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东文,李翠林
(新疆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2)
研学旅行从广义上来说是旅行者以学习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到某一处或某几处特定的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专项文旅活动,其旅行主体,可以是中小学生,也可以是大学生,甚至是社会职场人士;从狭义上来讲,研学旅行则是指由学校以及研学企业共同组织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以学习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校外文旅活动。
研学旅行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被称为“修学旅行”或“修学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20 多年。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研学旅行”逐渐成为我国全社会的共识。研学旅行对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对于全社会形成终身学习、增长才干的氛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某一学科或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与其相关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形成理论和展望未来。基于此,本人对研学旅行近十年来的研究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浅见。
本文所有文献信息均出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平台(中国知网CNKI)。如图1 所示,以“研学旅行”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总数据库,时间跨度是2011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0 月31 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49 篇;2011 年-2016 年,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论文数量变动不大,年均40 篇左右;不过从2017 年开始,这方面的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可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旅融合模式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笔者根据撰写文献综述的需要精选了其中关于研学旅行发展概况、研究现状、未来展望的约110 篇文献作为主要参考。
图1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研学旅行相关文献发表情况趋势图(2011.01-2020.10)
关于研学旅行,最早的研究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当时来华修学旅游或进修的外国人日渐增长,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教学方式上[1]。从2010 年左右开始,国内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使用“研学旅行”来替代“修学旅行”或“修学旅游”。以2013 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和2019 年12 月新冠疫情爆发为时间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2013 年2 月2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正式确定了“研学旅行”这一正式研究称谓。2014 年4 月时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首次正式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官方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该定义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采纳[2]。同年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并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科研机构等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3]。2016 年1 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10 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首批20 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同年年底12 月份又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以及安全管理等几大类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2017 年5 月,“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在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胜利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发布了首部研学旅行标准化规范《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团体系列标准》,并决定将每年的5 月26 日确定为“中国研学旅行日”。研学旅行迅速登上各大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成为普罗大众关注的焦点。2018 年11 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包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共377 个单位[4]。在国家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各省也纷纷出台“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2019 年10 月18 日,教育部发布了2019 年增补专业名单,新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5]。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设置表明我国开始重视研学行业人才紧缺问题并积极培养人才,标志着研学行业趋于规范化与成熟化。
2020 年1 月15 日,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旅智库理事长兼首席研究员吴若山发布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该白皮书指出,2019 年我国研学旅行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课程、服务、品牌、资源等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可是2019 年12 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研学旅行是基于学习、旅行的综合性项目,因此受到的冲击更加严重。2020 年1 月26 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旅行业几近“冻结”,各地各学校均全面暂停研学旅行项目。大量研学企业严重裁员,甚至只发最低工资标准的薪资,部分研学企业连房租都负担不起,整个行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归零”。部分研学企业纷纷转战线上,可是由于研学旅行的核心优势是“线下体验”,因此效果不尽如人意,只能是权宜之计。
伴随着国家政策给予研学旅行的支持和倾斜,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学旅行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迅猛,笔者根据行业的发展概况以及精选的约110 篇文献,认为研学旅行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实施过程、分析方法、发展方向等。
研学旅行是一个多门学科相交融的研究领域,有数理化,也有文史哲;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知识。其可供研究的对象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徐褒琳(2017)从教育、旅行谁占主导地位这个角度出发认为研学旅行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以旅行优先的研学旅行(生态旅行,文化旅行以及成人教育旅行)和以教育优先的研学旅行(大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语言研修以及交换项目等旅行活动)[6]。根据现代旅游行业的基本要素,研学旅行的研究对象可分为:研学主体、研学客体和研学市场;李永生(2020)更进一步把它细分为政府部门、学校、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营地、研学旅行产品以及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旅游企业等组织和群体,并指出研学旅行产品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内容,研学旅行目的地是研学旅行的物质载体[7]。刘俊(2020)则从行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子系统:生产者(研学基地和营地、旅行社、老师等)、消费者(学生、家长、研学导师)和分解者(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8]。也有学者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如周姗等(2020)以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核心性利益相关者和辅助性利益相关者,学生、学校和家庭被归类为核心性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和志愿服务被归类为辅助性利益相关者组织[9]。
研学旅行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实施过程,因此对于研学旅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陈慧婷(2017)从研学导师讲解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游学结合、寓教于游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解说系统,该解说系统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科学的受众分类和新颖的解说媒介[10]。学科教师在研学项目的实施中起着核心引领的作用,为此何石明和张为民(2017)提出通过选择既有文化融合价值又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地点设立“行走课程”,将人文游学、义务支教两项活动相结合,创立了“游学支教”的新模式[11]。而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张金萍(2018),则结合专业特长探讨了研学旅行线路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典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兼容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并且认为相比旅行社而言,由教师主导设计研学旅行线路更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与教材的融合度高,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学要求[12]。在当今互联互通深入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时代背景下,曲小毅和黑岚(2018)从信息化课程开发的视角探讨了研学旅行的信息平台建设,提出要尽可能引入VR、VC、3D、GIS 等技术手段提高视觉效果和体验度,从多角度展示课程资源,增强交互体验,将研学线路的节点分布、文化内涵等整个过程全程可视化、高仿真的呈现给中小学生,创造出身临其境、代入感强的效果[13]。
一个研学项目完成了,应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研学项目的成功做好铺垫,同时便于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姜英敏和闫旭(2019)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借鉴了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研学旅行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系统的制度设计[14]。对于某个行业或事物,在产品属性、规格包装、作业流程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标准,这被称为标准化,封安保(2015)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升研学旅行课程的整体服务质量,并据此提出十大标准化建设,如旅行社需达到4A 或4A 以上等级,在近三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记录;每位参与研学旅行课程的学生,通过研学过程和成果相结合来确定其应获得的学分等[15]。除了以上描述性研究的文献,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也找到了部分采用定量方法研究的文献。比如胡驰(2020)根据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制定了研学导师职业能力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向学生、家长、老师发放李克特量表调查问卷,最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问卷数据,得出结论:当前研学导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知识渗透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提升[16]。而肖岳峰、傅倩楠(2020)则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对中国知网“研学旅行”的文献进行热点和关键词的分析,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研学旅行的价值研究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并且从2017 年开始研学旅行研究的广度及深度有显著的提升[17]。
近几年来,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和探索旅行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以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目标的项目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青睐。安子明等(2020)从地理学科教学的角度探讨和论证了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真实体验学习和研究活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思维[18]。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使整个国民经济都按下了“暂停键”,彻底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给研学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研学旅行是基于学习、旅行的综合性项目,因此受到的冲击更加严重,几乎完全停摆。2020 年5 月,全国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进入到了常态化防控状态[19]。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立涛、杨燕(2020)认为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线上研学是对时代的呼应,它克服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研学行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内,线上研学将与线下研学相结合,两者双轨并行。线上研学将从“新鲜感”转向“新常态”[20]。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蒋艳霞(2020)指出研学旅行市场主体要主动迎接挑战,在加强课程研发、加快研学导师培养、创新经营方式和产品形式、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上面苦练内功,促进创新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21]。从前几年研学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只要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允许人群合理流动,研学行业将继续呈现良好增长的态势[22]。
如果追根溯源,研学旅行在古代就已经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在20 世纪90 年代也已出现,而在我国真正兴起还不到十年,发展驶入快车道也只是在2017 年左右才开始。研学行业的实践推动着研学旅行研究的进步,研学旅行研究的进步反过来也推动着研学行业实践的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纵观近十年来研学旅行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才疏学浅,试着提几点拙见展望未来的研学旅行:
(一)建立研学旅行产品质量标准。当前我国研学旅行产品并没有统一可参考的标准,也鲜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以致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参次不齐,甚至质量堪忧,这与研学旅行的初衷相悖,同时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可以参考美国、日本等研学旅行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研学旅行产品的标准进行研究制定。
(二)建立研学旅行基地评价标准。当前我国研学旅行基地遍地开花,可是实际产生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站在全域旅行的高度来看待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以致功能定位不准确,同一个主题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全域的跨学科的研学旅行基地评价标准,以便科学合理的指导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
(三)构建研学旅行智慧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可以依附于现在使用广泛的微信、QQ 等通信软件,或者今日校园等APP,也可以独立开发。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智慧服务,对研学旅行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督导,确保研学旅行有质量而不流于形式,参与人员不掉队、不走失,同时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积累经验获得进步。
(四)应该较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目前,国内研学旅行研究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对于定量方法的使用并不多见。研学旅行研究应该更多采用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统计分析软件或词频分析软件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研究结论有可靠的数据和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