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在老年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2021-06-12 05:08叶丽群叶丽敏何娟明廖锐威潘洁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穿刺针桡动脉进针

叶丽群 叶丽敏 何娟明 廖锐威 潘洁琼

髋关节置换老年手术患者,考虑到围术期安全,术前常规行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桡动脉因位置浅,严重并发症少而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动脉置管方法[1]。盲探触摸法依赖触诊准确的桡动脉搏动定位,老年患者周围动脉管壁增厚,动脉硬化程度增加,血管弹性差,皮下组织疏松较易活动,穿刺针不易刺中动脉中线,造成置管困难,一旦首次穿刺失败,局部血管痉挛和血肿形成,给后续的穿刺操作带来困难[2,3]。相比盲探触摸法,传统超声可视技术能定位动脉的走向,从而确定穿刺点和进针方向,但其依赖于操作者丰富的穿刺经验和技能,且具有很大的主观因素[4,5]。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具有实时、安全、无创等超声优势,同时间接弥补了二维超声的缺点,运用超声图像显示出的两条显影定位线来锁定横截面的动脉圆点作为穿刺目标,快速导航出最短的路线,穿刺针放在超声探头双显影线正中,为穿刺针穿刺方向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了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80 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使用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与传统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手术患者行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期间在本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40 例。传统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5~85 岁,平均年龄(65.2± 6.8)岁。改良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8~86 岁,平均年龄(65.7±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65~89 岁;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6]:Ⅰ~Ⅲ级。排除标准:①Allen 试验阳性;②桡动脉穿刺部位感染;③局部动脉栓塞;④严重凝血功能不全。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且通过。

1.2 方法 两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均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完成,所有患者均在左手进行穿刺。将患者手臂外展,腕部垫腕枕垫,尽可能背曲手掌并进行固定,超声采用GEC3 超声诊断仪(上海麦迪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YZB/国 0351-2003)和高频阵线探头(东芝超声浅表/线阵/高频探头PSK-70LT)。

传统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改良组采用双显影线声影定位技术进行桡动脉穿刺,超声探头上的双显影线取自X 射线可探测的外科纱布,平行的双显影线在超声探头中点处与其长轴垂直固定,将耦合剂涂于探头表面用无菌贴膜覆盖探头,皮肤外涂金雅碘消毒液当耦合剂,左手持探头横扫动脉上方,右手持20 G 穿刺针,显影线内含金属丝线,超声双显影线定位引导桡动脉穿刺的过程,在超声图里显示出两条显影定位线,锁定以横截面的动脉圆点为穿刺目标,快速导航出最短的路线,穿刺针放在超声探头双显影线正中,为穿刺针穿刺方向提供有效指导,进针点选在离探头约2 cm 处,银白线表示针尖,黑圈表示桡动脉,距离根据桡动脉深度调整,当穿刺到桡动脉后将穿刺针角度降至15°左右,再进针 1~2 mm,撤针心送入套管针,并进行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进针1 次即为穿刺次数,穿刺3 次不成功视为穿刺失败,桡动脉无回血,则左右轻轻移动探头观察针的偏离方向,将进针部位退回调整角度再次穿刺桡动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定位时间和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及出血情况比较 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出血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及出血情况比较[n(%)]

2.2 两组穿刺时间、定位时间比较 改良组穿刺时间和定位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时间、定位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穿刺时间、定位时间比较(,s)

注:与传统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动脉穿刺置管为老年患者术中常用的血压连续监测方法,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检查[7]。穿刺中因桡动脉位置表浅,并发症少,因此临床主要选择该部位实施穿刺。但由于老年皮肤肌肉组织松弛、血管脆、弹性差等原因,增加穿刺难度[8]。传统实施触摸脉搏法,触摸法定位平均直径在2 mm 左右的桡动脉正中心。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时,穿刺针刺入皮肤一定深度前超声并不能有效定位穿刺针的位置,无法保证准确的穿刺点,需多次穿刺,而且穿刺成功率低,反复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疼痛程度,临床应用受限[9]。而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穿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可视化技术,穿刺成功率高,而被临床广泛接受[10]。吴林峰等[11]在临床研究中提出,实施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传统触摸脉搏法,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应用安全可靠。

本次研究表明,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出血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实施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下穿刺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安全性。传统触摸法定位置管失败后,可经超声检查血管中内膜剥脱、血肿情况,并分析动脉血流信号[12,13]。分析管腔大小、血流信号,确定合适的穿刺点位置后实施穿刺,可保证穿刺准确,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而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出血发生率[14]。而且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清晰明确桡动脉与穿刺针的位置,方便随时调整穿刺针方向、角度,保证穿刺针尖在血管正中位置,之后开始置管操作,可提高穿刺成功率[1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可快速准确确定穿刺点,缩短超声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提高老年手术患者桡动脉穿刺时第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穿刺针桡动脉进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对策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经解剖鼻烟壶处的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1 例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