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秋红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把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培养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我校不仅从学校制度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做了明确规定,还成立了以学校领导为中心的教育部门,以班级为核心的心理教育主体,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积极创设符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心理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关爱学生成长为目标,明确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职责,结合学校资源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成长;教育心理学;教育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6-0020-02
Constructing the wa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aring and growing"
WAN Qiuhong (Loufeng school,Suzhou Industrial Park,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hina's education departm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year by year,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school regards improv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character training as the ke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ur school has not only made clear provisions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from the school system,but also established an education department with school leadership as the center,and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ubject with the class as the core,and constructed the network syste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ely creat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line with students' growth stage,and start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care for the growth of students as the goal,clear school leaders,class teachers and mental health teachers' job responsibilities,combined with schoo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Caring for growth;Educational psychology;Educational practice
我国传统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稳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而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健康性。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学生良好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根本途径。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问题,让心理课程不能缺席学生的成长历程。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开展教育工作,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为学生构建科学发展的心理之路。
1.创新机制:呵护心灵,健康成长
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不仅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从学校的制度、校风、学风上加以引导。给学生营造一個良好的学校氛围,树立积极向上的校风、校纪,从根源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的心理教学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引导,能够更加适应学校生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力,呵护他们的心灵,使其茁壮成长。
我校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成立了“心理健康共同体”:心理专职教师任组长,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和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的30位教师任组员,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并出台了月考核方案;每个班都设有心理委员,观察并汇报学生心理状况。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的心理问题,学校组织开展了“阳光温暖内心”的主题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前期,我校通过宣传栏、横幅的形式对活动进行宣传。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班会等方式,收集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由心理教师负责对问题进行收集、汇总,根据问卷的反馈内容制定相应的科普课程,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在团辅课上,学生对教师提到的问题比较熟悉,与老师的互动也很频繁。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有了正确的认识,教给他们情绪疏导的正确方法。例如,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与朋友谈心、倾诉,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有效形式进行心理疏导。并用积极、健康、富有力量的短片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心理剧的创作和录制,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我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剧《错位》获2015年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比赛一等奖;《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获2017年园区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比赛一等奖。
2.志愿活动:奉献他人,成长自我
奉献精神作为中华儿女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构建中国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也是一种爱的体现。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学习高尚的雷锋精神,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体现个人价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开展丰富的公益性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内心更加充盈,可以使孩子在思想上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同时也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也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学校应该发挥主导地位,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发展条件,起到一个正向的导向作用。
例如,在三月“雷锋”月时,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的公益活动。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献爱心等实践活动。有些班级去看望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孩子们给这些老人们带去温暖、带去欢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成长:让他们更加明白陪伴的意义,感受与家人相处时亲情的温暖。有些班级的学生,在了解到我国的贫困山区还有一些跟他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读不了书时,联合邮政局开展“爱心包裹”捐赠,并与接受包裹的贫困孩子结对,开展通信活动。活动中,学生用文字将自己的公益体验记录下来,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学校将活动中的典型事例整理出来,以宣传栏的形式进行,从而达到了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爱在家庭:课题研究,携手成长
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优
质的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氛围能让学生的心理得到良性的发展,让他们更具有安全感。如果把茁壮成长的学生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家庭就是为这棵树提供养料的肥沃土壤。将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有效融合,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我校承担了一项省级课题《叶圣陶家庭教育思想与“城乡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家庭教育建设研究》,将课题研究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学校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到当他们有良好习惯时及时表扬,养成错误习惯时可以及时纠正。
为了更好地使家庭教育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孩子的心理教育添砖加瓦。我校结合具体情况实施了以下措施: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与学生家长保持长期稳定联系。通过给家长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训课的形式,让家长改变观念,明确教育重点。不仅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内心的情感养成。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较少,易产生隔阂,针对这一情况,由班主任组织定期召开家长和学生的交谈会,增强学生与家长的了解互动。学校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定期互动活动,对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出现的问题跟家长汇报,并现场答疑解惑,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我校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召开“如何在长假中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如何缓解复课焦虑”的线上家长会;面对二孩家庭教育难题,开展“家有二孩平衡爱”等云端讲座。每年,我校还会举办“亲子运动会”,开设一些由学生和家长合作才能完成的体育项目。让家长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强沟通,在相互配合中增进感情。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素养的有力保障。我校因此也被评为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优秀项目学校。
学校将“关爱·成长”的心理教育理念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根本目标,将它融入到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它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制度中,还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氛围中,体现在日常的教育课堂中。学校致力于给学生构建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我校结合学生的阶段发展特点,主动发现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积极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始终把学生工作视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增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学生家长共同构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充分有力的保障。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我校在心理素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努力往纵深发展,为学生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09S):7-9
[2]仇炜,李旭东,龚柏文,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2):104-105
[3]陈虹.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工作—访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華[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01):4-6
[4]麻超,潘丽君,吴雪,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