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革群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材料甚是丰富。本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针对其加以阐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重要性,以期全面弘扬我国民族优秀精神,进一步提高现代群众整体素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
文化本是社会现象,是历代人们长期创造且形成的智慧与产物。立足广义角度,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其中存在很多语言内容、科学内容、技术内容等。在中华文明演化之际,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国各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象征表现,极具民族特色。
1.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1.1追求统一与世代相传
自从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便形成了夏、商、周三个王朝,政治上逐步实行“分封诸侯”制度,为后续“大一统”做了铺垫。自从公元211年,秦王嬴政就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的首个“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致力打造国家统一局面”。由此一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很长时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1.2注重以人为本与人格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以此为基础处理各种问题,极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基调,这在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中,均有所体现。自古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均格外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在面临“人事”“天道”关系之际,普遍重视“尽力而为”“多加思索”「1」。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道德”,格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提倡人与人需要在相互合作中创造更多集体利益。
1.3中国民族文化历久弥新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便可发现其均有“延绵不断”等特征。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汲取了众多民族精华,充斥着饱满的生命力。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极具同化性、融合性。每当外族文化进入中原文化体系内,逐渐会染上汉元素特质,慢慢与汉文化相融,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部分。众所周知,我国文化色彩鲜明。当其他地域文化进入我国后,各种文化逐渐融合、碰撞,充斥着凝聚力及超国界的文化归属感。
2.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2.1有利于奠定现代文明基础
在我国文化体系内,孔孟文化、儒家文化等有一定地位。相比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区别甚大。西方文化更注重“真理”,中国文化讲究“求善”。在“求善”基础之上,倡导“天人合一”。恰恰就是因为如此胸怀、自强精神,练就了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态度与精神,为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注入了新香力量。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浓厚的德性文化,具有一定传承意义。纵观传统道德, “天人合一”思想以伦理道德为基础,为创建现代生态伦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思想素材。
2.2有利于推动现代经济发展
早在19世纪,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之风迅猛来袭,全球一体化脚步加快,我国文化、西方文化日益发生交流、融合。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但随着外来文化涌入,促使其与新文化高度融合,逐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添加了关键动力。目前,日本等国家的高速发展均处于中华传统文化辐射圈内,与中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与“缘分”。
2.3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来说,文化、经济、科技、军事等,均属于重要考察范围。考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之际,文化是重中之重,是促进当代社会顺利发展的思想基础、精神源泉。在民族复兴之时,经济发展之际,均需要有强大的文化体系加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具备自我更新能力,自从19上世纪中期,我国传统文化便缓缓转型,实现了现代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整合,成为推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助力我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3.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
综观人类文明史,中华文化以古老历史、辉煌成就、丰富内涵而举世闻名。然而,在近现代后,随着西方文明不断涌入,致使我国传统文化逐步暴露缺点与不足。在民族发展本能驱使下,民族文化变革刻不容缓。通过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变革规律,便可发现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需立足自己民族文化基础。为此,在当代中国与社會发展中,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3.1进一步认知民族与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如果不曾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是相当可悲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在国家发展的时候,均格外强调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是民族整体发展的关键前提。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及民族完全抛弃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终将失去发展动力。为此,为了民族与国家取得长足发展,需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现实意义。
3.2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发展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在传统文化发展之际,为我国民族精神奠定了根基,促使民族文化大力发展。即使不断遭受外来文化影响,但始终都没有削弱我国文化凝聚力。基于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关键纽带。
3.3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国现代化需立足现有国情及民族文化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切记不要照搬其它国家模式与经验。为此,需要理性审视与思考我国民族文化,寻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进而“有的放矢”地吸收精华,剔除糟粕,避免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及民族虚无主义窘境,促进现代社会及国家繁荣发展「2」。
结束语:总而言之,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文化,具有深厚渊源,汲取了人类文明成果、精神成果。立足各国文化之优势,势必会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耀眼光彩,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杰,于文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2]李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现代传承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20.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湖南省 怀化市 41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