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写作精进人生”的论述,阐述文道与人道的统一关系、以人为本对写作的要求,以及写作对人生精进、精神成长的启示。
关键词:写作;人生;文道;文化
很喜欢“写作精进人生”这句话。其它的学问各有其专业对象,譬如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化学是研究化学的,美学是研究美的,其对象都有专门特定的指向,唯有写作学研究不仅是以写作活动为研究对象,更以写作的主体——人为对象进行研究。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又岂止是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凡哲学社会科学,哪个不是人学?所有的文章学问归根结底都是人学。
有人说,作家都是人精。作家应该是生活家。写作的理论就是生活的理论。作为一名写作者,除了琢磨写作技巧外,更需要的是体察世态人情、洞悉世道人心,用心琢磨生活、琢磨生活中的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研究生活、不琢磨人,没有一定人事经历、人情练达、人心洞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不可能写出真正有高度、深度和厚度的文章。即便就文章本身而言,文章的形式、语言、技巧、手法等,实际都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息息相通。明白了这些,就会明白“写作精进人生”的真义。
“写作精进人生”要求写作要以人为本。人和文本来就是一体的,甲骨文的“文”就是一个站立的人形,上端是头,头下是左右伸展的两臂,最下则是两条腿。所谓的人文,也是有人才有文;所谓的文化,其实都是“人化”与“化人”。所有文章都是人写的,即所谓的“人化”;所有的文章都是给人看的,即所谓的“化人”。以文学中的小说为例,一般以为,读者似乎更关心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其实读者更关心的是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物有了魅力,情节才有了灵魂。人们看文章,实际也是在看人。作家写文章,实际也是在写人:既写别人,也写自己;有时看似写别人,实际也是写自己。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所有写作的核心。人类生活的世界本就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而所有文章所反映的也无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论什么样的题材、怎样的表达,都离不开一个人字。离开人这一写作主体,文章就不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说,以人为本也是所有写作的最高价值取向。
说“写作精进人生”,是因为写作对于人生有太多启迪与教益。一个人的写作史,实际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理性成长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和审美创造,写作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心性,拓宽人的胸襟视野,涵养人的气象气度,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写作不仅是修辞,而是一种修为与修炼。简洁、干净不仅是文字上的表现,也是为人上的纯净与清省;明白、通畅不仅是逻辑上的呈现,也是为人上的明晰与畅达;写作上的有所写有所不写与为人处事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都是一回事儿。苏轼论文说“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其实就是取舍恰到好处,这与说话做事的讲究分寸,注意火候,掌握尺度,掂量轻重一样,正如洪应明《菜根谭》中所言:“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说文章要有思想、有学养、有趣味,其实也是说做人要有内涵、有境界和有情趣。对写作的渴望、写作的热情、写作的追求,甚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里都有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包含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胸襟、气象、格局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家把写作视为精神依托、生命核心的原因之一。人常说,人生的意义是创造,写作的意义又何尝不是?人常说没有审美层面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那么没有经历过思考、审美和写作的人生呢?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艺文杂谈》)
说“写作精进人生”,是因为写作于做人做事本来就是一致的,立德立功与立言,做人做事做文章,其中的艺术与机关往往是相通的。即便讲写作技巧,古往今来很多人也常拿人事做比喻,说“文人作文,如妇人育子,必先受精,怀胎十月,至肚中剧痛,忍无可忍,然后出之……”(林语堂);说文章就像人体,“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颜之推),而文章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而清人王铎的说法则是“文有神、有魂、有魄、有窍、有脉、有筋、有腠理、有骨、有髓。”(《文丹》)。李渔说写文章就像盖房子,“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闲情偶记》)。有人說写作就像做菜,先得有料,还要有好食材,还得掌握火候,如此“烹饪”才能有色香味。有人说写作就像打仗,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就像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战场的杀伐决断、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球场的腾挪闪躲、补位接应、凌波微步,歌场的浅吟低唱、引吭高歌、婉转起伏,无不与文章的酣畅淋漓、雄奇瑰丽、谋篇布局一样妙不可言,如此等等。可以说,万事万物都是为文之道,为人处事之法皆为写作之法。习近平说“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实际也隐含着这样的道理。
万法归宗,理一分殊。文道人道,互鉴互补。文场笔苑风云江湖,学问文章人情世故。有字文章无字理,无字书成有字书。文章看似小天地,实乃天地大文章。写作不是鼓捣字儿,拼凑句儿,而是琢磨事儿,研究人儿;文章不是炫技弄巧,玩耍词藻,而是洞悉人性之后的创新创造。在每个作者的每篇文章里,实际都藏着他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经过的事。写作虽非人生目的,但其意义却在于探寻人性,创造价值,也切实有益人生的丰富,故写作的精进,必然也是人生的精进。
(作者:张英俊,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