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军,赵书琪,马睿,张博,潘力超,孙瑜
(东北石油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由于化石燃料具有不可再生性,提高能源利用率、分布式能源的规模性开发、能量大规模储存等问题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1-4]。英国等欧洲国家最早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展开了研究,涉及多种能源间的协同、分布式能源并网、能源与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系统等诸多方面[5-6]。IES按其规模可分为跨区域级、区域级和园区级,通过能量耦合组件、能量集线器、能量路由器,统筹管理、协同规划冷、热、电、气等不同类型能源在生产、转换、销售等环节,实现能量梯度利用,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7-12]。随着能源改革理念的提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显著优势[11]。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RIES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献[13-15]针对分布式能源消纳、储能设备并网等问题进行研究:文献[13]在系统中增设电转气装置消纳风能,减低系统的弃风水平,评估经济效益;文献[14]侧重对新能源可靠性的研究,建立滚动模型和动态调整模型,验证了小时间尺度模型适应负荷变化的优越性;文献[15]针对光伏电池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区间线性规划,给出最优解区间。
在优化模型方面,文献[16-18]以经济最优为目标:文献[16]验证多目标RIES模型可有效减小燃气轮机容量配置,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文献[17]采用混合潮流计算方法比较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经济性;文献[18]建立效率最高、费用最低和排放3个优化模型,考虑不同分时电价策略下的最优运行方式。文献[19]针对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经济和环境效益为综合优化目标,对系统进行优化。文献[20-21]建立了IES动态优化模型:文献[20]提出两阶段多尺度滚动优化策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调整;文献[21]建立IES规划、优化的两阶段模型,验证了其可行性。
在优化算法方面,IES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等,求解器主要有MATLAB的Cplex工具箱、人工智能算法﹝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遗传算法、退火算法等﹞和LINGO商业软件等。文献[22]基于快速PSO算法,提出智能家庭能源优化控制策略,并与遗传算法优化结果对比;文献[23]基于混合线性规划的方法,使用Yalmip工具箱和Cplex工具箱对某省的RIES进行仿真分析;文献[24]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数据的历史回归模型,提出了潮流线性化方法;文献[25]基于内点法,提出电热耦合系统的最优能流处理方法;文献[26]采用贪婪-变邻域蛛网算法,计算全局最优解,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文献[27]提出改进遗传算法和非支配排序算法,采用密度估计和拥挤比较算子代替共享参数运算,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文献[28]对集中式算法、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以及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概述,通过算例比较三者的计算速度和精度。
综上所述,目前对RIES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并网和多目标优化等方面,人工智能算法成为国内外学者处理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模型复杂化,最优解维度增多,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存在收敛性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使用非线性权重策略对PSO算法进行改进,引入粒子浓度评价算子;建立RIES数学模型,以经济性、高效性和环保性为优化目标,通过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并通过此模型对算法进行检验。
RIES通过电力网、热力网、天然气网、输冷网[7]将系统中各个独立设备耦合起来,其能量流结构如图1所示,燃气轮机发电过程中,天然气的化学能未完全转化为电能,所产生的余热超过70%被余热锅炉回收进入热力管网,同时电锅炉、电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等设备统筹规划运行,实现能量梯度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29]。
图1 RIES能量流结构Fig.1 RIES energy flow structure
本文建立的RIES模型包括燃气轮机(gas turbine, GT)、吸收式制冷机(absorption chiller, AC)、余热锅炉(waste heat boiler, WHB)、电制冷机(electric chiller, EC)、电锅炉(electric boiler, EB)等能量转换设备,风电机组(wind turbine, WT)、光伏电源(photovoltaic, PV)等分布式能源,以及储电设备(energy storage, ES)、储热设备(heat storage, HS)等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
a)由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构成的热电联供装置的数学模型为:
(1)
QWHB=ηrecQGT,
(2)
(3)
式(1)—(3)中:QGT为燃气轮机总产热功率(kW);QWHB为余热锅炉的热回收功率(kW);PGT为燃气轮机的输出电功率(kW);VGT为天然气消耗量(m3);LNG为天然气低位热值(kWh/m3),取9.78 kWh/m3;ηe为燃气轮机发电效率;ηrec为燃气轮机的回热系数;ηL为热损失系数;h为设备运行时间(h)。
b)电锅炉模型为
QEB=ηEBPEB.
(4)
式中:PEB、QEB分别为电锅炉的输入功率(kW)和输出功率(kW);ηEB为电锅炉的电热转换效率。
c)吸收式制冷机和电制冷机模型为:
CAC=QACcAC,
(5)
CEC=PECcEC.
(6)
式(5)—(6)中:CAC、CEC分别为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的制冷功率(kW);QAC、PEC分别为制冷所需要的热功率(kW)和电功率(kW);cAC、cEC分别为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d)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模型为:
(7)
{θC}℃={θamd}℃+30{G}kW/m2.
(8)
式(7)—(8)中:PSTC为标准情况下的测试功率(kW);PPV为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kW);GAC为光照强度(W/m2);GSTC为测试条件光照强度(W/m2);K为功率温度系数,取-0.004 7;G为太阳辐射值(kW/m2);θC为电池温度(℃);θamd为外界环境温度(℃);θr为参考温度(℃),取25 ℃。
e)风能发电的输出功率模型为
(9)
式中:PWT为风力机组输出功率(kW);r为叶片半径(m);ρ为空气密度(kg/m3);cp为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v为空气流速(m/s)。
f)储能设备充放电是动态平衡过程,有储能、放能、停运3个状态,储能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其数学模型为:
(10)
(11)
式(10)—(11)中:将1 d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长度Δt=1 h,t表示当前时段,t+1表示下一时段;EES(t)为储电设备的储电量(kWh);PES,c(t)、PES,d(t)为储电设备充电、放电功率(kW);ηES,c、ηES,d为储电设备充电、放电效率;EHS(t)为储热设备的储热量(kWh);PHS,c(t)、PHS,d(t)为储热设备储热、放热功率(kW);ηHS,c、ηHS,d为储热设备储热、放热效率。
a)经济性由系统日收益表示,目标函数
F1=Wsell-(Wgas+WHS+WES+WE),
(12)
(13)
(14)
(15)
(16)
式(12)—(16)中:Wsell为售电热冷的营业额;Wq、Wc为日供热和供冷费用;Wgas、WE、WES、WHS为天然气费用、购电费用、储电设备运行费用、储热设备运行费用;Lp(t)为用户消耗的电负荷功率(kW);be为电网实时电价;bgrid为储热价格,一般由水泵耗电产生;b为储电设备单价;M为储电设备使用次数;CES为储电设备容量;PE(t)为电网购电功率。
b)环保性由CO2排放量表示,目标函数
(17)
式中:cgas为燃气轮机燃烧天然气对应的CO2排放系数,取220 g/kWh;cgird为电网购电对应的CO2排放系数,取877 g/kMh。
c)高效性由能源利用率表示,目标函数
(18)
Pout(t)=Lp(t)+Lq(t)+Lc(t),
(19)
(20)
式(18)—(20)中:Pin、Pout分别为RIES的输出功率(kW)和输入功率(kW);Lq(t)、Lc(t)分别为用户消耗的热、冷负荷功率(kW);Pgrid为电网购电功率(kW);ηgrid为我国电网发电平均效率。
RIES中冷热电负荷平衡条件及设备负荷约束关系为:
PGT(t)+PPV(t)+PWT(t)+Pgrid(t)+PES,d(t)=
PES,c(t)+PEB(t)+PEC(t)+Lp(t).
(21)
QWHB(t)+QEB(t)+QHS,d(t)=
QAC(t)+QHS,c(t)+Lq(t).
(22)
CAC(t)+CEC(t)=Lc(t).
(23)
系统中典型设备应考虑式(1)—(11)所示的出力关系约束,还需考虑式(24)所示的出力上下限约束及式(25)所示的稳定性约束:
(24)
(25)
式(24)—(25)中:Pi、Qi为设备i的电功率、热功率(kW);Pi.max、Pi.min分别为设备i的最大电功率、最小电功率(kW);Qi.max、Qi.min为设备i的最大热功率、最小热功率(kW);rGT为燃气轮机的最大爬坡速率。
2.1.1 隶属度函数
本文通过隶属度函数将目标函数分别进行归一化、线性叠加,从而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再借助单目标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函数最优解。
隶属度函数模型尚未明确定义,由使用者根据数学模型自行设定,经济性、高效性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模型如式(26)所示,环保性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模型如式(27)所示:
(26)
(27)
式(26)—(27)中:Ai为目标函数的隶属度,其中A1为偏大型,A2为偏小型;fi为第i个指标的目标函数;fi.min、fi.max为第i个目标的隶属度函数临界点,视Fi的范围而定。
2.1.2 层次分析法
由于经济性、环保性和高效性指标之间关系较为复杂,选择决策系数时,容易因为主观性过强导致优化调度结果不合理,故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权重系数[30]。决策分析法是在深入分析各个复杂决策问题的影响因素基础上,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决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用1—9的整数aij表示;
b)两两比较指标的重要性,形成判别矩阵
(28)
式中:D为判别矩阵;ai、aj表示第i、j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c)求解判别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并进行如式(29)所示的一致性校验,满足条件后,将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权重系数。
(29)
式中:λmax为矩阵最大特征根;β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与判别矩阵维度n有关;βCI为一致性指标;βCR为一致性比例,一般认为其小于0.1时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
由于本文选择的高效性指标为能源利用率,与经济性有交叉,故得到指标权重后,对高效性和经济性指标引入重合系数,再对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本文的重合系数取0.65。最后,得到综合目标
F=ε1A1(f1)+ε2A2(f2)+ε3A3(f3).
(30)
式中εi为各目标的权重系数。
2.2.1 非线性权重系数
PSO算法将在空间中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类比成鸟类觅食的过程,粒子每一轮搜捕结束后,粒子按照特定规律向已有的最优解移动,同时个体最优解不断更新,从而完成最优解的求解过程。
传统PSO算法中,权重系数为常数或线性变化,本文使用如式(31)所示的非线性惯性权重w[31],可以使粒子在搜捕初期保持较大惯性,有利于全局搜索,后期缓慢靠近最优解,避免求解轨迹在最优解附近振荡,从而提高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陷入全局最优解,并提高收敛速度。
(31)
式中:k为控制因子,影响惯性权重变化趋势,本文取k=5;wstart、wend为迭代起始和终止时的惯性权重,通常取1和0;g为本轮迭代次数;gm为最大迭代次数。
2.2.2 粒子浓度评价算子
免疫算法中,抗体浓度过高代表可行解在某一区域内集中,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抗体浓度评价算子能识别相似度较高的可行解,并适当对其进行抑制,从而提高可行解的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类比抗体浓度评价算子,引入如式(32)所示的粒子浓度评价算子,协同考虑亲和度函数与适应度函数,从而提高粒子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32)
(33)
式(32)—(33)中:pi、pj为粒子i、j的位置,i,j=1,2,…,N,N为粒子总数;d(i)为粒子i的亲密度;S(i,j)表示粒子i和j是否密集,1为密集,0为不密集;δs为将2个粒子视为密集的最大距离。
单次迭代的流程如图2所示。在求得粒子适应度函数后,计算粒子亲密度函数,将适应度函数的结果减去该粒子的亲密度,作为新的适应度,对粒子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本次迭代中考虑亲密度情况下的最优解,更新粒子,进入下一次迭代。粒子浓度算子相当于给PSO算法引入1个浓度罚函数,降低粒子向浓度过大的方向运动的速度。
图2 单次迭代流程Fig.2 Single iteration flow chart
迭代50次后,粒子基本聚集在最优解附近,亲密度函数的引入不利于粒子精确地寻找最优解,因此在计算新的适应度时,采用如式(34)所示的线性递减权重,得到新的粒子适应度如式(35)所示:
(34)
Hden.i(x)=Hi(x)-ρ(x)d(i).
(35)
式(34)—(35)中:x为本轮迭代次数;xm为迭代总数;ρ(x)为第x次迭代时的亲密度函数权重;Hi为第i个粒子的适应度;Hden.i为考虑粒子浓度后的第i个粒子的适应度。
fmincon函数为MATLAB中自带的非线性规划函数,可求解非线性问题的最优解。本文基于MATLAB R2019a,设置fmincon函数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使得每输入1组储能设备出力矩阵,即可得到此储能设备运行方式下的最优解。将此非线性优化作为PSO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以储能设备出力作为自变量,求解储能设备的最佳运行方式。最后,将储能设备最佳出力代入fmincon函数,求解其他设备最佳出力方式和系统综合指标。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改进PSO算法流程Fig.3 Improved PSO flowchart
本文选取的典型RIES设备组成如下:1台最大功率5 MW的燃气轮机,1台最大功率3 MW的余热锅炉,5台最大功率600 kW的电锅炉,4台最大功率200 kW的电制冷机,4台最大功率200 kW的吸收式制冷机,1台最大出力500 kW的风电机组和1台最大出力300 kW的太阳能电池组,3台最大容量500 kWh的蓄电池和3台最大容量500 kWh的蓄热设备。相同设备之间均匀出力,与电网并网运行,可以从电网购电,但不可以向电网售电。算例参数如图4所示。
图4 算例参数Fig.4 Calculation parameters
求解上述算例时,改进前后PSO算法的适应度曲线如图5所示,收敛速度可由达到最佳适应度时的迭代次数体现,全局适应性由最佳适应度体现。改进后,迭代300次后的适应度明显高于改进前,且依然保持较好的收敛性,迭代75次时接近最优解,故该改进PSO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全局适应性。
图5 PSO算法适应度Fig.5 Fitness of PSO algorithm
系统各个设备出力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设备出力情况Fig.6 Equipment output
a)储能设备运行情况:09:00—20:00,储电设备处于充电状态;21:00—次日09:00,储电设备处于放电状态;01:00—10:00,储热设备处于放热状态;11:00—24:00,储热设备处于吸热状态。
b)电负荷供应:01:00—06:00,系统从电网购电;07:00—24:00,燃气轮机出力提供电能。
c)热负荷供应:01:00—09:00,电锅炉出力较多;07:00—21:00,热量主要由余热锅炉吸收的燃气轮机余热供应。
将RIES模型分别进行经济性、环保性和高效性单目标优化,运行结果与多目标优化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时,CO2排放量和能源利用率2项指标较多目标优化时有明显差距,满意度最低,说明经济性最佳将以环保性和高效性差为代价。同时,环保性和节能性指标的CO2排放量和能源利用率指标均较好,但日收益明显降低。多目标优化综合考虑经济、环保、高效等因素,满意度为0.961,明显高于单目标优化,说明多目标优化方案能满足消费者及供电公司的多维度需求。
表1 优化结果对比Tab.1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results
本文对传统PSO算法进行改进,使用非线性权重系数,引入粒子浓度评价算子,提出了针对维数较多的PSO算法的改进方法。通过RIES多目标优化算例对算法改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增强粒子的全局搜索能力,对于维数较大的算例,可有效提高算法全局适应性,且收敛速度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此外,算例结果表明,仅考虑单一目标的IES优化满意度较差,通过层次分析法合理调节系统经济性、环保性和高效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