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梦琳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疾病;病理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151-02
现代社会女性生存压力大,情绪变化大,出现各种乳腺疾病的几率显著升高。乳腺疾病中,危害性最高的就是乳腺癌,如能早期通过有效的检测手段确诊疾病,早期通过手术切除癌肿,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早期能否正确识别病变组织分子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十分巨大。乳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大部分可以通过常规切片确诊疾病,少数类型则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确诊,此时可以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诊断疾病[1]。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现对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项研究中,某院选择了200名乳腺疾病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10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4:6,平均年龄为(42.9±6.4)岁。研究组中100名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5,平均年龄为(42.4±8.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在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正式展开。
1.2检测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评价检测效果。对照组接受常规检测,研究组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具体方法为:采集标本后使用10%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常规石蜡包埋。通过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所用检查用具为S-P即用型试剂盒和即用型抗P63、SMA单克隆抗体。切片厚4mL,常规脱蜡、水化,通过高温高压抗原修复P63,剩余按照说明书完成即可。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P63定位在细胞核,SMA定位于细胞质,当其呈现棕黄色时,即可确定为阳性细胞。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恶性肿瘤检出率上的比较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有良性肿瘤75例,恶性肿瘤25例,对照组有良性肿瘤70例,恶性肿瘤30例,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恶性肿瘤的检出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乳腺腺病与浸润性癌 乳腺的解剖组织分为三层,分别是腺型上皮、基底层肌上皮和管腔基底型上皮。通过对阳性病例进行观察发现,乳腺癌会导致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受累,并改变细胞结构和形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时,可以有效检出肌上皮、基底膜和P63的不均匀间断性表达,从而判断出病理组织表达高分子角蛋白CK5/6。
2.3原位癌与增生性疾病 原位癌和增生性疾病指的是导管和小叶部位的病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发现,在表型方面,原位癌和增生性疾病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蛋白进行区分。所以这两种疾病的生理活性各有不同。
3讨论
乳腺癌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疾病,随着女性身心压力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已经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如为原位乳腺癌,虽然不会导致患者失去生命,但病变会导致乳腺细胞癌变,失去正常细胞的特性,从而脱落,出现癌症病灶的轉移,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目前临床尚未清晰乳腺癌的发生原因,但已经发现了乳腺癌的发生规律,乳腺癌的高发人群有相同的高危因素,包括家族史、晚育和绝经等。本身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但因为本疾病在患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所以患者在患病早期不会重视自身变化,确诊患者多是在体检筛查时得知自己患病,从而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
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一般是经血转移,少数经淋巴转移,在评估乳腺组织内分泌治疗期间,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测定患者的激素受体水平,这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乳腺癌病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临床新兴的一种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检查乳腺癌功能和形态变化,该检查方式的敏感性高,可以有效确认肿瘤位置,并检测相关蛋白指标,为临床开展疾病的诊治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C-erbB-2属于一种癌基因蛋白,癌细胞则为阳性,所以肿瘤分级和分化程度与这一基因的过度扩增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有助于鉴别乳腺疾病的良恶性[6]。
在乳腺疾病发展期间,还有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ER(内质网)和PR(孕激素受体),对乳腺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检测ER和PR的表达情况可以判断乳腺癌内分泌的治疗情况。对乳腺癌进行治疗前必须要检查ER和PR,如果两项指标均为阳性,在治疗疾病时,治愈率可以超过60%,如果两个指标一阴一阳,治疗有效率将不超过20%,如果两项指标均为阴性,则治疗有效率只有5%[7]。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乳腺疾病时,具有如下优势:①可以准确对良恶性肿瘤进行区分;②对间质的浸润程度进行判定;③对小叶性肿瘤和导管肿瘤进行有效区分;④通过对乳腺癌预后和治疗相关的蛋白指数进行检测,有助于更好地判定预后[8]。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为显著的特征,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预后,如果能有效确认恶性肿瘤的转移情况,对于评估治疗预后的意义重大[9]。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判断预后最常用的指标为NM23-H1,该指标为双磷酸盐激酶,是良好的预后标记物,其表达与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浸润呈负相关。CD44V6属于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间信号的传递,并与透明质酸相结合,使细胞粘附性降低,其高表达与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浸润呈正相关,临床常通过该指标判断预后[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检测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良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效判断出癌症种类和位置。证实了对乳腺疾病患者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临床价值极高。但有一点需要在此特别说明,因为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样本较少,所以得到的结论可能存在缺乏说服力的不足之处。期待临床未来可以开展大样本研究,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乳腺疾病患者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有效检出恶性肿瘤,并区分肿瘤良恶性,临床利用价值较高,未来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