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

2021-05-27 08:27:24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置换术心理评分

金 颖 马 龙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逐年增长,因骨折、关节疾病等原因采取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随之增加,但在住院期间由于肢体制动、疼痛、卧床或心理压力等原因很容易使患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1,2]。有研究表明过多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会使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3],因此关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作为一种优质的心理干预方法,已在青少年的抑郁症、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5]。本次研究主要探讨SFBT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8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要求的患者。②首次拟择期手术的患者。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且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脑血管癫痫病史或应用过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患者;②术前存在严重视听觉障碍或痴呆且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中男性52例,女性42例,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71.32±11.24)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32例。观察组中男性51例,女性43例;年龄52~92岁,平均年龄(73.31±10.25)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一般基础护理措施,内容包括常规的入院指导、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常规的功能锻炼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SFBT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成立研究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2名骨科护士,2名手术室护士,以及1名心理咨询师;其中,4名护士均具有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主管护师职称,并取得专科护士认证,心理咨询师取得国家心理专业资格认证。小组成立后进行相关知识和业务培训,并达到掌握的程度。(2)SFBT 的干预步骤:①描述问题:分别在入院时、手术前1d、麻醉清醒后、术后2天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在沟通时鼓励患者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语言、笔记或录音的方式,了解患者在当下内心最大的需要或存在的问题,并记录。②构建可行性目标:在找到患者存在的问题后,采用引导想象交流的方式使患者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目标构建,具体方式可以是情景假设、模拟演练等。③探查例外:完成目标的确立后,运用“例外式”的假设提问方式让患者找出在所表明的问题中无关紧要或并不存在的,和在被解决的过程中会有其他问题出现的可能,以提高其在面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以及如何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例如组建患者互助微信群,让患者一起交流在生活中曾经失败或成功的事情,共同总结经验提升自信心。④正确反馈:对患者在之前步骤中的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除了语言上的鼓励还可以发放一些小的生活用品作为奖励,例如笔记本、祝福卡等,充分调动患者的参与热情;另外对于在干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目标设定不合理等问题及时引导和调整,保证干预方法的科学性。⑤评价进步:运用刻度化询问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自身成效的评价,对明显的进步予以肯定,同时总结干预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再次确立可行性目标。(3)研究时间和分工:整体干预周期为1个月,骨科护士与手术室护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不同时间段内的干预措施,心理咨询师负责干预步骤的设定以及日常干预方法的监督和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压力水平的评估:采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进行评估,量表共有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5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压力水平越大。②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估: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分值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正相关。焦虑的轻度、中度、重度所对应分值分别为50~59分、60~69分、>69分。抑郁的轻度、中度、重度对应分值分别为53~62分、63~72分、>72分。③生存质量评估: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估,量表由29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5分评分,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4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分布及方差齐性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时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于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CPSS评分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CP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的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见表3。

3.讨论

据报道我国每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达到200万人,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对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优势[6,7],但由于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多为老年人, 加之手术创伤大、 术后疼痛等因素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生理、 心理应激创伤[8]。有研究[9]指出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增加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因此在围手术期加强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安慰,降低心理压力极为重要。SFBT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方法,强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非纠结于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且注重挖掘患者潜在的能力和自身资源,建立良好的主观意识[10]。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CPS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SFBT可明显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其主要原因在于SFBT与传统的心理干预方法相比具有干预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等优势;以往的问题解决模式主要以探寻导致问题的发生原因为主,容易忽略对有利因素的利用,这种思路不但使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反而增加了患者悲观、消极的情绪。SFBT强调在整体的干预过程中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拥有使用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机会;在构建目标和探查例外的阶段时医务人员也是引导患者自身正面、积极的情绪和想法,使用引导想象交流方式和“例外式”的假设提问方法使患者更能快速地进入到干预过程当中,使其想法能够顺利地向目标导向发展;在正确反馈和评价进步阶段更是强化患者积极参与的情绪和行为,通过语言或发放奖品等方式使患者的良好表现能够快速地得到认可和鼓励,能够激发其主观幸福感,提高自信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单位:分

总之,SFBT弥补了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的不足,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参与程度和对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同时也缩短了干预时间,提高心理干预效果。但本次研究仅表明SFBT可以改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对于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的预防和住院时间等的影响需进一步证实和研究,今后相关研究者也可强化SFBT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以提高应用效率。

猜你喜欢
置换术心理评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A2DS2评分与AIS-APS评分在预测卒中相关肺炎中的表现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