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方面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方针和方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应以语言为载体,首先实现教师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对作品的文字与语言的学习,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的策略,在高中学段不仅应要求学生诵读,还应反复涵咏、应用,以培养审美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广泛的整体性阅读,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发展出初步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教育;语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理念,并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与要求。核心素养指向的是人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科育人价值所集中体现出来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作为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维,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1]这也明确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所谓审美教育,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社会等多种美的形态,唤起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与品质,以达到陶情冶性、美化人生的目的。
一、语文审美教育的载体是语言
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审美实践。区别于别的审美教育以艺术为主要手段,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则是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语文课程学习。在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2]这就标明了语文审美教育功能与任务的实现,是以语言为载体的。
涵咏语言、文字的美,是中小学各学段的语文审美教育的共有之义。然而,根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版)》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是识字、写字,养成阅读习惯,能初步写作。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结构美、音韵美、书写形式和初步理解语句内涵等初步的审美感知,为下一学段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样是通过语言学习来进行审美教育,因为高中生阅历增长,课内课外阅读与写作经验的积累,高中课程结构等等方面的不同,所以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更须“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3]。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语言学习来渗透。这样一来,围绕语文审美教育的要素与实施的策略,都与语言有关。
(一)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激发审美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要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内在与外在的审美修养,对语文教师来说,尤其如此。语文教师的审美修养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其自身的外在形象和教学语言,而能对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又非教学语言莫属。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主要指口头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审美化,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要具备最基本的语言内容上准确、恰当的特点外,还要尽可能地生动活泼、优美典雅,有音韵美,是诗化的语言。诗化语言避免了呆板、僵化,体现了审美的个性化,通过营造氛围,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看待文本,激发他们的审美动机和审美情感。如笔者对杜甫《登高》一诗的教学导入语的设计:“……一位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走来。他,多种疾病缠于一身,已经是右臂偏枯耳半聋。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正行走在生命的秋天。他遠离家乡,孤独地在外漂泊。重阳节,他登上高处,面对万里江天,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段导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达到了“未挑琴心先有意”的效果。
(二)涵咏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审美情感
语言,既是审美教育的载体,同时也是审美的对象。语言是人类思想、人文内容的外化。中小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覆盖面极广,涉及美的各个层面与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也有艺术美、形式美,还有人情美、人性美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美与审美价值,统一在作品的语言中。学生浸染在这些优秀的、经典的著作中,既学习了语言的格式与规范,也接受了人类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品格。所以,不论是体会诗词散文的情感,还是体味其意境,都是通过对语言的涵咏完成的。如《荷塘月色》一文,融情于景,意境深远。它的语言细腻婉转,给人以美感,尤其是在叠词的运用上,精巧传神,如:“田田”与“亭亭”,写出了荷叶生长的绵密与身姿的优美;“缕缕”,传达了荷香沁人心脾的温馨;“脉脉”,传神地赋予了流水多情的风姿与情致。
这些独特的词语、语句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首先在于作者在创作之时准确地捕捉并描摹出了审美对象的情态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作为鉴赏者,学生透过它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结合自己的体验,又经过想象还原,最终与作者的情感连接,从而引发审美情感。当然,涵咏语言的形式与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用分析代替学生自己的体悟,需要让学生反复“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读、品、悟、思,循环往复,达到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转换与融合,做到外与内的统一,才能品味到作品的韵味。
(三)由课内到课外,进行广泛的语言训练——发展审美创造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作为艺术,它的美的力量在于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的显现。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具有两极,即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本义,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4]所以,不仅要学习课内的单篇作品,同时也要有课外的整体性阅读,包括影视文学、戏剧文学;阅读中不单单能获得审美情感,还要让学生深入到审美对象的内部,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的创作意图,并与作品和作者进行审美观照。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把学生的审美鉴赏提高到一定的理性高度,才能使学生产生深沉稳定的审美判断力。读完《西游记》,要让学生认识到,它不只是一个磨难与成功的故事,还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有关人的救赎、选择、成长或担当的历史;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中充满着成长的悖论;《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尽管不是完全的好人,但透过他们,我们也能看到人性中的美好……这些就要求学生要懂得一些文学创作的技巧,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技巧,它包括语言修辞、句式运用、表现手法、形象塑造等,了解作者是如何艺术地创造出这些审美形象的。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文本的充分感受、深入体验,学生内在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想认识,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的成长。当然,教师更应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审美鉴赏与思考的结果,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并做审美心得交流,进一步锤炼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总之,围绕语言的审美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的人”。
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尽管可以形式多样,但它不能脱离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自身有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不局限于对作品词句篇章的分析,而是着眼于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特定关系,围绕语言来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并逐渐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语文教育教学与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4]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黄国良,安徽省太湖中学教师)
[责编: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