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承贤 胡竹芳 肖 璐 陈小红 桂淑珍
随着医疗的改善,临床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ICU护士的工作较特殊及要求高[1],ICU和神经外科ICU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ICU基础知识、监护技术、急救技术和复苏技术等综合能力,才能确保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2,3]。我国护理基础教育阶段缺乏ICU的相关课程培训,使护士对这方面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缺乏了解[2]。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是在固定的时间与地方集中给护士讲授一些理论知识、培训操作,而ICU和神经外科ICU护士工作量大,夜班轮流频繁[4],因此学习效果差。
在智慧地球、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出现的背景下,护理教学关键点之一是如何将智慧教育中的学习方式[5]与临床护理教学实践相结合。微课又名微型课程,由简短的视频及辅助资源组成,教师利用其进行教学,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6,7]。微课视频长度以5~10min为宜[8]。临床护理微课程的研发与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9]。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重新计划课前、课内、课后的安排,通过知识的传递、内化和巩固的反向安排,实现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的逆转,达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设计的新方法[10],在我国教育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在临床医疗护理培训中应用较少[11]。“路径单”又名“任务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任务,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12],它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也是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本研究旨在探讨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在ICU和神经外科ICU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1 研究对象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医院ICU和神经外科ICU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共85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规培护士均已完成临床实习,按照护理部安排在综合ICU或专科ICU进行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将2019年7月至12月培训的42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6月培训的43名护士设为观察组。两组规培护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实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照组规培护士根据护理部《新护士培训计划》要求,我院护理部统一制定和下发《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13],科室护士长和带教组长认真落实各项培训内容及考核项目。专科理论与操作培训由带教组长和高年资护士采取集中时间统一培训方式,每月完成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各1次、教学讲课4次、护理操作培训4项,每季度完成护理查房1次。临床实行一对一带教,安排N3级及其以上的护理老师承担带教任务。规培护士出科前须完成小讲课、操作考试(抽考1项)、理论考试各1次,填写教学反馈表和《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并进行出科总结,最后统一上交护理部。
观察组规培护士根据护理部《新护士培训计划》要求,制定科室教学计划,采用“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进行操作和理论培训。具体培训过程如下:①学习工具:所有规培护士均使用上网方便快捷的智能手机,由ICU护士长创建微信群和QQ群,将ICU和神经外科ICU的带教老师组成一个ICU老师群,用于研讨微课的联合制作和选定;将ICU和神经外科ICU的带教老师及所有规培护士组成一个ICU师生群,用于发送最后选定的微课,并让学生自主学习。②遴选教学内容及微课制作:ICU护士长按照护理部培训计划要求,遴选规培护士需熟练掌握的ICU和神经外科ICU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急救流程等知识点,包括ICU和神经外科ICU护士需共同掌握的呼吸机管路的连接、吸痰、GCS昏迷尺度评分等内容,按护士长-护理带教组长-夜班组长-护士层级模式进行分工合作,由两位护士长总负责,两位护理带教组长策划,各夜班组长具体实施,组织ICU和神经外科ICU的28名临床带教老师采用演示、图片、教学道具模拟等多种样式,将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流程制作成短小、情境化、案例型的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拍2遍,择优录取,共选取30个微课,并在后面附相关内容的作业。两科室带教组长按照规培护士的反馈适时调整并翻新微课。③路径单:按照计划好的教学内容及时间节点(如操作及理论集中培训的时间等)将制定的30个微课形成培训路径单。为了让规培护士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及任务,入科时就立即发放“路径单”。④翻转课堂实施:按照个人兴趣喜好及“路径单”要求,课前利用休息时间在教学群里学习微课课程,并根据附在其后面的作业要求,完成教材、文献阅读及作业。科室按计划每周四下午集中理论培训,每周五下午集中操作培训和自主练习,老师先查看规培护士自学微课的进度,评估翻转课堂教学学习效果,评价规培护士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鼓励规培护士进行深入思考、妥善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带教组长和夜班组长进行操作练习与指导,注重规培护士危重症护理技术的团队相互配合训练。教学群里师生可随时交流、答疑解惑,通过以问题为主的方式巩固规培护士专业知识。
1.2.2 评价指标:完成3个月的ICU或神经外科ICU规范化培训后,出科前一天由护理带教组长和夜班组长对两组规培护士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并让其在考试前填写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以及培训满意度调查表。①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采用Williamson[14,15]编制的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60个条目,5个维度是指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和人际关系技能,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且正向计分,“一直”为5分,“经常”为4分,“有时”为3分,“很少”为2分,“从不”为1分,分值越低表示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越低,反之则反。该量表可有效测得规培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16]。两组规培护士均于出科前一天当面发放量表,回收率为100%。②培训满意度调查:采用自行制定的培训满意度调查表。该表包括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培训过程、培训成果及人际关系5个维度,23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不满意”“不太满意”“还可以”“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计分为1~5分。两组规培护士均于出科前一天当面发放调查表,回收率为100%。③比较两组规培护士的出科前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成绩:两科室护理带教组长按照大纲要求编制理论试题,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操作标准,由两科室护理带教组长和夜班组长每2人一组参加科室规培护士出科考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用来检验两组中各变量是否有差别。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规培护士出科前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见表1。出科前观察组规培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规培护士出科前培训满意度比较 见表2。出科前观察组规培护士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规培护士出科前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规培护士出科前培训满意度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规培护士出科前操作考试成绩及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3。出科前观察组规培护士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两组规培护士出科前操作考试成绩及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单位:分
“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能够提高规培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培训满意度。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的应用,使学习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碎片化的,学习地点也不再是固定的。规培护士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科室排班安排,利用休息时间在教学群里学习微课课程,加上学习方式的新颖性,学习内容由原本单纯的阅读改变成看听结合,或边做家务边听课、或在上下班途中乘坐公交或地铁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而且可以反复播放微课视频,规培护士可以强化自身薄弱环节,增强了规培护士学习自主性。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规培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培训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前提下,规培护士可以通过自主研究、质疑、分析及实践等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17],激发了规培护士学习潜能,培养了规培护士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规培护士通过在微信或QQ群提出疑问,师生间相互讨论,群中教师或领悟力高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规培护士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并提升科室团队协作能力。
“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能够提高规培护士操作和理论成绩。“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借助现代化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使移动学堂成为现实,加之联合ICU和神经外科ICU两个科室的人力资源,多人一起创作,相互取长补短,使微课的制作更加完善。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策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减少了集中理论培训时间,增加了规培护士集中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了规培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培训满意度,促使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有效保证每个规培护士能熟练掌握各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规培护士操作和理论成绩。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规培护士的操作及理论的学习效果显著。
“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能够实现教育和医疗系统资源共享和分层教学。在智慧教育引领下,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18]。“微课+翻转课堂+路径单”学习模式能够使医院、学校、各科室之间通过微信群、QQ群等共享微课视频,分享其劳动成果,从而节约人力物力。规培护士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从局限于某地的本土化转变成全球化,有利于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不同,有的人接受能力强,有的人接受能力差,规培护士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路径单的指引下选择自己的薄弱环节反复学习,故该学习模式可以实现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