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情境 优化化学课堂

2021-05-30 17:08王丽冰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化学课堂生活情境初中化学

王丽冰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能降低学生学习陌生感,提升化学学习兴趣,更好的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顺利达成.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化学课堂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活情境;化学课堂;优化;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35-0098-02

初中化学教学中为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其中借助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做一个有心之人,结合教学内容,积极联系学生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加深学生印象,牢固掌握所学化学知识.

一、借助生活情境优化氧气内容的教学

“氧气”是初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节知识.该节知识中学生需要掌握氧气的物理、化學性质、化合反应的概念等内容,知识点相对较多,死记硬背难以使学生有效地记忆与掌握.考虑到学生喜欢观看电视剧并且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医生抢救病人的电视剧片段.从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医生在抢救病人时会给病人戴上一个面罩,帮助病人呼吸.课堂上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回顾观看的视频,思考面罩的导管和什么连接在一起?(2)面罩中的气体有颜色吗,你知道是什么气体吗?(3)为什么要给病人呼吸这一气体该气体以及有哪些作用与性质?

学生回顾观看的视频可以看到面罩的导管从一个蓝色的钢瓶中引出.表明这一蓝色的钢瓶储存的病人呼吸需要的气体.该气体无色,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推断出病人从面罩中呼吸的气体正是O2.当学生正确的回答上述问题后,课堂上注重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而后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O2.很多学生只知道氧气能够维持人的呼吸,对于氧气的其他性质不够了解.借助问题(3)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上为其演示课本中实验2-2、实验2-3、实验2-4,并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总结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响应号召,总结相关实验现象,表示反应过程,对氧气的化学性质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课堂上从氧气的作用切入创设生活情境,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好地掌握了氧气的储存、化学性质、作用等.

二、借助生活情境优化CO2内容的教学

“二氧化碳”是碳的主要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又一重要物质.二氧化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应注重借助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可准备一瓶雪碧,先让学生观看雪碧中的液体.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而后用手不断地摇晃雪碧瓶,迅速地将雪碧的瓶盖拧开,学生可以看到雪碧从瓶中喷涌而出,并且雪碧瓶中出现很多向上运动的小气泡.结合这一有趣的生活情境向学生提问如下问题:(1)雪碧瓶中的小气泡是什么气体?(2)上述情境体现了气体的什么性质?(3)你还知道该气体哪些另外的性质,该气体给生态环境能够造成什么影响?

课堂上要求学生回顾“CO2的制取”内容中“检验CO2”的相关操作,要求学生探究雪碧中产生的气体是否为CO2.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找到了探究的方案.将雪碧瓶子和导管连接,而后将导体通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摇晃雪碧瓶子.雪碧中产生的气体会进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判断出雪碧瓶中的小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因未摇晃前雪碧并未产生小气泡,摇晃后出现大量的气泡,可知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同时课堂上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其他情境,分析二氧化碳还具备哪些性质.部分学生联系生活中见到的CO2灭火器,得出CO2能够灭火的性质.同时,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以往知识储备,知道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因此其能够导致环境温度的升高.

很多学生平时喝雪碧时都会有上述经历.课堂上通过向学生展示雪碧产生气泡的情境,而后引导学生探究气泡的本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CO2的热情,整个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泼.

三、借助生活情境优化溶解度内容教学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该概念本身不难记忆,但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教学中为使学生对该概念有个深入的认识,课堂上应注重生活情境,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其学习的自信.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课堂上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做饭的情境,而后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思考:(1)水能溶解食盐,那么是不是一定量的水能够无限地溶解食盐呢?(2)食盐溶解的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某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多少有哪些现实的意义?

课堂上先预留一定的空白时间要求学生思考,而后为学生做食盐的溶解实验.刚开始向烧杯中加入食盐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消失,继续加入搅拌后食盐仍能够消失.告知学生这样能够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液体,即为某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随着食盐的不断加入,学生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残留有食盐,无论怎样使用玻璃棒搅动,食盐仍不消失.表明食盐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当液体无法再溶解某种物质时则称为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根据添加食盐的多少大致判断出添加食盐的量,而后加热食盐的饱和溶液至其沸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食盐的溶解变化情况.学生看到在常温下未溶解的食盐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地溶解,由此可以看出,温度对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中通过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能够迅速联系到自身的生活经历,增加了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结合相关的演示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物质溶解度影响因素的认识与理解.    四、借助生活情境优化实验内容的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巩固其所学实验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应借助生活情境进行实验内容的教学.课堂上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母亲做馒头的过程,询问学生在馒头中添加哪些物质,可使蒸得的馒头比较松软、可口.一些有心的学生知道需要在和面时加入小苏打.课堂上要求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小苏打究竟是什么物质?(2)它有哪些性质?(3)它是怎样让馒头变得蓬松的?要求学生自选实验器材進行探究.

通过认真阅读小苏打的说明书得知小苏打的成分为NaCO3.而后要求学生围绕小苏打加热发生的化学变化开展探究活动,探寻蒸馒头蓬松的本质.课堂上要求学生2人一组做相关的探究实验.学生联系所学的实验知识进行积极的探讨,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而后使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小苏打,结果发现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断定产生的气体为CO2.课堂上给学生针对性的引导,最终学生写出了小苏打加热后的化学方程式2NaCO3 △ Na2CO3+CO2↑+2O.根据这一反应学生找到了馒头蓬松的原因,即NaCO3会产生CO2,形成大量气泡.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学生经过积极地动脑、动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探究过程,使得其实验探究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生活中蕴含有很多的初中化学知识.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加深其印象的同时,使其更好地把握化学知识本质,为其牢固掌握、灵活应用所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圣昌.在初中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初探[J].广西教育,2021(13):41-42.

[2]杨林林.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234-235.

[3]马爱梅.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探讨[J].家长,2021(21):110-111.

[4]闫亮亮.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体验策略探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1(05):126.

[5]吕锋华.关于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3):73.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化学课堂生活情境初中化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如何让化学史在化学课堂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