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王正惠
【摘要】线上家园联动成为疫情下幼儿园应对现实困境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疫情期间家园在线合作效果甚微、合作内容定位不清晰、教师家长角色固化等不足,探索开发在线家园合作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家园合力共育等多方面支撑,确保在线家园合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在线新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11-0050-04
【作者简介】杨慧(1991-),女,山西五台人,四川绵阳师范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王正惠(1979-),女,四川仪陇人,四川绵阳师范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给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冲击着原有的学校运行方式。学习场域的变化迫使家长承担起幼儿学习陪伴、监督的主要责任,被赋予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家长们如何做到得心应手?家长如何依据幼儿已有的认知力和理解力进行教育教导?家园合作能否成为一种新常态来助推在线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些都是幼儿居家学习所面临的困境,但同时也为家园合作协同育人创造了机遇。后疫情时代应抓住机遇,化危为机,构建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家园合作育人“新常态”,实现资源汇聚,家园协同育人。
一、疫情期间幼儿教育在线家园合作现状分析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我们编制了《“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中家园合作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及家长卷),从家园合作重要性认识、家园合作形式、家园合作内容、家园合作效果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问题设计,了解教师与家长对家园共育相关工作的真实想法,为之后针对性提出家园协同共育模式提供可参照的数据支撑。参与本次调查的家长共2499人,幼儿教师共475人,分别来自公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早教机构。
(一)疫情期间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认识调查
1. 家长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问卷调查,约有79%的家长认为疫情期间有必要进行线上家园合作;约8%的家长认为疫情期间没必要进行线上家园合作;约13%的家长对此持不确定态度。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家长均意识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幼儿居家在线学习互动需要家长予以配合或协助营造适切的终端环境[1],对于低学段幼儿来说,需要家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活动区来防止干扰因素的影响。从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可以保证父母一方在家陪伴孩子,陪伴时长在3~5小时的居多。
2. 教师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约91%的幼儿教师认为在疫情期间有必要进行线上家园合作,约3%的幼儿教师觉得可有可无;约6%的教师认为疫情期间没有必要进行线上家园合作。疫情期間幼儿线上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教师间的线上教研分享,需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风格转变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2]。教师是否参与线上教研共同体,是否注重信息化经验的共享分享,是否有意识地统整多方教育资源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等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态度。
(二)疫情期间家园合作形式调查
疫情期间家园合作的形式主要指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的选择以及双方利用平台线上参与的情况。
1. 家园合作网络平台的选择情况
借助信息化技术,家园沟通渠道主要是电话、微信、QQ等。随着家园共育渠道的丰富与变革,公众号、问卷星、钉钉、抖音等也进入家园沟通的视野(详见下图)。不难看出,家园共育过程中沟通形式丰富多样,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会采用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如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
2. 家园合作双主体利用网络线上参与情况
根据对教师与家长线上交流频次的统计,约98%的教师通过线上交流方式与家长平均每天沟通1~4次,约2%的教师与家长全天无交流,被调查人数中约50%的教师经常在线向家长了解幼儿居家情况(详见下表)。与教师交谈得知,一些幼儿园为确保家园共育的教育质量,会在咨询家长的基础上制订幼儿线上教育制度,如幼儿线上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活动等,家长要积极参与并记录好幼儿的一日活动记录,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反馈。这样的在线教育制度在尊重家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使线上教育互动更具人文价值,既确保了家园共育的质量又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
(三)疫情期间家园合作内容调查
疫情期间,家园合作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幼儿居家生活指导、幼儿情绪疏导、居家小游戏指导等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及幼儿教师首先要关注的都是幼儿每日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幼儿有无发热等身体不适情况;其次关注的是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安排,聚焦幼儿心理情绪调适。幼儿园围绕疫情期间的生活及家长、幼儿的需求,通过班级群、公众号等方式发布一些亲子游戏活动,通过录制视频和音频向家长推送精选的有关疫情防护、自我健康防护类的故事绘本。
(四)疫情期间家园合作效果评价调查
1. 家长对线上家园合作效果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76%的家长认为自己所进行的线上家园合作是有效果的,约21%的家长认为自己所进行的家园合作效果一般,仅有2%的家长认为家园合作效果不好。家长对家园合作效果的评价是基于幼儿园能否了解自己的诉求、能否及时为自己答疑解惑来做出评价的。多数家长认为家园互动能够解决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丰富自己的育儿经验、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
2. 教师对线上家园合作效果的评价
约48%的教师认为线上家园合作非常有效果,约31%的教师认为有效果,约19%的教师认为其效果一般,约2%的教师认为线上家园合作没有效果。大多数教师认为疫情期间线上家园合作有助于改善幼儿不良情绪及不良习惯,解决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某些困惑,促进了家园良好和谐关系的建立,认为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家园合作是增进家园双方深度沟通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少数教师基于在线学习脱离真实教学情境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核心问题,认为线上家园合作无效果。
二、疫情期间在线家园合作问题揭示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在线教学的受众是家长和幼儿,根据教师及家长的调查结果反馈,在线家园合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 线上家园合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疫情期间长期居家生活给家长育儿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幼儿,家长缺乏有效的方法,在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中显得焦头烂额。由于家庭生活存在差异,在父母身边的幼儿,因父母复工,幼儿白天就与祖父母待在一起,面对幼儿园推送的资源及合作需求无法消化。家长认为教师要每天填报健康信息,重复性的工作给自己增加了负担。教师虽能从认识上对家园合作的必要性给予肯定,但也存在应付工作的行为,与家长缺乏深入有效的沟通,很少甚至并未主动联系家长来探讨育儿问题,被动地等待有困惑的幼儿家长来问。疫情期间家园合作的共同点是忽视了儿童始终是有效开展家园共育的立足点,活动内容并未回归儿童本身,存在家长、教师相互应付的情况。
(二)线上家园合作内容定位出现偏差
幼儿由于自身认知原因,自律自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稳定,在居家学习上需要父母的督促和指导,但疫情期间家园双方合作的内容相对匮乏,超过76%的家长只是就幼儿每日身体健康状况与幼儿园有沟通,大多数家长也只陪幼儿观看教师录制的活动视频。家园合作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但疫情期间家园合作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内容较为匮乏,大多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幼儿心理情绪疏导以及个性品德培养就略显单薄。有少数家长为了让孩子疫情期间可以“弯道超车”,大量给孩子填塞与他们认知发展水平不相符的文化内容。家园互助协作内容定位偏差、交流内容匮乏不系统,难以使幼儿园和家长双方获得实质性的教育启示。
(三)线上家园合作双方角色固化
疫情期间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功能角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占据着家园合作的主动地位,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高度信任;而在疫情期间,居家在线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园的主动地位,家园的信任关系发生了转移,教师寄期望于家长,希望家长能够在督促引导幼儿开展活动方面发挥影响力。但具体实践中家园双方固化先前角色,教师依然担任信息传递者角色,而家长“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信息接收者的角色,教师单向地通过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向家长告知任务,而家长也只是机械性地回复“收到”“好的”。幼儿居家的一日活动安排本应是家园共同完成的,但实际上还是延續线下教学风格,双方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限于任务本身,未能构建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的家园关系,未形成教育合力。
三、后疫情时代幼儿教育在线家园合作新模式的开发与应用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传统“围墙式”学校教育带来了冲击,家庭教育担负起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之间的重要联结使命,也让大众重新思考和定位家校协同育人的使命和责任。
(一)构建协同合作的家园共育制度保障体制
制度是家园共育工作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开展家园合作活动的有利条件。疫情期间家园双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家园共育政策指导。政策的执行落实、目标达成与否仅依靠行政、管制等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政策能够落实,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3]。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家园双方的责任而不是避而不谈,双方责任划分不明确,即便国家与时俱进颁布了家园合作方面的相关政策,最终的时效性还是会大打折扣,只有及时、正确地制定与社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并切实执行,才能保证学前教育走上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化发展道路[4]。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利用本区域的特色出台适合本区域家园合作共育的政策,明确家园双主体在家园共育中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并将家园合作纳入教育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会对家园共育工作起到促进作用,能够督促家长及幼儿教师积极参与到家园共育合作中,提升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打造资源汇聚的家园共育运行机制
打造资源汇聚的家园共育运行机制,有助于推进家园育儿科学化、规范化。首先应持续完善偏远地区网络资源建设,数字资源不到位无疑是影响家园共育有效运行的致命短板[5]。其次,幼儿园方面要高度重视家园协作,注重挖掘利用好家长资源,幼儿园层面应依据本园实际深化家园关系,尊重每一个家庭,给予家庭更多的参与权与参与机会,将家长视为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相关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育儿指导。完善家园沟通渠道和方式,利用常见社交工具及时向家长沟通相关工作信息,提高协作效率,避免低效形式化的家园活动增加家长负担。作为家长,要增强家园共育的责任意识,明确自身主体地位,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家园共育工作中。良好家园共育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关爱孩子,增加亲子活动时间,从日常生活入手,循序渐进教会孩子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三)拓展延伸家园合作共育内容及形式
目前,常见的家园共育形式为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成熟,家园共育的渠道也在日渐丰富,如公众号、微信、微博等。家园共育内容不仅包括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决策、参加家长助教活动、配合幼儿园完成一些亲子任务,还包括幼儿园开发相关体验式课程邀请家长参与,或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以及为幼儿园的管理提供志愿服务等,提升家园合作效能。家园合作的内容要多增设生活性、活动性的常识课程,让幼儿了解一些必备的常识问题来增强自己的知识经验储备。为增强互动的有效衔接性,家长可帮助幼儿提前知晓相关内容,这样幼儿教师开展线下互动时才会高效。家园合作共育的内容要真正适宜儿童,教师应立足儿童的立场选择推送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掘贴近幼儿真实生活的亲子活动和游戏。
(四)提升教师及家长线上家园合作的信息技术素养
疫情时期,线上家园合作对家园双主体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挑战。教师应掌握在线教学的手段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适宜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采用的媒体形式要贴合幼儿年龄认知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家长的信息素养主要面向孩子生活场景中的技术应用,更加贴近居家学习的个人实际需求,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信息筛选及相关日程安排[6]。 家长可根据孩子自身教学安排的差异利用可视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孩子熟知于心。此外,要加快推进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进程,构建教师在线培训体系是幼儿园应对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幼儿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及应用,开发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利用图像、视频等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并直观形象地传达给幼儿,选择有效适宜的方式方法并确保信息技术手段下在线师幼互动的高质量,整合平台资源提高家庭教育的服务指导能力[7]。
【参考文献】
[1] 屠明将,刘义兵,吴南中.基于VR的分布式教学:理论模型与实现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1(1):93-99,121.
[2] 宋灵青,许林,李雅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14-122.
[3] 孔露,张斌.改革开放四十年家园合作共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J].教师教育学报,2019(3):76-83.
[4] 梁慧娟.改革開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回望与前瞻[J].学前教育研究,2019(1):9-21.
[5] 宁本涛,高欣秀.回到教育原点:小学在线教学的成效、问题与未来走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46-51.
[6] 丁杰,杨现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家校共育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6):22-27.
[7]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王芹磊.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3): 20-28.
本文系201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教育信息化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代化研究”(课题编号:DYWH1910)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 杨慧,2450696629@qq.com
(责任编辑 张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