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评价

2021-05-29 05:37欧世峰姜佩贺高颖
科教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研究生课程思政

欧世峰 姜佩贺 高颖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创新之举。针对信息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特点,围绕“事、时、势”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着力点,挖掘蕴藏于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给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和标准。以使专业学位课切实成为引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思政 专业学位课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18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for Information Postgraduates

OU Shifeng, JIANG Peihe, GAO Ying

(College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novative mov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for the postgraduates in information field, we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three key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ch as "affairs, times and sit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 are also given.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to lea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Keywords postgraduate stud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teaching evaluation

0 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求各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使命,是我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020年7月,我国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对新时代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作出了重要部署。2020年9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目前,信息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和专业学位课,专业学位课所占学分一般为学位课总学分的2/3左右,比重较大。而且专业学位课是研究生毕业后所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因此,专业学位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专业学位课中尽量多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够实现全面思政育人的局面。另外,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中包含丰富的可以进行思政教育的元素与资源,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本文将基于信息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特点,围绕“事、时、势”三个着力点,[2]深挖蕴藏在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使专业学位课切实成为引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 思政教育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在于挖掘蕴含于课程内容中的显性、隐性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应该说,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而如何合理、有效地将这些元素进行挖掘则是实施思政教学的重要问题。这要求专业学位课程任课老师在充分掌握学科知识内容和体系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和确定其所蕴藏的思政资源,并将其与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进行融合和衔接,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全方位育人目标的有效统一。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自身特点比较明显,时代特征较为突出,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时可围绕“事、时、势”三个着力点进行展开。

所谓“事”主要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中客观存在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必须要把蕴含于课程内容中的哲学思想和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出来。[3]如数字通信中最基本的二进制与我国古代阴阳八卦、易经的哲学关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集成电路专家吴德馨院士的动人故事,[4]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香农“一个人建立了一个学科”的事迹。课程思政教学的“因事而化”就是要将故事中隐含的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例去感染和塑造学生。“事”中的点要承载教学目的的面,要与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相互链接,做到说理和陈述之间的水乳交融。

所谓“时”则是时间的推进、时代的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思政聚焦时代变迁,就必须紧跟社会进步发展、把握现实生活实际,把课程体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前沿、热点问题归纳出来,讲透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科专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意义。如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我国信息工业的发展史和进步史,彰显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结合课程内容给研究生讲好祖国信息工业发展故事,让其实际体验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坚定四个自信,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学习的进取精神。

所谓“势”指的是国际形势和趋势,就是要从国际角度中比较、分析当前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让研究生能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大环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意义,引导研究生正确地看待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能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使命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大局紧密结合在一起,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当下,我国业已成为高新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智能手机、5G等相关产品占到全球的1/4份额以上。因此,可以依据动态历史过程的延续性,中外对比、今昔对比,从信息发展的角度来阐释国际大势,理清前因后果,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各国间的较量和博弈,知悉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决定着的国际关系未来走向。

此外,在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事、时、势”三方面发掘思政教育元素,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身边的鲜活案例相结合,接地气,紧扣社会现实,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做、积极做,进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研究生进行思辨。同时,课程思政不能脱离专业内容,必须要结合实际,挖掘科学合理的、客观存在的思政元素。一是从不同课程中借鉴思政元素,增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加强思政教育元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二是结合高校特色和地域特点,把校史校训校貌、地域文化和红色基因等融入课程思政中,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 思政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是目前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但是课程思政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又有很大的不同,其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由单一方面来决定的,可能取决于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等工作的配合和协同,很难判断研究生产生变化的根源。而且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目前也还没有较为系统、统一的指标。专业课程思政普遍被认为是课程思政中最为关键、也是最难解决的一部分内容,而对于专业课程思政的合理有效评价是其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5]研究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标准和应用,可以正向激发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反思思政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促进思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1 评价原则

在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学以多种形态蕴含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且由于教学风格、人生经历、生活感悟等各不相同,不同的任课教师对于同一专业知识点的讲解方式和思政设计也大相径庭。所以,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绝不能搞一刀切、生硬地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限定,而应当鼓励教师多采用灵活、巧妙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其次,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和思想共鸣,实现思政教育元素的入脑、入心。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要着重在感悟上,要以感悟的质量与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最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需要重点考察研究生对学习、从事科研工作的态度和成绩改变情况,考察研究生对于任课教师人格和教学的认可度,考察课内外研究生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关注度和认同感。[6]

2.2 评价标准

客观标准方面,虽然思政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包含的基本要素与传统课程教学较类似,可以将其概括为: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准确合理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情真意切的教学情境。这些基本要素是否充分,是否齐全,是否执行得当,便可以作为考察课程思政教学的客观评价标准。而在主观方面,则可以重点考察课程思政是否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维度,主要包括思政元素的时代性、师生间的亲和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師素质的专业性等等,这些都可成为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2.3 评价应用

教学评价应该是一个反馈—检验—反馈的迭代过程,在实际中应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积累和自我完善。作为对课程评价结果的最直接应用,则是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和评价,推出一大批的优秀示范课程、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渠道、推动教学过程闭环化、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此外,还应当将思政教学评价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调动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对于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3 总结

专业学位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专业学位课中尽量多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够较为全面地实现思政育人的局面。本文以信息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为例,基于“事、时、势”三因规律,讨论了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途径,同时考虑思政课程的特点,给出了其相应的教学评价原则和标准。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KC19064);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1035076)

参考文献

[1] 姜佩贺,欧世峰,王晨旭,等.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科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机制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9):27-30.

[2] 李丽娜.把握事、时、势精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01):47-51.

[3] 谢海燕.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事、时、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9):27-29.

[4] 张丽,王立国,刘景艳,王允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学大纲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3):78-79+84.

[5]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6] 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70-74.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研究生课程思政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