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玉,柳凤华,李晶,肖蓉,刘莉琼,漆苏
1.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2.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后循环缺血(PCI)是脑梗死与后循环颈动脉系统短期脑缺血发作两种疾病的总称,其危险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遗传背景、家族疾病史、生活方式、肥胖及多种血管性相关疾病等。由于后循环供血范围较广,可涉及脑干、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等部位,该病患者常出现头晕、肢体或头面部麻木、头痛呕吐、短暂意识丧失、感觉异常及肢体共济失调等多种且复杂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病情进展至重症阶段可诱发心肌梗死、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临床治疗原则以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组织化治疗模式为主,多采用药物对患者实施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纳洛酮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拮抗药物,可增强血管细胞膜稳定性,降低再灌注伤害,改善缺血症状[2]。而马来酸桂哌齐特具有改善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可增加血流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纳洛酮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使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医院接诊的80 例PCI 患者随机编号1~80 号,将单数归为对照组,双数归为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病程(7.17±0.42)d,病程范围1~10 d;年龄(54.45±6.43)岁,年龄范围40~65 岁。观察组中23 例,女17例;病程(7.26±0.39)d,病程范围1~11 d;年龄(54.79±6.22)岁,年龄范围42~6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纳入标准:以《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5]中相关诊断标准为参考制定以下入选原则:①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肢体或面部麻木无力、头痛、呕吐、视觉异常及短暂性意识丧失等;②经影像学检查及血管检查确诊为后循环缺血;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的实验室过敏检查结果呈阳性;②伴发其他类型血液异常疾病;③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自主意识不清,无法有效配合治疗。
对于伴发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68,规格:0.80 mg)治疗,采用250 mL 生理盐水与4 mg 纳洛酮混合后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纳洛酮用药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25,规格:2 mL:80 mg)治疗,将该药品240 mg 加入至2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 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
(1)临床疗效[6]: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有所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改变;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及有效之和。(2)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OMRON 电子血压计(型号:HEM-7130)检测并记录患者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3)记录两组胃肠道不适、嗜睡及躁动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治疗后,两组HR 及MAP 均较治疗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R、MAP 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后循环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起病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等,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患者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多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及颅内段[7-8]。该病患者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脑血栓,继发心肌梗死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缺乏针对性治疗后循环缺血手段,多以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为主要原则,有条件者可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对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给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缺血部位血氧供应等[9-10]。因此,选择高效安全的药物对改善患者机体症状,促进其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后循环缺血与机体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当患者起病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也随之变化。受疾病影响,患者体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减少,血液供应量不足,而为了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心率、动脉压水平也随之上升[11];同时机体应激性产生大量β-内啡肽,抑制儿茶氨酚与前列腺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使得患者缺血区脑部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进而导致缺血及微循环障碍加重;此外,β-内啡肽还可直接损害细胞,对机体运动传导及感觉通路进行抑制,可促使患者病情进展[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治疗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纳洛酮在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分析其原因可知,纳洛酮大剂量使用时可直接作用于机体细胞,保护血液钠离子、钾离子及三磷酸腺苷(ATP)活性,并降低钙离子通透性,抑制自由基释放及脂质过氧化过程,从而保护脑细胞膜,增强其稳定性,修复已损伤脑组织,阻止疾病进程;还可对β-内啡肽的分泌进行抑制,增强心肌收缩力,阻断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进而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同时纳洛酮还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进行对抗,引起机体高度兴奋,从而使患者心血管功能亢进,改善血供;此外,纳洛酮还属于阿片类受体抑制剂,具有抗凝血、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膜,减少炎症损伤,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进而促进受损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进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马来酸桂哌齐特为临床常用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可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阻止钙离子跨膜流通过程,减轻血管壁收缩,扩张脑部循环血管,进而缓解血管痉挛程度,减少血管及体循环阻力,增加血流量;同时其还可抑制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的生物活性,增加环磷酸腺苷的数量及生化作用,降低机体耗氧量,从而使心率及动脉压水平下降至正常值范围;同时马来酸桂哌齐特还能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可塑性,降低其在细小血管间通行难度,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14-15]。因此,两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患者缺血部位,从而大大增加血液供应量,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发挥快速持久的治疗效果;同时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还存在样本量较少的缺陷,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还待后期临床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