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分析

2021-06-09 13:40孙中伟
当代医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孙中伟

(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手足创伤骨科,山东 枣庄 277300)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主要指距离桡腕关节面2~3 cm内的骨折,且伴随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桡骨关节不稳,腕关节功能出现障碍[1]。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较多,如闭合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尤其开放性手术,易损伤肌腱及腕关节功能[2-3]。由于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不利于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分析该术式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1.52±3.41)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8例,摔伤16例,高空坠落15例;AO分型:A3型13例,B3型24例,C型12例。观察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71.50±3.45)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0例,摔伤15例,高空坠落14例;AO分型:A3型15例,B3型21例,C型1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CT或X线确诊;均为闭合性骨折;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既往桡骨远端骨折史;存在手术禁忌史;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1.3 方法两组均实施手法复位固定术:患者取坐位,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患侧肩部向外稍微伸展,屈曲肘关节前臂旋前90°做对抗牵引,医生双手拇指并列于患者背侧握住住骨折远端,轻微弯双手食指握住骨折近端,其余手指握住鱼际穴位,维持3~5 min对抗牵引。修复轻度移位:用两拇指对掌侧进行挤按,上提双食指,屈腕用力纠正骨折掌侧成角,用力尺偏矫正尺偏角。重度移位修复:采用折顶法,充分牵引重叠移位,加大成角,用两拇指对掌侧进行挤按,上提双食指,掌屈尺偏。

1.3.1 对照组固定材料选用石膏,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固定腕关节背伸位或掌屈位,石膏固定后因无法调节松紧度,需多关注患肢肿胀、骨折移位等情况,必要时需更换石膏,固定4~8周。

1.3.2 观察组外固定材料选用小夹板,手法复位后,对前壁进行固定包扎,选4块前臂小夹板,夹板长度约大于腕关节2 cm,掌侧和外侧夹板近端略缩短3 cm。放置好夹板,用绷带进行包扎固定,松紧度根据手指颜色、肢体麻木感觉等情况调节。胸前悬吊4~8周。

1.4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骨折愈合时间,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出现骨痂即为骨折愈合。②采用日立阿洛卡DCS-60型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桡骨远端骨密度值。③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抽取患者4 mL静脉血,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两项骨代谢指标。④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y(GW)腕关节功能量表[4]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分别从残余畸形、主观、客观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分为0~21分,分数越低说明功能恢复越好。⑤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腕管综合征、畸形愈合、骨折移位、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56±2.1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3.2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0,P=0.000)。

2.2 两组骨密度、骨代谢及GW评分比较术前,两组骨密度、骨代谢及GW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及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P5b水平及GW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骨密度、骨代谢及GW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骨密度、骨代谢及GW评分比较(±s)

注:BALP,骨型碱性磷酸酶;TRAP5b,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GW,腕关节功能量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组别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骨密度(mg/cm3)0.61±0.06 0.62±0.07 0.759 0.450 0.85±0.16a 0.74±0.09a 4.194 0.000 BALP(U/L)15.47±4.35 15.52±4.64 0.055 0.956 18.67±4.03a 17.08±3.61a 2.057 0.042 TRAP5b(U/L)8.59±1.37 8.34±1.23 0.950 0.344 4.56±0.98a 5.84±0.91a 6.700 0.000 GW(分)18.21±2.21 17.77±2.14 1.001 0.319 3.48±0.67a 4.15±0.88a 4.240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肌肉萎缩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对照组发生畸形愈合1例,腕管综合征1例,骨折移位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肌肉萎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5,P=0.268)。

3 讨论

桡骨远端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受外力冲击时易发生骨折,使患者出现腕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等不良情况[4]。桡骨远端骨折的形态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方案也较多。由于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差,机体已产生退行性改变,部分手术(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预后并不理想,因此,多采用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其中石膏固定针对稳定型骨折固定效果较好,但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较为严重,若骨折端固定不当,易造成远期后遗症[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及骨代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GW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更利于预后,促进骨折愈合。分析原因为,用小夹板固定,保持骨折复位后稳定性的效果更好,可避免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移位,维持掌倾角与尺倾角的正确度数,通过周围肌肉中的韧带和筋膜来促进骨折恢复,并选择适宜长度的夹板,根据患者手指情况来调节松紧度,避免夹板过紧造成组织缺血,增强骨组织代谢,为肢体提供早期活动的空间,预防关节因长时间固定出现组织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进而实现早期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还可避免因骨折对位对线不正引起的疼痛[6-7]。因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骨质中矿物质及钙含量丢失,导致骨密度降低,因此,骨折复位后,尤其在72 h内患肢肿胀的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复位后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的难度[8]。石膏固位一旦定型后,松紧度无法调节,可能加重患肢肿胀,出现压迫性溃疡或张力性水泡,导致骨折端移位[9]。固定期间患肢也无法得到适当锻炼,因此,增加关节僵硬、粘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较好,促进骨密度改善及骨组织代谢,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