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21-05-23 19:47刘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

摘要: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9-005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毋庸置疑,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令老师和学生受益颇多。物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不仅能为学生学好物理创造情境,还实现了物理知识的多感官刺激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实现了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教学资源共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因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创新,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下面就《熔化和凝固》教学案例来阐释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的问题。

教学案例再现:

(鉴于篇幅限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等略去,且只再现教学的主要过程)

一、利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风景秀丽的西湖,珠穆朗玛峰上的冰川,变化多端的彩云。

师:画面展示的自然景观,这些现象与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里学到的水的三种状态有关,水有哪三种状态呢?

生: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师: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有什么关联呢?

生:冰可以化成水、水加热能变成水蒸气。

师:可见物质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阅读教材,掌握熔化和凝固两个概念。

二、学习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关于熔化和凝固这两个过程,你以前是如何处理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探究?

生:熔化和凝固是如何发生的?与天气有关系吗?[2]是不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能够熔化?

2.猜想与假设

生:改变物体的位置会使物体熔化,温度升高会使物体熔化, ;温度降低会使液体凝固;物质熔化、凝固时与天气无关。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与假设

分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师选择典型方案,如在试管中装些白砂糖加热,观察状态变化,用投影仪将此方案投在屏幕上。

师:大家设计的方案很好,现在我们用海波和石蜡替代白砂糖进行实验。(幻灯片投影实验操作图)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演示。(略)

5.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他们的内在联系

以温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建立平面坐标系。分别做出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通过图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两个图像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反映出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在屏幕上显示导学问题,如老师在海波的熔化图像上标上字母,并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各点和各段的问题等,结合其他物质状态变化得出结论:自然界中有两种固体,一种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晶体) ,另一种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熔化与凝固相关知识及其规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写出本节课的实验报告。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了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尤其是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下面作者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提升物理课堂效率方面中的作用,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三、引发好奇 ,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能力的培养源于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而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条件之一是探究者的浓厚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湖水、冰川和彩云,创设了直观的教学情境,呈现了美不胜收的自然画面。尽管这些自然现象学生比较熟知,但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且如此美妙神奇,赏心悦目,还是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自然如此神奇的景观,如此多姿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使然?这不免令学生惊叹不已,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保证了整节课的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紧接着大屏幕出示的烧水、钢水出炉等场景,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探究期待。

直观、生动、形象,多媒体所产生的这些效果,是包括教师讲解在内的其他教学形式和手段难以达到的。在上课开始的导入环节,能够有这样好的效果,不能不说多媒体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探究活动开始之前,学生能够提出关于凝固和熔化的诸多有价值的问题、假设和猜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得益于鲜活画面的启发—由形象思维转化成了抽象思维。

四、搭建平台 ,实现交流合作

教师利用投影仪投放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补充完善,这实际上是在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搭建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学生能够清晰地发现实验方案的不足与缺陷,以便各抒己见地加以补充完善,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讨、修改,使实验方案更趋于合理、科学,利于操作,利于实验目标的达成。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展示相关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1]通过交流合作,不仅实验方案得到了完善,而且,学生对实验的目的更加明确了,对实验操作的过程也有了了解,对实验过程中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该使用什么器材,该记录哪些数据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到了胸中有数,心里有底。由此避免了盲目与蛮干—这正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之必须!

五、展示路径 ,培养探究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八年级学生来说,实验操作活动经历不多,实验操作规则知之甚少,实验操作过程比较模糊,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用幻灯片投影实验操作图,为学生展示了一条清晰地实验操作路径。依图操作,步步对照,时时观看,处处明示,减少了随意行为,增强了规则意识,这不仅规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而且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沿着这条路径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不会走弯路,更不会步入歧途,“实验操作图”的引领和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有些物理实验演示效果很不理想,如实验器材太小,或是器材不好展示,造成演示的实验只有前面少数的同学能看到而后面的同学看不到的结果。[2]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演示实验场景展示到大屏幕上,这样全班同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六、问题引领 ,形成科学态度

教材是探究活动的指导范本,也是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宝库。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扎实有效地阅读教材,是教师的义务所在。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既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基于上述理念,在本案例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利用大屏幕呈现导读题, 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搜集文本信息,收效十分明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呈现的这些导读题中,不乏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内容。如关于白炽灯灯丝材料的选择和铝锅能否使金属熔化的导读题,培养了学生查询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和质疑精神, 由此形成严谨务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是物理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必然訴求。

参考文献:

1张晓明.浅谈班班通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2017 ,12:120.

2关松林.初中教学典型课示例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飞,1968.6 , 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本科,初中物理教育。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中心学校234100)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研究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