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俐
【摘要】生本理念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用生本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兼顾学生间的差异,结合具体教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使各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获,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本文基于生本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训练、课后作业入手探讨分层教学活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基于生本理念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保证分层的合理性,然后根据各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好教学的针对性安排,满足各个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满意度,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活动中,应在对学生各个方面综合考量、合理分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以掌握教材中的基础内容为主,先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逐渐地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他们一般能很好地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以提高其应用能力为主,不断提高其运用所学分析、解答问题的灵活性.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应以拓展其能力,提升其综合能力为主.生本理念下教师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分层,真正地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这样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小数”内容教学时,针对基础较差、中等、优秀学生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理解小数表示的含义,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能够解答一般的小数运算习题;在熟练掌握小数含义以及四则混合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小数知识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牢固掌握小数部分的基础知识,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解答有关小数的综合性题目.
二、教学内容的分层
生本理念下为使各水平的学生,通过听讲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应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教师除要求所有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外,可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以满足中等以及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把握教学内容难度,尤其在讲解相关例题时,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可不要求其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调动各水平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師在讲解“分数”内容时,可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为学生讲解如下由易到难的例题.
(1)要使a4为真分数,a3为假分数,则a应为( ).
A.1 B.2 C.3 D.4
分析 本题较为基础,主要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本题检验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概念的理解.a4为真分数,表明a不能大于等于4,即a<4;a3为假分数,表明a不能小于3,即a≥3.因此,a=3,选择C项.
(2)小兰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杯的15,然后加满水;第二次喝了一杯的14,然后加满水;第三次喝了一杯的12,然后加满水;第四次一饮而尽.小兰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分析 本题难度中等,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根据题意可知小兰喝的牛奶刚好1杯.而喝的水一共为15+14+12=1920(杯),显然1>1920,表明小兰喝的牛奶多.
(3)已知a9,b15,c14均是最简真分数,并且它们的乘积为16,则a+b+c=( ).
A.20B.18C.24D.21
分析 本题难度较大,针对优秀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9×b15×c14=abc9×5×3×2×7=abc9×5×6×7,则abc=9×5×7,因为a9,b15,c14均是最简真分数,所以a=5,b=7,c=9,所以a+b+c=5+7+9=21,选择D项.
三、课堂训练的分层
课堂训练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生本理念下实施的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各水平学生的课堂训练体验.一方面,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习题时应注重趣味性,将学生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到相关情境之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积极思考的热情.另一方面,为起到巩固各水平学生所学的目的,教师应结合趣味性情境设计难度梯度明显的问题,使各水平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认真回顾所学都能正确地解答出对应的问题.如教师在讲解“圆柱体体积”相关内容后,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下问题,要求其思考解答.
如图1,将大、小两种玻璃球放入盛有同样多水的圆柱容器中,用“排水法”测量玻璃球体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回答以下问题(π取3.14).
(1)圆柱体中水的体积为,第二个圆柱体中大玻璃球的体积为.
(2)一个大玻璃球和一个小玻璃球的体积之比为.
(3)第四个圆柱体中的水面高度为.
分析 问题(1)较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基础稍差的学生进行回答.由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知水的体积V=Sh=12d2πh=9×3.14×4=113.04(cm3).第二个圆柱容器中加入大玻璃球后水面上升6 cm-4 cm=2 cm,表明大玻璃球体积和底面直径为6 cm,高2 cm的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即V=9×3.14×2=56.52(cm3).问题(2)教师可以让中等水平的学生作答.该问题有两种思路:分别计算各自的体积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图形得出体积之比.加入一个大玻璃球和加入四个小玻璃球均使得水面上升2 cm,表明一个大玻璃球的体积和四个小玻璃球的体积相等,即其体积之比为4∶1.(3)该题目难度稍大,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答.从第三个圆柱体可知,四个小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则每个小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4=0.5 cm.从第二个圆柱体可知一个大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则一个大玻璃球和一个小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0.5 cm=2.5 cm,再结合第一个圆柱体中水面高度可知第四个圆柱体中水面高度为6.5 cm.
四、课后作业的分层
在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后作业的重要性,達到巩固学生所学,深化学生理解的目标.一方面,为确保各水平学生都能够认真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题目应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明确哪些学生需要解答哪些问题,实现课后作业的分层.如此能避免挫伤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如在进行“折线图”“圆柱体”内容教学后,为学生布置如下课后作业:
在底面长为90 cm,宽为80 cm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根进水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再开B管(A管不关).如图2表示水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A管每分钟进水多少毫升?
(2)A,B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多少毫升?
(3)B管和A管的进水效率之比为多少?
分析 该题目以折线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图形的理解.题目设置三个问题,分别要求基础较差、中等生、优等生进行作答.
(1)从图中可以看到A管开了15分钟后,打开B管,则A管每分钟进水90×80×15÷15=7200(毫升).(2)从15分钟后A,B两管均开启到35分钟,用时35-15=20(分钟),水深增加了60-15=45(cm),则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量为90×80×45÷20=16200(毫升).(3)由前两问可知,B管单独进水每分钟的进水量为16200-7200=9000(毫升),因此,B管、A管的进水效率之比为9000∶7200=5∶4.
五、总 结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人们对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刻,提出了生本理念,给教育活动带来了良好的指引.生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潜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生本理念的融入,又要注重实施分层教学活动,正确对待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各水平学生通过听讲都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促进其数学素养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国玺.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科学咨询,2020(32):295-296.
[2]丁淑梅.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低年级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20(11):115-116.
[3]周志义.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43):258.
[4]谭家树.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14):110.
[5]张永春.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J].情感读本,2016(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