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梳理新媒体环境下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审视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出现的主流价值观面临冲击、优质内容资源稀缺、权威信息发布迟缓等问题,寻求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 主流媒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引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名著《想象的共同体》中,将资本主义、印刷科技和人类语言宿命三者的相互作用视为想象的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条件①。这一观点表明媒介在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关系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尤为突出,主流媒体作为官方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主战场,其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西北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主流媒体在西北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寻求加强西北民族地區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和对策,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现状
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主流媒体,具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原有的“中心——边缘”的传播模式被打破,呈现出网状化的趋势,在此挑战之下主流媒体应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做好内容策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西北民族地区大多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通过考察当地主流媒体话语宣传、舆论引导、价值引领等方面内容,查摆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主流媒体重塑叙事模式
新媒体开放、交互的特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传播的局面,新媒体技术的加持,迫使传播语态从以往上传下达的“讲话”阶段、进入平等交流的“对话”阶段②。传统媒体时代官方主流媒体占据主导地位,拥有独特的话语权,是大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其权威性和话语权不容质疑;新媒体时代,个体、官方话语主体、非官方组织或群体,都可以利用网络或媒体发声,这些群体重构了媒介生态环境。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改变过去单一的内容传播渠道,制作了大量贴近民生的好新闻,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如天祝县融媒体中心发布的《天祝: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庆祝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10部推介天祝的微电影作品等;迭部县融媒体中心发布的两会老百姓、迭部县两会直播等,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平台实时分发,拓宽了主流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空间,以多渠道、多样态的传播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流媒体承担着多种职责,既要尊重新闻规律,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又要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做好舆论引导,做好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挖掘,力争做出有温度的报道。
(二)主流媒体多元叙事视角
所谓叙事视角是指叙事过程中观察故事的角度③。按照叙事者在文本中所出现的人称分为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④。按照出镜记者在出镜报道中的角色将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和复合视角。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叙事视角发生了从第三人称向第一人称为主的转移,一般而言,第三人称叙述缺乏对于细节和画面的描绘,而第一人称叙述更多展现的是“我”的视角,讲述的是“我”看到的故事,作品有更强的代入感和感染性,容易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改变主流媒体以往乐于采用的一种全知视角。全知视角我们也称之为上帝视角,这种视角虽然有助于对事件的整体进行描绘,但对于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缺乏精准刻画与个性化描绘。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叙事视角方面,针对不同的故事类型,采用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相结合的多元视角,从宏观中国故事的描绘聚焦到微观层面各民族群众动人的平凡故事,让观众对新闻事件的感知更真实、具体,这种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从不同侧面报道事件,释放多元的声音,与受众之间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对话和交流。
(三)主流媒体的文化呈现
新媒体时代,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对受众人际交往、政务传达、便民服务等带来极大的便利,当然,除此之外,媒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文化传播与传承。文化作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媒介影响了多民族文化及其共生状态的传承,而文化传承需要持续不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西北民族地区充斥着多元文化要素,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这些独特的文化要素无疑繁荣和丰富了多元整体的中华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族符号作为从个体民族符号抽离出来的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一些符号,如服饰、饮食、仪式、节庆、人物等,是对民族地区大众的共同文化书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扎根西北民族地区本土特色,发掘、报道更多民族的“新鲜事”,挖掘民族典型人物,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激发文化传播的正面引导作用,借助特定文化符号将其具象化和人格化,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意义,使受众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系统直观地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天祝县博物馆展出的“新时代天祝精神”解读和“天祝八景八珍八俗八艺”展示,弘扬了天祝县民俗文化,进而增强了民族团结凝聚力;民族团结进步视频材料中时常出现的格桑花开格外红,通过隐喻的话语符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藏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会议上指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该论述通过石榴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将中华民族各个家庭成员的团结一致表现出来,高度形象地将中华民族的内涵和特征展现出来。正如费孝通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⑤
(四)主流媒体的创新性表达
此外,新技术对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流媒体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媒介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方面,新媒体促使传播权力的去中心化,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给普通大众,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受到极大挑战,话语影响力逐步削弱。鉴于此,西北民族地区纷纷加大主流媒体建设,加快建设新媒体平台,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深入民间舆论场的核心地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如天祝县融媒体官方快手账号“天祝融媒”,致力于发布文化宣传、特色农产品推送等信息;中共甘南州委网信办开设的“甘南头条”公众号讲述甘南故事,推介文旅信息;迭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的抖音官方账号“迭部观察”,发布当地时政热点、民生快讯等信息。这一系列的举措拓宽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广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解读时政新闻,让新闻报道的表达更加生活化,实现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另一方面,强化技术思维,重构内容生产机制,加速提升生产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成为内容生产中的价值增量,借力AI、VR、MR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出“短、小、微”的融媒体产品,采取“机器生产”“AI播报”等方式,发布可视化、智能化报道,切实提高新闻传播力、影响力。
三、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问题审视
(一)主流价值观面临冲击
“主流价值观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是‘国家稳定的基石。”⑥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价值观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公众发表言论提供了方便,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等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但同时削弱了官方对内容的强控制力和大众对传统媒体的强依附性,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面临极大冲击。媒介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主流媒体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短视频等媒体形式,广泛开展思想宣传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思想中,内化到人们的行动中,培育先进典型、树立典型示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质内容产能稀缺
内容始终是新闻传播的根本,主流媒体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持续保持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内容的宽度和深度,走进基层,深入本地百姓生活,拓展资讯内容的厚度,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明确自身在新环境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强化多元功能满足个人、社会的需要,通过整合政府服务资源,提供线上电子化政务服务功能,利用融媒体中心汇集信息加强互动,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引导。总体而言,现阶段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的内容产能还较为稀缺,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内容产能,这就要求主流媒体提升传播艺术思维,成为内容生产的新标杆,更好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
(三)权威信息发布迟缓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介入与融合,正在加速消解不同媒介间的壁垒,新闻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技术的革新彻底碾压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社会舆论思潮出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信息发布的门槛一再降低,媒体话语权的强弱更多在于是否能够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快速、准确、客观、真实地进行报道并发布权威信息。传统主流媒体迫于繁琐的审校流程,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出现重大事件后,大众对信息的需求客观存在,主流媒体如未能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大众往往会通过一些非主流的媒体平台了解事态进展情况,进一步影响了当地主流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机制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由过去“事实先发生,媒体后发声”,转变为“媒体先发声,事实自然向媒体靠拢”,结合这一转变,主流媒体要适时进行转变,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
四、西北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结合地域特色生产优质内容,全面诠释政府政策,弘扬时代精神,引领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践行文化自信,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传播。为此,主流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一)集体记忆:唤醒
詹姆斯·凯瑞认为,在传递观的逻辑之下,我们要么出于政治秩序的观点将社会视为一个权力、行政、决定和控制的网络,要么出于经济秩序的观点将其视为一种资本、生产或交易的关系,但其实在此之外,生活也应包括审美经验、宗教观点、个人价值观和情感以及知识观点的共享⑦。仪式通常是由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所组成,如文字符号、图像符号、声音符号、色彩符号等,通过有别于平常行为的仪式感,触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在传播活动中,通过传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通过具象化、可视化的呈现形式,提高传播内容的辨识度,从而增强传播力。媒体服务需要不断自问为谁服务、怎样服务?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音频、视频、图片等更具感染力的媒介形式更易激活受眾的认同感。要借助媒体优势,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不同民族的特色生活和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自觉地尊重其他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
(二)情绪共鸣:触发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演进,近年来省、市、县各级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把握住关键时间节点,利用短视频、AR、VR、H5等新媒体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地方主流媒体要深入挖掘本土元素,汇聚基层新闻事件,突出地方特色,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深入践行媒体“四力”,确保主题报道出彩。转变传统宣传思维,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主流声音,挖掘具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及其当代价值的精髓提炼出来,与文化传承匠人互动,将内心情绪外化为文字,产生情感共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群众力量,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讲述民族文化故事。西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通过非遗技艺的传承、文创产业的开发、文旅产品的打造、文化产业的孵化等,形成“智库”,能够促进优秀文化传播、扩散、流通。
(三)价值认同:增强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记忆,它承载着社会成员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成员能够体验到共同的情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主流媒体作为公众社会情绪的“矫正器”,应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认和强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一般而言,大众最感兴趣的就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地方新闻,民族地区传统媒体在节目制作方面,要立足于独特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贴近百姓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小故事”回应“大热点”背后的价值主题,从而强化节目制作的导向性、价值性。
(四)网络安全:强化
网络空间作为信息传播集散地,是多元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碰撞、交融的新场域,维护主流媒体网络空间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基建”的快速发展,对网络空间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网络空间日常监测管理,增强网络安全风险的“预防力”“处置力”,确保数据安全,强化网络空间的隐私保护,培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人民群众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传播和汇聚正能量。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主流媒体借力多元传播渠道,打造服务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体系很有必要。加强传播民族政策理论,整合最广泛的资源,“上情下达”,凝聚共识,引领发展,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壮大主流声音,才能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本文为2021年西北民族大学教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机制与路径探究”(编号:2021XJYBJG-93 );西北民族大学2021年度校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编号:2021XJXWK-1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5.
②崔林.从“讲话”、“说话”到“对话”——中国电视新闻的范式转换与语态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3):54-57.
③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④吴昊.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5):107-108.
⑤王明珂.华夏边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⑥林晖.断裂与共识:網络时代的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构建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⑦James Carey. A Cultural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in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2nd ed).New York:Routledge.2009.pp.11-28.
作者简介:李士艳,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验师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