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体现

2021-05-30 10:48戴燕
学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生命教育

摘要: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良机。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三篇写景抒情散文为例,可以通过活动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完成审美的提炼。首先,以调动感官、发挥个体想象的“感性审美”进入文本;其次,以牵引意象、感知文化内涵的“文化审美”深入学习;最终,以返归内心、浸润学生心灵的“生命审美”提升境界。从多维的审美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关键词:散文教学;审美视角;美的熏陶;生命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同时又指出,“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良机。

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种种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的心灵寄托所在。陶渊明寄情于自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苏东坡寄情于自然,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史铁生寄情于自然,赢得了生命的重生……我们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来反观自然,则可以提升我们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我们對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领会到我们民族深厚的人文内涵,还能让我们的灵魂有适意的安顿。

因此,在教授写景抒情类散文时,更是开展审美教育的良机。我们可以通过活动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完成审美的提炼:首先,以调动感官、发挥个体想象的“感性审美”进入文本;其次,以牵引意象、感知文化内涵的“文化审美”深入学习;最终,以返归内心、浸润学生心灵的“生命审美”提升境界。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逐渐养成“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

一、调动感官、发挥个体想象——感性审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美的感受。美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美是千变万化的。完满是美,可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也是直击人心的。新课标强调任务群、大单元、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则可通过学习任务群来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阅读,这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在教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三篇写景抒情散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活动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来感知不同作者笔下的自然美景。于是,我设置了活动任务一:细读三篇文章,挑选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与同学分享,并说明理由。

这一问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来体会文中自然的美景,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感性的审美。正如朱光潜先生在《美在从容生活间》所言:“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他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

既然是直觉的感知,那么学生因生活阅历、思想境界、当时心情等因素的影响,在调动感官、发挥个体想象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沉浸在朱自清所描绘的淡雅、静谧、梦幻的荷塘;有的同学喜悦于郁达夫笔下辽阔、高远、晴朗的故都晨景;有的同学则有感于史铁生眼前荒芜中又充满生机的地坛……

在审美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圈点重要意象,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引导学生沉浸其中,代入阅读,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以生活经验来促进他们想象的发挥,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成为大自然的观察者,体会到作者描绘的意境之美,实现感性审美。

二、牵引意象、感知文化内涵——文化审美

我们读作品,不可能只是停留在文中作者对自然风貌的描写,更多的时候我们会随着作者选取的意象去感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而在感知意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只依据个人的体验来想象,更多的时候会有民族文化的参与。正如朱光潜先生在《美在从容生活间》中所言:“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而一旦有了民族文化的参与,散文的美就更有层次性且更多样了。

经过活动任务一,学生在挑选心中“最美的风景”的同时必定是对文本进行了详细的品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引导,综合三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三篇文章都是抒发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但基调又都是忧郁的,感伤中又透着丝丝欢喜,孤独中又杂着点点闲适恬淡。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设置活动任务二:赏读三篇文章,从意象的选取来分析三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试着谈一谈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审美。

这一问题的设置就让学生在解读意象的过程中不仅有了个性化的联想和想象,又有了民族文化共性的联想。历史的厚度和现实的鲜活让审美更为深刻,而个性化的参与又让审美更为鲜活。在《故都的秋》中,在读到标题中“故都”二字时就有一种由衷的喜悦,“故”字给人旧的、老的、沧桑的感觉,“故都”是当年的京城,又给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感。这呈现的是一种崇古的文化审美。郁达夫选取“破屋”“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稀疏的秋草”“满地的落蕊”“雨后的斜桥”等拥有感伤基调的意象来描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可是“一椽”“一丝丝”“微细柔软”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又在这份悲凉中加入了一点“悠闲”和“雅趣”。所以面对这种落寞、悲凉的秋景,作者愿意用三分之二的寿命来交换,可见其对悲秋的喜爱。这里呈现了一种赏悲喜静的文化审美心理。《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面说“夜晚更加寂寞”“路上阴森森的”,另一面又说“另有一番样子”“今晚却很好”“这是独处的妙处”;文中4、5、6段作者从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将读者带入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中,再结合古诗中的阅读体验,自然而然地就品味到了朱自清笔下清幽、朦胧、雅致之美;但当我们都沉浸于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之时,作者又以一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让我们体会到了他淡淡的而又挥之不去的忧愁。《荷塘月色》展现的也是一种赏悲喜静的民族审美。在《我与地坛(节选)》中,史铁生第一次对地坛景物的描写时选取“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苍幽的古柏”等都给人沧桑厚重的历史感,在这古老的园子面前,我们都能感受到个体的渺小、宇宙的广博,正如“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里呈现的是一种崇古尊规的文化审美。而当史铁生在地坛思考生死问题时,又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细小微弱的物象,通过它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的努力来呈现生命的伟大。这又呈现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文化审美。

在文化审美阶段,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牵引,从已有的阅读经验出发,结合所学历史文化知识生发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

三、返歸内心、浸润学生心灵——生命审美

审美的体验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性审美是阅读散文的敲门砖,民族审美的运用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接的桥梁,而真正能打动读者的却是领略作者人格之美、精神之美后进而能浸润心灵的生命教育。正如朱良志先生在《曲院风荷》里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而强调返归内心,获得灵魂的适意。”“美学具有突出的重视生命体验和超越的特点,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现实的欢乐、美好、顺遂、痛苦、丑陋、坎等都会投射到人的内心。灵魂的适意与生命的安顿都可以通过审美体验来获得。因此,我就《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这三篇文章又设置了活动任务三:结合前面的阅读体验,你能感受到朱自清、郁达夫或史铁生的内心吗?你觉得他们在这一次创作中收获了什么呢?

艺术是心灵的外化,我们仍然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直达作者心理的线索。郁达夫笔下的故都悲凉、落寞却不颓废。作者辗转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再到北平就是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已实属难得,这样还不够,作者还要在结尾强调“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的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他对故都的一往情深。那么郁达夫为什么对故都有如此深的感情呢?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国民党就对共产党及主张民主的人予以迫害;1934年,日本已占领东北,窥视中原,这些在郁达夫心里都投下忧虑孤独冷落的阴影。由此可知,作者对故都的一往情深,实际上是对国家命运和前途担忧的外化,是自古以来文人的家国情怀的体现。朱自清于1927年写的《荷塘月色》同样也表现出他内心的“不宁静”,在现实中朱自清无法排遣内心的苦闷,于是他在笔下描绘出由社会和家庭构成的“现实世界”、由满池月华构成的“自由世界”以及由风流热闹构成的“理想世界”。朱自清在满池月华的“自由世界”收获了短暂的自由,在风流热闹的“理想世界”收获了美好和希望。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在最美的年华遭遇不幸的史铁生,最初只是为了逃避而来到近乎荒废的古园——地坛,这便有了“独处”的经历,也有了思考的空间。在这座近乎荒废的古园,他看到了自然法则,“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看到了他自己,“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看到了母亲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看到了生命的价值——万物,不论是博大还是渺小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万物的感化是震撼人心的,正如史铁生自己所说“当人把一切坦途与困境、乐观与悲观,变作艺术,来观照、来感受、来沉思,人便在审美意义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越”,在这个废弃荒芜的古园,在“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细小微弱的物象的感化下,史铁生获得了“重生”。无论是家国情怀的养成,自我苦闷的排遣,还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都是灵魂的适意、生命安顿的追求;而这些都是浸润学生心灵,让他们能更好成长而不可或缺的。

总之,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是很适合开展审美教育的,同时,审美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且要长期坚持的。学生因为个体经历和阅读能力的差异未必在初次阅读就能达到鉴赏美、表达美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多维度的审美角度展开阅读教学,创设多样灵活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能由浅入深地感知美、鉴赏美,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以拥有更好的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2]朱光潜:《美在从容生活间》,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年。

[3]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华书局2014年。

(作者:戴燕,安徽省池州一中教师)

[责编张应中]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生命教育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如何在散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导问
美文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