要小组共同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因此,班级劳动制度的形成并执行,能更好地让学生劳动中就解决某个问题和突破某个环节而寻找策略,学生之间需要互相协作和及时总结经验。这样的过程不仅科研锻炼学生的行动力、专注力和创造力,同时可以增强同伴合作意识及大局观念,而且还能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班级劳动制度的设定,目的是让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有事做,让劳动形成习惯,也让班级里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里的主人,让劳动成为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三、劳动习惯养成主题化
在劳动教育习惯的培养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教育的目标来设定劳动教育的主题,让劳动教育主题化。例如,我们在低年段设计以自理能力培养为主的劳动主题;中年段设计以体验式为主的劳动教育主题;高年段则以探究式及创造式为主的劳动教育主题。这样的划分,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劳动教育的规律。另外,我们也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特点,结合传统节日,设计每月的劳动主题,让我们的劳动教育更加系统化。例如,结合端午节,我们以“包粽子”为主题进行指导及开展活动;结合元宵节,我们以“做汤圆”为主题开展活动;结合中秋节,我们开展“制做灯笼”为主题开展活动等。这样的主题活动,能很好地结合传统文化来进行劳动教育,让将近失传的传统手艺得以传承下去,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收获劳动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