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鹏 冯俊艳 李晓辉
【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在阐述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与原则基础上,提出分层次教学策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并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015-02
数学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行事的态度,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對学生日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大学教学体系中,高等数学已经成为众多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但由于本身存在个体差异,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多存在一定差距,而运用分层次教学策略有利于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此,如何运用分层次教学策略值得探讨与研究。
1 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与原则
分层次教学,主要是结合不同情况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指导,即“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区发展能力,提升水平,这样既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有助于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策略,需要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需要等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几个教学组进行授课,进而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促使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自主接受基础性数学知识,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严重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最终提升全部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能力[1]。
在分层次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学习需要,改变以往“一锅端”“一刀切”的班级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辅导,实施不同的检测,进而促使全体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状态。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次教学,需要遵循几点原则:其一,真实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真实差距合理划分层次,在设计测试题时,需要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能脱离教学的核心。其二,实用性。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应的学习需求也不同,教师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专业对数学运用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教学重点,有效实施分层教学与指导。
2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2.1 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分成基础层和提高层。对基础层的学生,主要目标是使他们通过教师以及提高层的同学的帮助,学会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并通过积极练习有关数学习题,提高解题能力;而对提高层的学生,主要目标是灵活掌握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积极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有效提升运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2]。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教师结合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后合理运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将对应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关学习基础资料上传到网络上,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
2.2 分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开展对应层次的教学活动。其中,开展针对基础层的教学活动前,教师需提前诊断学生的问题,而后明确目标、实施教学,并进行合理的评价,针对问题进一步补救、强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开展针对提高层的教学活动前,需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多运用启发、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懂得归纳、总结,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同层、同班、同法的分层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实施。但对于不同层次、同一班级的分层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下面进行具体分析[3]。
在整个教学实践中,要侧重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进行“学习前置”,引导基础层和提高层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其中,基础层要完成预备知识部分的测试,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层需要在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提纲的基础上,自主完成课程预习,并结合讨论内容、探究题目完成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有关准备。然后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以基础知识、方法为主,逐步提高难度,从简到难,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专业以及基础能力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如讲到有关定积分的应用时,教师可引入一个物理学科中的力学案例:“一质点沿轴作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a=?Aω2cos(ωt+π)。其中 t=0时,x=?A、v=0,求质点的运动学方程,其中A、ω为常量”[4]。在教师提出此案例后,学生能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这能为后续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同时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2.3 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吸收课堂所学知识,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能存在“吃不饱”的情况。对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合理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应涵盖基础题、提高题两部分。通常,基础题主要是集合书本每章的课后习题,提高题则涉及专业知识案例、历年的高等数学竞赛试题等。教师可以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题,并让提高层B的学生试着做一做提高题,提升学生的探究
能力[5]。
2.4 分层次实施单元考核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能只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学生的能力,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每月一次单元考核,并将成绩纳入课程最终成绩。考核内容需要围绕课本例题、习题,考核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运用闭卷考试方式,以一节课的时间完成考试。无论是针对基础层的学生还是针对提高层B的学生,都要保证考核试卷的统一性,其中针对提高层B的学生的可设置附加题。
完成单元考核后,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考试结果,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问题,指出学生的进步之处,鼓励学生,提升其学习自信心。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数学教师都需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日后学习需要努力的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测试成绩,总结分层教学的不足,促使分层活动成为对学生的鼓励、鞭策,这样不仅可以适当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
3 分层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是一项新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高等数学教学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对此,教师需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具有因材施教能力,结合学生的专业要求以及学习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分层教学与指导。
当前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容易给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也容易导致高层次学生产生骄傲情绪、自满心理,而低层次的学生可能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的心态,这对学生学习数学以及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时,需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有效实施心理引导与鼓励,在完成常规知识内容讲解的基础上,注意多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良好的措施,保证教学高质量完成。
总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学会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次组织教学活动、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分层次实施单元考核,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于沛弘.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6).
[2]张菊.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9(25).
[3]王海英,符祖峰,杨筱珊,等.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7(10).
[4]杨晶.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2).
[5]徐新荣.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7(2).
[6]刘晓妍,王雪梅.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科技创新导报,2018(36).
【作者简介】
梁海鹏(1980~),男,汉族,河北井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组合图论。
冯俊艳(1980~),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李晓輝(198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