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风 李艳群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以及视频媒介的火热传播,短视频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风口。聚焦短视频领域不难发现,伴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平台上呈现的“儿童成人化”景观潜存一定的隐忧。本文通过研究短视频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梳理其存在的问题,从围观者、短视频创作者、媒介平台三方面,思考儿童“去成人化”的路径,以期守护儿童的童年,尽可能地延缓“童年的消逝”。
【关键词】守护童年 短视频 儿童成人化 思考
当下,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短视频媒介涌现,并成功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抖音、快手等注重短视频分享类APP,还是微信、QQ等以注重社交联系为主的即時通信类APP,又或是央视新闻、新浪新闻等注重新闻信息传播的新闻类APP等,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APP都借着新媒介技术的东风,或继续深化平台短视频功能,或持续加强与短视频的联系,从而吸引人们参与其中,成为短视频的制作者、观看者、分享者。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讯。在网络视听产业中,短视频的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1302.4亿,同比增长178.8%。①可见,短视频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而随着5G、6G等技术的进一步落地,短视频与人们的社会联系将继续加强。
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他认为相较于讯息,每个时代所出现的新媒介技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因而更具价值。不可否认,短视频的出现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重塑人类生活新空间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短视频中显现的“儿童成人化”现象,亦引人深思。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的各种媒体是影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动因或途径。②媒介化社会的推进使得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于儿童而言,短视频正成为影响其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短视频中的“儿童成人化”也将不利于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发展。因此,文章关注短视频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透视“儿童成人化”的表征,并以此探寻剥夺儿童童年的因素,试图思考守护童年的有效路径。
一、异化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的界定
“童年”从个体的成长历程来看,指的是从幼年到少年期间的年龄阶段,一般被认为是人生当中最为童真烂漫、快乐美好的时期。有研究表明,童年期是随着社会变迁发展而产生的概念。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卢梭在其教育学专著《爱弥儿》中指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自然在需要儿童成为成人以前,儿童就是儿童”,从而建立、发现了童年的概念。③20世纪 60年代初,法国文化史学家阿里耶斯在他的《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中指出:儿童概念其实只是近代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形成的一个概念,在那以前,人们对于儿童与成年人的区别并没有明确的意识。④随着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发展,美国媒介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开始关注电视等传播媒介对童年的侵蚀,并提出“童年消逝”说,他认为,“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着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⑤英国媒介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虽然比较认同尼尔·波兹曼所提出的“童年”概念,但在此基础上,他“巧妙地将童年被造的过程拉伸到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等长,从而不动声色地否定了童年消逝的论断”,他认为,“童年的概念在历史上、文化上以及社会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儿童曾被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⑥
可见,人类在探讨童年的概念,强调童年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方面一直做着努力,然而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冲击,“儿童成人化”现象的出现,又为守护童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儿童成人化指的是儿童在思维、心理、语言及行为等方面超越了其实际年龄及生理界限,表现出的近似成年人的倾向和特征。⑦如今,人们打开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短视频APP,不仅可以看到形色各异的成人,以夸张戏谑的表演来吸引眼球,也可以看到活跃在手机屏幕上的儿童,他们凭借缺乏童真、极具成人化的表演亦引来网友们的围观叫好,甚至一度成为“小网红”。历史上,大众媒介的出现,曾使得尼尔·波兹曼、大卫·帕金翰等学者关注媒介技术对儿童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引发人们对于“童年的消逝”“童年已死”的恐慌,当下,短视频等新兴媒介所呈现的“儿童成人化”景观,又再一次对童年造成威胁,亦引人深思。
二、短视频视域下“儿童成人化”的景观
(一)成人化的打扮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通过衣着来辨别儿童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随着儿童概念的减弱,童年的象征性标记也必然随之减弱。⑧在尼尔·波兹曼看来,“童装”是儿童的象征性标记之一。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每个年龄段有适合该年龄段的衣服,而适合儿童的着装则是童装。“童装”也就是融合了儿童的审美需求,体现儿童年龄特点的衣服,如具有鲜艳的色彩,绘有可爱的卡通形象,能够凸显儿童的天真烂漫特质等。然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中的一些儿童却身着与自身年龄不符的服装,如抖音账户@小葡萄baby、@裴佳欣、@宁宁小萌友等,她们或身着性感成熟、或身着时尚前卫等元素的服装,因成熟化的衣着而塑造出的成人形象,直接迎合了成人式的审美观念。此外,还有部分儿童追求浓妆艳抹,厚重的妆容下掩盖着本该稚嫩的脸庞。如快手账户@粉红豹3741发布的化妆视频,视频中10岁的小女孩不仅自己化着精致的成人妆容,而且还展示如何化妆。
(二)成人化的语言
儿童有其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方式,天真无邪的“童语”恰恰体现他们的纯真天性。而短视频中的“小网红”却犹如“小大人”般,语出惊人。如网络上一段关于4岁“神童”曦曦粉丝见面会的短视频,视频中成年粉丝说道“我每天工作,我都觉得好累,为什么你这么有活力”,曦曦回答“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另一个成年人问道“工作上面对挫折不是那么顺利,怎样去面对逆境”,曦曦答道“顺境的人生,人人会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学会走逆境,而且越年轻越好,因为逆境才是真正学会成长的机会”。曦曦的回答蕴含哲理,令成年人茅塞顿开,也因此得到在场粉丝的阵阵掌声。再如拥有将近200万粉丝的抖音账户@大老板(小可心来喽),发布的一段关于奶奶与姥姥同等对待的短视频,视频中小可心朝着爸爸说道:“我姥家啥也没有,你觉得这样好吗?给姥姥家花钱了吗,一天天跟你操不完的心。”该视频获赞166.2万,评论2.6万条,转发6.0万次(数据截至2021年9月5日)。无论是曦曦还是小可心,两人皆凭借着异于其年龄段的、成人化的语言走红,受到网友们的喜爱。深究此类儿童走红事件可以发现,言说成人化的语言并非儿童本意,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三)成人化的行为
班拉杜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人格,提出了社会学习论。该理论认为观察和模仿在个体的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个体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会通过模仿他人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儿童期,儿童的很多社会行为往往是通过模仿其父母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可被其模仿的对象范围也随之扩大。可见,于儿童而言,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模仿对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然而,短视频平台中不乏有些父母不考虑孩子所处的童年状态,将自身的个人意愿强加于孩子,从而给孩子带来脱离童年的引导和示范。如抖音账户@洛阳毛蛋儿发布的《搞笑来袭!这老太婆也太逗了吧!》,視频中一个稚嫩的小男孩,穿着花棉袄,拄着拐杖,鼻子旁边特意画了颗痣,弓着腰,抖着腿地模仿老太太走路,小男孩挤眉弄眼,表情丰富,并配乐“老太婆我今年86,手不抽来腿不抖呀,一刻见不到我老,这浑身都难受啊。我的那个老头叫老牛,庚子年正好89,天天嚷嚷要交女友,这可让我老太婆怎么活……”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背后坐着一对老人,站着一个中年人,看着孩子的表演,他们捧腹大笑。诸如此类孩子模仿成人行为的搞笑短视频较多,对儿童而言,他们自身并不会刻意地去进行成人化的搞笑表演,主导者仍在于孩子的监护人,其中以父母居多,是他们主动地引导,教给孩子这些成人化的表演手段,以赢得他人关注。从长远来看,这将影响孩子健康的人格塑造,不利于其正常人格的形成和思维发展。
(四)成人化的思想
发展心理学指出,小学是个体开始系统接受教育、心智德能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⑨这个时期的儿童若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然而,个别短视频中儿童表现出来的成人化思想却需要引起重视。如网易视频账户@豫乡刘姐发布的一段妈妈与3岁女儿对话的视频,视频中妈妈喊女儿睡觉,女儿回答自己还没拍视频,并解释说拍视频是因为想让小朋友们认识自己,想出名,想当小网红。账户@瓦岗寨的小朋友发布的《熊孩子这么小,就想当网红,自己赚钱买的手机》,视频中一个小男孩坐在桌前,守着一排手机直播,并用稚嫩的童音说道:“老铁们,直接下单。”可见无论是为了出名的小女孩,还是为了赚更多钱的小男孩,他们的年龄尚小,对“网红”的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却为了名利钱财,以成为“网红”为人生目标。我们不可否认“网红”这一职业的存在价值,但是对于儿童而言,若是从小引导其树立这种以追求名利为核心的价值观,则容易对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三、谁剥夺了儿童的童年
(一)实现“使用与满足”的围观者
早在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曾预言21世纪的人们将迎来以视觉文化为突出表征的“图像时代”。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感叹图画似的消费时代已经死亡,取而代之的是由电视所带来的图像时代。当下,随着数字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媒介实现了对人们生活的全面渗透,可以说,以视频媒介为代表的图像将重构人们的生活空间,并成为媒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印证的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介平台对人们生活的融入,无论是为实现马斯洛口中的生理需求而观看的网络购物视频,还是为追求自我实现需求而观看的表演视频,于受众而言,人们与短视频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对媒介来说,短视频内容实现了人们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关注受众媒介使用与个人心理动机间的关系,认为受众基于个人需求完成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碎片化时代下,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持久,因而相比于需花费较长时间观看的视频内容,时长较短的视频内容更易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面对体育、财经、生活娱乐、科教文艺等多主题的短视频,不乏有部分用户倾向于观看儿童类短视频,甚至是与人们的认知存有一定差异的,如超乎其正常生理年龄表现的儿童类短视频内容。比如以小可心为拍摄主角的账号,抖音账户@大老板(小可心来喽)拥有195.1万粉丝,获赞3361.4万(数据截至2021年9月5日),统计数据表明,小可心成人化的表演引来了诸多围观者,获得了大量的粉丝关注。观察每条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发现,人们的评论无外乎“搞笑”“夸奖”“喜欢”等诸如此类关键词。这说明围观者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满足了自身娱乐、轻松的心理需求,实现了对媒介内容的使用与满足。
(二)追求“社交报酬”的短视频创作者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扮演着演员的角色,社会则为演员们提供了舞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本质上是在表演,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个体为了给对方呈现良好的自我,往往会刻意地进行形象塑造。随着网络社会的出现,人们之间的互动社交逐渐地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时至今日,网络社交已成为人们开展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以往,微信、QQ等即时通讯媒介平台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主渠道,而今抖音、快手等视频媒介平台的出现,更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表演舞台。人们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申请账号后,便可在个人账号上发布视频,除了分享、记录日常,进行个人情感的释放外,还可通过精心的表演,与网友进行互动社交。对于儿童短视频创作者来说,虽然视频表演的主体是儿童,但视频的创作者与发布者一般为儿童的监护人。创作儿童成人化短视频的作者在个人账号上发布孩子的短视频,借助于孩子的表演,塑造孩子“搞笑”“可爱”等形象,并且通过与围观者的互动联系,获取社交报酬。
如美国社会学家彼得·M·布劳所言,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也会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报酬,人们常常从社会关系中得到好处,因为他们的伙伴有意不顾某种麻烦为他们提供这些好处。⑩这是因为短视频创作者发布的视频,不仅能够帮助其积累粉丝数量,而且每条视频的播放量、点赞量、转发量以及评论区的留言互动都能够为账号主体带来流量变现,从而产生“报酬”。此外,当短视频创作者积累到一定粉丝数量后,通过直播粉丝打赏、电商卖货、直播带货、在视频中为商家进行广告植入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获取收益。如进入抖音账户@大老板(小可心来喽)的首页可发现,其头像下方依次写着“商品橱窗”“直播时间”“星图商务”及“粉丝售后”的联系方式,以用于电商卖货以及商业合作,而且该账号经常进行直播,每次都会引来众多围观者,这都为小可心的监护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正是在这种报酬的诱惑下,孩子的监护人不断地创作、发布孩子的成人化视频,逐渐地剥夺了孩子原有的天真与烂漫。
(三)“把关人”角色缺位的媒介平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最先提出“把关人”的概念,后来美国传播学者怀特将其引入新闻传播活动中。怀特认为媒介内容并非全部呈现给受众,而是通过媒介平台进行把关,按照传播标准对媒介内容进行筛选,从而将不符合标准的内容过滤掉,最终呈现给受众适宜的媒介内容。媒介技术的日益变革,为传统“把关人”角色的逐渐弱化提供了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反转新闻、假新闻的传播。而对于抖音、快手等视频媒介平台而言,更是因为缺乏对视频内容的有效筛选,导致低俗爆力、垃圾广告、炫富、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等内容在平台上广泛传播,从而被相关管理部门多次约谈整改。如相关新闻报道《广电总局严肃处理今日头条和快手责令立即整改》《网信办出手:抖音APP因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将被约谈》。
抖音、快手等媒介平台上儿童成人化短视频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是缘于平台上“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具体而言,一是缺乏对短视频创作者进入平台的把关。短视频创作者在视频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并直接决定着短视频本身的内容与质量。由于抖音、快手等平台进入门槛低,因此人人都可申请账号,入驻短视频平台,这就导致创作者群体鱼龙混杂,为传播不良内容埋下隐患。二是缺乏对短视频内容的把关。无论是短视频创作者发布的一手内容,还是转发者发布的二手内容,一旦缺少平台的严格审核,就容易出现视频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长久来看,若是抖音、快手等媒介平台长期把关缺位,允许儿童成人化短视频大肆传播,这不仅容易导致其他创作者的盲目跟风模仿,影响儿童的正常社会化成长,也不利于媒介平台的长远发展。
四、守护童年的路径思考
(一)围观者要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概念源于西方,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1因此,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人们合理地使用媒介,选择媒介内容。当下人们正处于信息化社会,媒介日益成为人的延伸,面对海量的媒介信息,如何正確地进行选择使用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于儿童成人化短视频的围观者而言,他们选择观看此类视频,表面上看是实现了自我的“使用与满足”,而实质上确是媒介素养薄弱的体现。儿童成人化短视频中的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进行娱乐大众的表演,身上已然没有了童年应有的童真,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围观者的观看,亦表明其缺乏对此类视频的判断能力,从而助长了此类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因此,围观者理应提升媒介素养,面对抖音、火山等平台上大量的短视频,需学会正确选择、观看媒介内容,拒绝扭曲儿童形象的短视频内容,不做儿童成人化视频的二次传播者。
(二)短视频创作者应承担社会责任
媒介工作者被喻为“瞭望塔”的同时,也意味着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新媒介环境下,不仅传播要素较以往发生了诸多变化,受众的地位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而拥有了更多的身份。这就意味着普通受众也可以拥有媒介,从而进行媒介内容的生产、发布,成为可发声的自媒体,但在此过程中需承担社会责任。
同理,抖音、火山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儿童成人化短视频创作者,可在平台上进行视频传播,亦应承担社会责任,对所发布的内容负责。尤其是对于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而言,他们作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所发布的视频不仅是信息的分享,更是价值观的传递。因此,儿童成人化短视频创作者不应以儿童成人化表演为获取“社交报酬”的交换条件,剥夺了孩子的童年,过度消费儿童,这容易对公众造成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不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三)媒介平台要强化把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报刊版面、广播电台、电视荧屏,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传播载体。要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各个环节,落实到采写人员、编辑人员、审看人员、签发人员身上,切实做到层层把关、人人负责。12习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媒介要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做好把关,这也是媒介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避免儿童成人化短视频的传播,为公众提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抖音、火山等视频平台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就要求平台做好严格审核工作,强化把关。一是强化对短视频创作者进入平台的把关。一方面,在人们进行账号注册时,平台有责任加强对申请者的认证资料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提升创作者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对创作者官方认证资料的审核,不能仅凭发布视频数量以及粉丝数量作为主要审核标准,而应注重对过往视频内容质量的审核,保证审核通过的“意见领袖”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二是强化对短视频内容的把关。现阶段平台对视频内容的审核主要借助于机器来完成,极少数情况下则依赖于人工。机器审核仅凭标题关键字词的设置对视频内容进行过滤,很难实现对内容的严格把关,而人工在面对大量的视频内容时,更是缺乏时间精力。广电总局在对短视频平台进行约谈时,曾提出视频内容总量应与平台审核力量相匹配。因此,短视频平台可对视频内容总量进行限制,切实发挥对视频内容的把关作用。
五、结语
视频媒介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体验,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儿童成人化短视频引来大量围观者,这一现象不免令人担忧。为了满足成人“社交报酬”或“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儿童在成人的刻意引导下模仿成人的打扮、语言、行为、思想,这使得儿童提前进入成人的世界,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童年。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极具可塑性的时期。若是儿童在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导与引导,对儿童的成长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危害。因此,文章关注短视频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并呼吁围观者、短视频创作者、媒介平台能够为守护儿童的童年而共同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接触与使用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BXW068)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央视网.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s://news.cctv.com/2020/10/13/ARTIip4JhuTW6qREtOt5SV2t201013.shtml.
②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③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④侯莉敏.童年的“消逝 ”与大众传媒对儿童生活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7):101-104.
⑤⑧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⑥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M].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⑦何毅,潘玉驹.拯救孩子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03):28-33.
⑨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⑩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陆晔.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2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于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艳群,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