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1-05-23 12:14史斐斐蔡安娜谢桂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史斐斐 蔡安娜 谢桂芳

【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古诗文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创新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厚植文化自信。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根据田广林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的定义,传统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保留在这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乃至反映着这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着中华民族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数量达129篇,在这129篇古诗文中,笔者根据其内容初步划分出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有:思乡情怀、忠君爱国、节日文化、孝道文化、人与自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因此,教师采用多种策略有效地在传统文化教育视角下进行古诗文教学是十分重要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实践研究发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进行小学古诗文的教学。

一、诵读吟唱,初感大意

古诗文有着很强的音韵美,吟诵是学习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第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需要眼睛、耳朵、嘴巴三个器官协同合作完成的一项活动,朱熹曾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经过反复的吟诵、思考、揣摩,沉浸在郎朗上口的古诗文的音韵美中,进而初步感知诗文的大意,也为下一步对诗文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教师若想要活跃古诗文课堂教学的诵读气氛,则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开展趣味诵读,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可以范读,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竞赛诵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可以在本小组的朗读中加入乐器、舞蹈、民俗等,甚至可以采用唱的方式把诗文表达出来。如,王安石的《元日》展现的是传统文化之节日文化——春节的情景,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则可以加入春节时的民俗如贴春联的情景进去,也可以穿插春节时的歌曲进去,使课堂上呈现浓浓的春节氛围,那么,诗歌的大意也就不言而喻了。也可以根据小组内部之间的理解把诗文的内容演绎出来,使学生在妙趣横生中感受诗文的诵读乐趣。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自发地探讨诗歌的大意,在吟诵中感受中华的文字之美,傳统文化之渊远流长。

二、创设情境,深入理解

通过图片、音乐、讲述等多种方法,教师巧妙地再现诗歌的情境,带领学生沉浸到情境中去,这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它符合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利于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融入课堂,进一步理解诗歌。

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从某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它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它分别从听觉、嗅觉、视觉三个角度进行描写。在教学这首词时,笔者若只是简单提问“同学们,这首词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或者是“‘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这句作者是从哪个感官角度来写的?”则未免太过生硬,而且会弱化诗歌的美感,学生自然比较难体会诗歌所传递的情感。此时,笔者采用播放蝉鸣、青蛙鸣叫的声音,创设情境,让学生边听边感受夏日田园的恬静,展示明月稀雨、无边稻花等图片,让学生如声临其境,置身在那幅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中。学生自然而然便体会到了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时,笔者还在此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人人与自然的理念,初步感知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正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有如此如诗如画的景色。创设情境,让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置身其中,述说自己的理解,实现自我建构,感知传统文化的和谐之美,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拓展关联,丰富想像

古诗文具有篇幅短、音韵优美、意蕴丰富的特点。加之年代久远,学生当下的生活环境与古人相去甚远,有些诗词尤其是展现传统文化之家国情怀的诗词,如果仅停留在短短几句翻译上,学生恐怕难以理解。因此,根据诗词的内容,有些诗歌需要教师拓展相关的背景等其它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既需要拓展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要让学生对杜甫的整个人生经历有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讲故事、视频影视资料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此诗作于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平民百姓饱经战乱听闻战争终于结束时是什么心情?”继而拓展杜甫的其它诗歌,让学生知道杜甫是一个饱经战乱又非常热爱祖国的诗人。此时,学生便能更加清晰地体会诗人当时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再进入诗歌的理解,便能事半功倍了。

另外,如何使古诗文的丰富内涵不断衍生拓展?启发学生在古诗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非常重要。如,在教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时,笔者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前两句所传达出的清幽、冷静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象还可以加入哪些景物进去传达出这种气氛呢?此时作者望着一轮明月思念着自己的友人,诗人心中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从而渗透古诗文中传统文化之思乡情结,而在众多思乡诗歌当中,“月亮”是一个代表意象。古诗文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才能更加有生命力。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笔者除了注重学生对诗文本身的理解外,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学完之后自创古诗文的能力,让古诗文在学生听、读、说、写中不断焕发活力。

古诗文中包含众多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认识、接受并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也将继续不断地探究更多在传统文化视角下进行古诗文教学的策略,让学生爱学古诗文,乐学古诗文,厚植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陈洪峰.诗路花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