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光,张法学,李华超,董旭帅,张建斌,殷长江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31)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是一组病因不明,脑脊液压力相对正常的脑积水症候群[1],多见于老年人。由于患者循环途径被阻塞,脑脊液无法经正常途径循环,在脑室系统聚积致脑室扩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障碍、步态不稳、尿失禁等典型的临床表现[2-3],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健康状况的要求不断提高,众多iNPH患者有治疗的需求,鉴于iNPH的特殊性及特点,目前其临床诊疗仍处于粗放阶段,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国内将iNPH的诊断分为3个级别,即临床可疑、临床诊断和临床确诊[4]。腰椎穿刺脑脊液放液试验(Tap试验)阳性是临床公认的手术指征,阳性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5]。但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结果发现,Tap试验对于临床可疑患者的准确性仅为53%[6]。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部分Tap试验阴性的iNPH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7-8],所以探讨Tap试验阴性患者的再筛查方法十分必要。国外有研究利用脑脊液流出阻力行进一步筛查,但敏感性仅为31%,准确性为40%[9],临床价值不高。另有研究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通过脑组织灌注评估iNPH患者从分流术中的受益情况,但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10]。颅内压波幅与颅内压相关系数(regression of amplitude and pressure,RAP)是反映颅内代偿空间、颅内血管状态及脑顺应性的指标之一,检测RAP值可预测脑室系统积水情况。本研究对82例Tap试验阴性的iNPH患者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前持续12 h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压力测定,探讨RAP的诊疗价值。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82例Tap试验阴性的iN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RAP值分为高RAP组(RAP≥0.6)和低RAP组(RAP<0.6)[11]。高RAP组34例,年龄55~81岁;低RAP组48例,年龄53~82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典型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无颅内疾病史,但至少伴有以下2个iNPH典型临床症状,认知障碍、步态不稳、排尿障碍;②腰椎穿刺检测颅内压为70~200 mmH2O;③头颅CT或MRI检查提示脑室扩张,双额角径/颅内径(Evans指数)>0.3,且脑室枕角旁或额角旁有间质性水肿征象,诊断为脑积水;④Tap试验阴性。排除标准:脑出血、颅脑外伤等引起的继发性脑积水。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压力测定采用Neumatic DCR数据采集系统,按照标准流程持续监测12 h后拔除,剔除异常数据,获得颅内压波幅与颅内压相关系数(RAP),检测期间不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前及术后1个月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①步态检查,采用固定3 m无障碍直线折返计时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让患者坐在带有扶手的靠背椅子上,计时开始时要求患者按日常速度行走,达3 m处绕过标志物返回到椅子前并坐下完成测试(日常行走使用辅助器械者在行走时照常使用辅助器械);测试共进行3次,取平均值,术后1个月TUGT平均时间较术前减少≥10%为改善。②认知功能评估,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由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连贯性记忆、对答反应和叙事语句进行评价,确认患者术后有改善为认知功能改善;客观评价采用简易精神评价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R)评分,满分为30分,MMSR评分<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评分越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术后1个月MMSR评分较术前提高≥3分为改善。③排尿功能评价,参照Bristol下尿道综合征评分,对尿频,尿急,昼、夜尿次数,尿不尽感,尿失禁,排尿等待等症状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48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术后1个月排尿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20%为改善。疗效评价:将iNPH患者步态(术后1个月TUGT平均时间较术前减少≥10%计1分,减少≥30%计2分)、认知功能(主观评价认知功能改善,术后1个月MMSR评分较术前提高≥3分计1分,提高≥5分计2分)和排尿功能(术后1个月排尿功能评分较术前改善>20%计1分,改善>40%计2分)改善程度进行量化,总积分改善≥2分为有效。
2组术前TUGT时间、MMSR评分和排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高RAP组TUGT时间较术前及低RAP组明显缩短,MMSR评分较术前及低RAP组明显提高,排尿评分较术前及低RAP组明显降低(P<0.05)。低RAP组各指标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术后1个月,高RAP组患者步态不稳、认知障碍、排尿障碍改善率高于低R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患者手术前后TUGT时间、MMSR评分和排尿评分比较
表3 患者步态不稳、认知障碍、排尿障碍改善比较[例(%)]
高RAP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低RAP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有效3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70,P=0.000)。
iNPH是指患者在颅内压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脑积水继发脑室扩张。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考虑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脑实质中存在包括脂类、蛋白质等类似海绵样弹性的物质,液体作用于脑实质时导致脑室扩张;②由于蛛网膜颗粒阻塞等致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出现脑脊液吸收障碍形成脑积水[12-15]。iNPH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iNPH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诊治方法受到临床的高度关注,正确诊断iNPH及判断是否具有手术指征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对于iNPH的诊断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头部CT或MRI扫描是筛查iNPH的主要方法。
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改善iNPH患者的微循环灌注和脑脊液动力学,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步态不稳、认知障碍等临床症状[10]。但脑室—腹腔分流术毕竟是侵入性操作,患者术后存在脑脊液分流过度或不足、感染、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16-18]。另外,并不是所有iNPH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功能均能得到改善,所以准确把握手术指征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前提。Tap试验是目前诊断iNPH的有效辅助手段,其通过观察临时引流脑脊液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估长期引流效果。因此Tap试验阳性是iNPH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常用指征。有文献报道,Tap试验筛查iNPH的敏感性为80%~85%,阳性预测率为96%~100%[19]。由于Tap试验的敏感性并不高,意味着约20%的iNPH患者可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Shprecher等[20]研究发现,iNPH患者行Tap试验假阴性率为10%~30%,说明Tap试验不能作为iNPH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筛选的唯一指标。
RAP是连续检测40个平均颅内压波幅与平均颅内压,经计算得出的相关系数。RAP可间接反映脑压力—容积的代偿空间,其范围为0~1,当RAP值接近0时,提示iNPH患者的颅内容积变化对脑脊液压力无明显影响,脑积水仍有良好的代偿空间;当RAP值接近1时,提示脑脊液循环不良。iNPH患者RAP升高说明颅内容积变化对脑脊液压力有明显影响,颅内代偿能力下降。研究发现,RAP≥0.6提示脑脊液储备能力受损[21]。基于此,本研究以RAP=0.6为截断值,观察2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高RAP组TUGT时间、MMSR评分、排尿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高RAP组TUGT时间明显短于低RAP组,MMSR评分明显高于低RAP组,排尿评分明显低于低RAP组,高RAP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总有效率高于低RAP组。说明Tap试验阴性iNPH患者经持续12 h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压力测定再筛查,以RAP≥0.6作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指标具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综上所述,Tap试验可预估iNPH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而持续12 h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压力测定可反映患者脑室弹性储备空间情况。RAP≥0.6提示有极高的手术成功率,可作为Tap试验筛查的有效补充。2种检测方法相结合可提高iNPH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筛查的敏感性。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