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生
小学生说作文感到“没东西可写”,是奇怪的事,在这个时段,往往不是他没东西可写,有可能是他感觉到有一种力量不希望他把看到的事物全写出来——“判断”和“选择”过早地出现在学习中了。老师希望学生写点“有意义”的事,可是儿童刚刚“开蒙”,经历有限,硬要他讲意义,他只好模仿学舌。如果得到肯定,那他就渐渐明白:他的真实生活不可靠,常常没有意义;作文要会“编”,“编出来的生活和感情”能得到肯定。这样的学习能有什么愉快?
我坚持这样的认识—— 作文,不要让小学生为难,老师要想方设法,先让他能真实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在起始阶段,必须保证他的“路”通畅,让他的思想情感能自然地流淌。
我在教学中也曾遇到过学生“我不知道怎样写”“我不会组织材料”的问题。我几乎没有犹豫地对学生说:“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全写在纸上,想到什么写什么;先写出来再说。”有老师的这句话,学生真的把“看到的”“想到的”全排列在稿纸上了,我认为很好,鼓励他“就这样写”—— 对初二的学生,老师难道一点要求也不讲?是的,因为如果坚持讲要求,他就“倒不出来”,先让他倒出来,全摊在你面前,他就可以慢慢整理了:开头太长了,废话多,全删了;有两个段落不太重要;这里的一件事说岔了;这几句话顺序不对,要调整一下……我对学生说的是:“不要急,慢慢来;删除的内容很可能成为另一篇作文的内容;重读一下调整的段落,感觉是不是好一些?宁可短些,句子要干净……”
我不止一次地鼓励学生“先写出来”,同时我也想到,这个学生很可能此前已被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搞怕了。只有让他消除恐惧,才有可能获得表达的自由。我甚至在高中教学中也曾让部分学生“先写出来再说”。
为什么非要跟小学生谈“构思”“立意”“谋篇布局”?明明他的作文连“能写什么”都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后退一步,先让他写出来?不就是担心小学生写错什么,或是写不好吗?可是,他是小学生,他正在学,谁要是总想让他“写对”,谁就是犯傻。20世纪80年代,有个高中生在作文中回忆小学语文老师,谈到小学五年级时作文写“争吵胜利”,语文老师批改给了85分,但评语只有一句话:“那位同学不回嘴,不一定是认输,也许是感到吵架不文明。”—— 那位老师给作文85分,很可能是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场面写得生动,不可能是鼓励写吵架;那位语文老师有智慧,循循善誘,因势利导。那句评语,不是一直跟着学生走到高中了吗?这就是“教育”。如果因为小学生作文写了吵架,就认为不合适,格调低下,批评一通,学生的认识反而不容易提高。那名学生小学时的一次作文经历,让他想到了各种“可能性”,他记住了老师的评语,多了一份生活经验。
如果连“吵架”也可以写,那还有什么不能写的?作文即生活,小学生知道绝大多数所见所闻都可以写出来,然后他才有比较,开始琢磨“写什么更有意思”,这就“入门”了。有些学生的“记事本”,起先是“见什么记什么”,渐渐地,记的内容比较“有意思”了,变短了,甚至像暗语,像符号了,因为他思虑逐渐成熟;这个记事本是他的照相机、录音机,是他的杂感录,是他的百宝箱,他能从里面的一行字拉出一个故事,能从上面的一件事类比联想出许多事,拉成一个主题……最重要的教学,是让学生明白:什么都可以写。
小学生作文如果写错了什么话,写了什么不得体的内容,老师千万不要在课堂上羞辱学生,更不能点学生的名。恰当的方式,是悄悄地和学生打个招呼,或是不动声色地暗示学生。我反对随意公开小学生的作文,建议老师们在讲评作文时,先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某某同学,你的作文写得很好,你愿意读一下自己的作文吗?”“某某同学,今天的语文课我要介绍一下你的作文,你觉得可以吗?” 尊重学生,培育他们对个人表达负责的意识,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在语文老师那里可以自由言说,写错了不要紧,有老师保护,我认为这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