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柏林,李家莲,潘喆,王美莲,全丽霞,张静,经维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多个国家指南[1-3]及我国专家共识推荐的首选透析通路[4]。据报道,MHD患者中因血管通路并发症住院比例高达15%~20%[5],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瘘狭窄、血流量不足以及透析不充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成为动静脉内瘘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
PTA参照球囊的工作压力和爆破压力,扩张程序可反复进行,尽可能至狭窄消除。该技术创伤小、效果好,术后依然能保持内瘘解剖的完整性,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原有的内瘘,最大限度保护了血透患者的血管资源[6-7]。而PTA术后动静脉内瘘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需结合患者PTA术后内瘘的临床表现,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穿刺方向,采取合理的穿刺方法,避免穿刺损伤和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行PTA术后的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可视化B超引导及传统常规穿刺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比较探讨两组穿刺效果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行内瘘术后的患者连续入组120例,术后当天或次日即可穿刺内瘘行透析治疗,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
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签署同意书,患者意识清楚,认知能力正常,无感知障碍。
排除标准: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年龄小于18岁或者大于60岁,存在精神或者认知障碍而无法配合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例,接受可视化B超下穿刺;对照组60例,接受传统穿刺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可视化B超引导穿刺,具体方法如下。
1.2.1.1 仪器和材料 ①仪器物品准备:可视化B超引导穿刺组使用美国索诺声便携式彩超 M-Turbo,HBL38探头(频率为~13 MHz),无菌超声凝胶,内瘘穿刺护理包。②操作者:经过B超引导穿刺技术的相关专业培训的,有血液透析穿刺3年以上穿刺内瘘经验的护士,具备相关的超声知识,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对PTA术后内瘘进行可视化B超引导穿刺。③内瘘穿刺针准备:17号内瘘穿刺针。
1.2.1.2 具体方法 ①PTA术后患者,平卧,内瘘侧手臂伸直外展,手掌心朝上充分暴露穿刺部位;②将超声机器推至操作者侧,调整合适位置,经过B超引导穿刺技术的相关专业培训合格的穿刺护士使用便携式彩超。判断内瘘血管情况,内瘘血管皮下深度、走向、内径变化,避开PTA扩张的位置,选择好穿刺部位;③使用碘伏棉签消毒已选定的穿刺部位,消毒直径为5 cm以上,扎止血带,将B超探头均匀涂抹超声凝胶,探头套好无菌手套或者护理包内的薄膜手套,再次碘伏消毒探头手套包裹处,左手持B超探头,点击mode M键,可将探头mark点与穿刺血管部位保持在超声影像的中央位置,采用平面外技术(out-of-plane),右手持内瘘穿刺针在B超探头与皮肤交界的中间位置进针,如果内瘘针进入到血管内,可在超声影像见到亮点影像,同时可见穿刺针内有回血现象,此时根据影像提示,降低进针角度,持续进针至血管腔中央。④统一采用蝶形交叉法,胶布固定穿刺针。静脉段打针穿刺完毕,内瘘动脉段穿刺同上。
1.2.2 对照组
接受常规穿刺。PTA术后动静脉内瘘,护士采用常规触摸血管弹性,根据经验判断选择血管穿刺部位,使用消毒液消毒3遍;手持内瘘穿刺针穿刺,观察到回血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再进针。统一采用蝶形交叉法,胶布固定穿刺针。静脉段打针穿刺完毕,内瘘动脉段穿刺同上。
1.3.1 指标收集
观察并记录两组PTA术后患者初期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内瘘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穿刺处渗血、皮下血肿、穿刺点硬结的现象;误穿动脉及因穿刺引起的继发感染征象:红肿、皮肤破溃、脓性分泌物以及移植物裸露。
1.3.2 穿刺成功标准
PTA术后患者的前3次穿刺定为初期穿刺,内瘘术后血管经过一个扩张的过程,普遍较前脆弱,需要一个休整的过程。PTA术后患者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针尖进入皮肤再进入血管,未做反复穿刺调整,一次性穿刺成功;充足的血流量,透析时血流量可达180 ml/min;压力监测值在正常范围内,静脉压监测在80~200 mmHg(1 mmHg=0.133 kPa);内瘘穿刺处无渗血和肿胀。以上4条同时具备才能确定为穿刺成功。
1.3.3 内瘘穿刺相关并发症评估标准
穿刺点有渗血且直径大于2 mm为出现穿刺并发症并记录;皮下血肿表现为动脉或静脉穿刺时皮下有较多血液淤积、皮下肿胀大于1 cm;穿刺点硬结表现为局部明显隆起或呈瘤状,直径1.5 cm以上。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中的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或者四分位数描述;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分布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PTA术后内瘘内径(3~5 mm),等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初期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相关并发症:穿刺点硬结、穿刺处渗血、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误穿动脉及因穿刺引起的继发感染的现象,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穿刺相关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重要治疗方法,建立稳定良好的血管通路是MHD完成的前提。动静脉内瘘是目前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是各种原因导致内瘘狭窄,血流量不足,透析不充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PTA已成为动静脉内瘘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4]。
随着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由糖尿病、高血压所致的肾衰长期行血透患者基数日趋庞大,糖尿病会导致肾微血管系统的破坏[8-9],以及受到血管钙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内瘘穿刺及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两组患者中各有约60%的患者会有长段血管进行扩张,行内瘘PTA手术后的可穿刺段的血管更有限,初期穿刺建议避开球囊扩张的部位,选择血管扩张处的上方或下方2~3 cm处[6],更有利于内瘘的保护,避免过早穿刺再次狭窄;指导患者对内瘘的保护,内瘘侧手臂避免测血压、提重物等。
综上所述,PTA术后内瘘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既往常规经验性判断穿刺内瘘,仅凭护士经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增加了穿刺难度和一次性穿刺失败率,如果穿刺时造成肿胀、穿刺部位有偏差导致血流量不够等现象,无法进行透析,就势必造成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的穿刺损伤需要停用内瘘待其恢复,此时需要留置导管过渡,不可避免会增加导管相应并发症,更严重的穿刺损伤会导致内瘘失去功能[10-11],甚至威胁生命。既往常规经验性判断穿刺内瘘渗血、穿刺点硬结、皮下血肿发生率高的原因,除了是内瘘血管弹性差、血管内膜增生等问题[12-13],还有一个原因是,穿刺护士为了保证穿刺成功率,部分选择原点穿刺,导致针口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针眼处渗血发生率高。
可视化B超引导下穿刺球囊扩张术后动静脉内瘘的使用,与常规穿刺方法比较,穿刺前检查评估内瘘血管距皮深度、走向、内径等情况[14-16],可视化又进一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成功率及安全性,增强了穿刺护士的自信心,有充足的安全感,降低球囊扩张术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的部分并发症。同时,B超下穿刺需要双人配合,一人使用B超显影,另外一人在皮肤准备后,沿进针方向拉紧患者皮肤穿刺血管,以减轻患者痛苦。由于B超下可视化穿刺的操作时间和人力相比传统穿刺会稍微多一点,在护理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非疑难血管时仍使用常规穿刺方法。但从长远效果看,面对复杂疑难PTA术后的内瘘,极大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相比常规盲穿减少了操作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因内瘘损伤引起的进一步治疗费用。
目前,我院行内瘘PTA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可视化B超引导穿刺内瘘是护士的一个指导操作的手段,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术后当天或次日穿刺血管进行血透,判定PTA术后血管效果能达到理想流量进行透析后,返回本地医院继续透析。PTA术后患者对痛觉敏感,处于紧张状态,使用B超可视化穿刺可增强患者的信心。本血液净化区护士对PTA术后内瘘初期穿刺成功后,拍摄照片,并制作内瘘血管穿刺示意图[17],便于指导基层医院护士穿刺PTA术后内瘘,给予一个长远的内瘘血管保护计划。
总之,医护人员应明确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操作规程,防止感染的发生[18],学习探索有关操作的新进展,不断提高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能力;使用可视化B超引导下穿刺PTA术后内瘘,减轻患者痛苦。制定B超下穿刺内瘘操作流程,不仅可以在PTA术后内瘘使用,还可以应用于疑难复杂内瘘血管穿刺以及临时动脉穿刺,帮助改进临床穿刺技术,提高护理诊疗质量,有效预防PTA术后内瘘穿刺相关近期部分并发症,延长PTA术后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安全穿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