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探析

2021-05-30 10:48:04林志坚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德育教育新时代

林志坚

【摘    要】隨着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办学中的深入实施,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文章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15

产教融合是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让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只有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变革与实践,寻找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才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出文明的、积极向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德育教育建设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受到各种就业导向的功利性影响,侧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偏向于专业和实践教学,忽视了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育,在产教融合中会造成德育教育认识的缺位。产教融合实施,使德育教育所需覆盖的课堂范围从原来单一的校园扩大到“校园+校外产教融合教学点”,德育教育面临教学空间拓展和时间挤压而导致教学辐射效果弱化的现实挑战,这就让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德育管理处于空白状态。因德育教育的理论性和特殊性,很难找到它与行业企业的高度契合点,因此,多数学校在德育教育的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合作资源更是短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重视,还需要高职与企业共同的关注,让学生在不同场所、不同阶段、不同角色都能接受德育教育。

(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式落后单一

当前,教育方式落后单一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常见问题。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多数高职院校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校没有根据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制定科学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相对牢固,但实践锻炼和实践经历严重不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也只是根据思政课程教材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没有因材施教地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特色、层次的德育内容,更忽视了与企业的共同参与,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跟上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新时期的高职德育工作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学生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

(三)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产教融合进一步推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被聘为学院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这些行业企业专家本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即使有一部分人员是国有企业党员,但在课程思政能力方面还是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1]。另外,有些教师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网络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也没有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和高职的德育工作者都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充电和自我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还没有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依托产教融合,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理念

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质量,对学生的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等进行重点培养,要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立产教融合下的德育教育育人常态联络机制,及时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形成校企德育教育育人共同体。要充分把握学校、企业两方的德育资源优势,调动校企双方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长处,探索学校德育教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企业与校园文化资源,促进德育工作。要创新教育理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订不同的工匠精神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将德育教育拓展到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环节,进一步拓展德育育人功能,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全能型人才。

(二)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法

在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下,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是重点,教育形式是关键。教师要创新德育教育方法,积极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以网络教育交流平台为载体,选择当下新鲜话题、焦点新闻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高校实际,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触发思考,要结合企业需要和相关专业职业道德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职业素养的提升。另外,要以学生实际为立足点,加强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在模拟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引入专业文化教育,对接合作企业,凸显企业精神,通过构建开放式内容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同向、育人同行。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德育教师加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工作能力

德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德育教师队伍的支持。为了促进高职德育工作的优化,高职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要积极加强德育教育教师培训,聘请德育教育专家开设讲座,要把本校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到一定的战略地位来认识。为有效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和产教融合的有机联结,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构筑师资人才高地。寻找合适的突破点,要努力把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真正提升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支持鼓励德育教育教师参与到行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中,同时,从企业层面出发,加强对企业教师队伍的组建与整合,并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积极探索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径。【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JB1421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3):72-76.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德育教育新时代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7:24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