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表格,让阅读策略落地生根

2021-05-30 10:48朱文述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竹节段落自然段

朱文述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一个特殊的阅读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何谓“阅读策略”?就是指为了达成某一阅读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材从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上册,依次安排了“预测”“批注”“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四种阅读策略。与普通的阅读单元不同,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主要聚焦某一阅读策略,从“学”到“用”,脉络清晰。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表格这个“助手”,帮助学生明晰阅读策略,合理使用阅读方法,总结学习过程。以下内容就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摘录语句式表格,让感知课文触手可及

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中,通常有一个或几个提纲挈领的句子,如过渡句、中心句等,找到它们,会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科学、严谨的笔触阐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文章篇幅较长,语言表达不如写景叙事类的文章那么通俗易懂,这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不小的障碍。

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批注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先浏览课文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段落;再找出每个自然段中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张摘录语句式表格,学生在浏览课文时,即时用笔将相关段落中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或概括出来,填入表格。教学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在课文第1~2自然段旁边有两个批注,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与“宇宙生命之谜”无关的内容就不要精读,浏览一下就行。

生:我知道了可以找到段落中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

师:浏览全文,文章围绕着“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找出相关段落中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填在表格中。

摘录的句子都是段落的中心句,填表的过程也是寻找中心句的过程。课文在开头提出疑问“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接着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太阳系中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最后表明人类还将继续探索这个谜。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持续探索”的顺序来写,结构非常清晰。学生通过摘录语句完成表格,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的精读打好基础。

这样摘录语句式的表格还可以运用于其他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中。如五上《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文中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中心句,摘录这些语句完成表格,就能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二、提取加工式表格,让课文梳理轻而易举

为梳理课文脉络,学生可以从文章或段落中提取相关信息,如关键词句,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将有用的信息内化。

《竹节人》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语言生动有趣,内容引人入胜。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前的导语部分直接点明了“有目的的阅读”这一阅读策略,同时给出了三个阅读任务。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第一个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即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做竹节人、怎么玩竹节人。这是一个指向复述的任务。

为完成这个阅读任务,学生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如何“仔细读”呢?教师可设计两张表格,要求学生在相关段落中圈画关键词,填入表格,并根据表格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教学过程如下:

(一)怎么制作竹节人

师:这么好玩的竹节人到底怎么做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文中哪一段写了如何制作竹节人?

生:第3自然段。

师:要制作一个玩具需要材料,在第3段中圈画竹节人的制作材料。(生圈画:毛笔杆、纳鞋底的线)

师:一份玩具制作指南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生:制作工具、制作步骤。

师:从第3自然段中圈画关键词填入表格。

师:制作竹节人时,分了哪几个步骤?圈出制作竹节人的动词,结合课文和书中插图,想象制作过程,说说制作步骤,再填入表格。

(二)怎么玩竹节人

师:竹节人做好了,该怎么玩?文中第8~9自然段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请同学们圈画出关键词语,填入表格,再借助表格内容说一说怎么玩竹节人。

生: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一拉紧,竹节人就站成壮士模样;把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动起来;把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是搏斗。

学生在完成这个阅读任务时很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在填写表格之前,笔者尝试让学生只阅读第8~9自然段,然后说一说怎么玩竹节人,学生在复述时用了文章中的原句,更像是重复文章内容而不是复述。所以笔者改变了教学方式,采用了表格。

根据阅读任务,借助这两张表格,学生在相关段落中圈出关键词,再用自己的话将表格中的内容说一说。表格的运用,将段落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复述,是对信息的整理、组织、再加工。

此类提取加工式表格还可以运用到其他课文中,并不局限于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如在四上《盘古开天地》一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描写天地被分开的过程,思考:天地有什么变化,盘古的什么动作让天地有了变化?教师设计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圈出天地变化的词语和盘古的动作,填入表格中。盘古的动作和天地的变化是一一对应的,学生看着表格就能有条理地复述盘古开天地的经过。表格设计如下图:

三、归纳总结式表格,让综合运用成效显现

从学到用,是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的总体思路。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习阅读策略,在自读课文中综合运用。在这时,表格也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

《故宫博物院》由四则材料组成,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有重修太和门的故事,以及来自官方网站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这些材料中,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提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前导语部分提出了两个阅读目的:一是设计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二是选择一两个景点作讲解。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学习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独立运用“有目的的阅读”这一阅读策略的能力。

学生自读前,教师可以提供一张表格,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记录阅读时选择的阅读材料、运用的阅读方法、设计理由,并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写下来,以便课上交流。详见下表:

表格在阅读策略单元的运用,贯穿了从学到练的过程,有很强的教学辅助功能。一张张条理清晰的表格,既是一种组织整理信息的手段,又是一种可视化交流模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复述课文、检验策略的运用上均发挥了它独有的作用。

四、对比衬托式表格,让群文阅读清晰可辨

在教学中,表格还有多种形式的呈现。在学习说理文时,使用对比式表格,比较事例的异同,可以感受不同事例在说明一个道理时的作用。如六下的《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都可以用这样的对比式表格组织教学。

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比较两小儿不同的观点和论据,从中可以得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结论的道理。表格设计如下:

把表格引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运用表格学习,不仅可以使语文学习更有逻辑性,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語文素养。但不可忽视的是,笔者所呈现的研究结果,表格的运用多出现在较为理性、逻辑性较强的说理文、科普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上,在较为感性的抒情文章中是否也可以尝试使用表格,将为笔者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猜你喜欢
竹节段落自然段
一次有趣的竹节人大战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秋天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美丽的秋天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