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仓 谢芳
【内容提要】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和研究也获得了重大历史机遇,需要提升战略定位,实现历史转型。本文试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宏大架构中,以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为指向,重新定位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分析转型的模式,探讨转型的实践操作,为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新闻传播 转型 实践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同时,“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对于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则提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①。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是民族工作的指南,更是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指导方针。
“民族新闻传播”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形成的一个特定的领域。它并不是学科和专业的分类,而是基于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特殊性而形成的一个领域,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民族地区、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正是由于其新闻传播的特殊生态,构成了学术研究的必要性,并对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具有重构功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工程中的一个支点。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国家意志,并越来越凸显出其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价值的语境下,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必然要进行学术立意、思路和路径的历史性转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旗帜下,为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而努力。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论断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在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④;在2020年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⑤;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⑥”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不仅越来越明确地指出了其重要性,更是将其置于民族工作的核心地位加以强调,毫无疑问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基本纲领和指导方针。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
(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民族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和凸显的是中华民族的共性,即共同体意识。这是在我国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疆独、藏獨、港独、台独等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相互勾结,对民族地区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挑战,阻碍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背景下提出的战略指导方针,具有重大意义。“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共同”: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要义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避免因民族问题酿成国家分裂的悲剧,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伟大复兴。这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自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融入。关于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有形象的论述:“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⑦。“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⑧。这种密切的家庭式民族关系,发展成为“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面对汉族作为国家主体民族、汉族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实际国情,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融入,就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点和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实质就是各民族文化实现具有明确指向性——中华文化的各民族文化大融合。不仅要继续深入研究各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特质,更要关注和思考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探索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路径,以及如何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背景下,对各民族历史、文化进行研究,由此获得新的意义和价值。
(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民族新闻传播发展和研究的必要性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认真思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结构特质。费孝通先生不仅提出了这个论断,而且分析了构成特点:“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分析:“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意在突出强调一体性、共同性、共同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指明民族工作的重心和主要方向。与此同时,也要重视不同民族的个性,即差异性:“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1。实际上,这也是对民族工作重要性和研究必要性的肯定。
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中华文化的内在构成。正因为民族新闻事业存在其特殊性,因此,關于民族新闻事业的研究,主要就是关于民族新闻事业特殊性的关照,即差异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研究就没有意义。在中华文化的大格局中,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殊性及其研究,实际就是从不同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规律,并构成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和学科发展的特质之一,由此完整地展示出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实,共同奠定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实质上,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是在丰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的内涵,凸显本土特色、中国特色、中华民族特色,共同描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美好蓝图。
按照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所展示的逻辑,各民族文化的融入,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同样,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和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民族新闻事业的加入,则亦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和“学科”。白润生先生最早意识到了这种缺憾,提出“中国新闻史就是中华民族新闻史”12,并从中国新闻史学体系的构建开始,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增加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内容,从而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中华民族新闻史”的概念,而且付诸学术实践,开拓了学科视野。虽然这种学术拓展主要体现在新闻史学领域,但对于整个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其实具有示范意义,正在演化成整个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大趋势。白润生先生的学术见解和努力,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具有前瞻性,为民族新闻研究确立了崇高的境界,树立了高标。他还为我们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提供了贡献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独特视角,并以获得学术界公认的实践,证明了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必要性和重大价值。
(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民族地区传播规律研究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13。即在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要给予尊重和保障。当我们将各民族语言文字纳入中华文化大范畴之后,就意味着各民族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语言文字文化的灿烂风景。
在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策框架下,民族地区传媒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播模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下,首先应该是全面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全覆盖,让所有国民能够阅读和接收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介质的媒介传播,同时,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介的存在和发展,满足少数民族受众的特殊文化需求。
(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旗帜下,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
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大势面前,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思路和战略就要进行调整。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自然是一种个性化探讨,并力图形成对民族新闻传播特质的认识把握,但这种个性化探索,将并不构成探索的终极目标,与国家传播分隔开来,而是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成为其分支和特色,重塑中华文化传播的品质和面貌,构建本土化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下的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由此既获得个性,更获得崇高的境界,焕发新的学术生命力,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宏大架构中的重要支撑点。
三、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面临重大历史转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完全符合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期待,同时对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转型已成必然之势。
(一)民族化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新闻传播历史,习惯于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书写为汉语媒介的历史,民族新闻传播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介的历史则缺席于中。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研究,将目光转移到民族语言文字媒介和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历史的研究,集中于民族新闻传播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和特质等方面,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语境,也有助于纠正新闻史学界对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疏忽,使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体系更加完整。后来,这种历史研究浸润扩大到整个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和传播规律的研究,也是符合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当时针对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这种个性化选择,既符合学科逻辑,也符合社会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已经基本建立了自己的史学体系,同时在传播理论和实务的总结诠释中获得了初步的成果,尤其随着民族问题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地位的提升,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民族问题的应有之义,获得了超越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全域关注,逐渐由学科边缘走向中心,这是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个性化视角取得的重大成就。
站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高度进行审视,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如果仅仅停留于少数民族传播的“一己之地”,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自己的局限性。如果仅仅关注一个民族的传播,并且以此作为研究的归结和目标,执着于本民族传播的生态和特殊性,就难以突破这种自设的文化圈层,很难看到当前传播的大趋势,让自己的传播进入偏狭的境地,不能实现与整个民族和国家传播的整体融合。民族新闻传播发展与研究的必由之路,就是尊重本民族的传播习惯,凸显传播优势,逐渐完成与各民族之间传播的融合,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的大格局之中,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本土化转型
新闻传播学科的本土化,不仅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更是传播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所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语境下,我们已经构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业,这就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而来自于西方的新闻理论特别是传播理论,并不能根本揭示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质,并引导未来发展方向。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已成学科尴尬困境。积极推进新闻传播学科的本土化,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不仅要基于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经验,而且要开创特色途经:中国传统传播经验和智慧;中国民间传播经验和智慧;中国各民族传播经验和智慧。民族新闻传播的独特历史和文化生态,造就了其特色独具的传播方式和理念,必将成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构建的理论源头之一。实现本土化转型,将会使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和研究获得更高的立意和目标,焕发学科生命力。
(三)田野化转型
就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而言,历史领域的探究和体系构建大体已经完成,但理論和实务的探索才拉开序幕。如果因为民族地区地域悠远、环境不便、语言隔膜而放弃在场调研,仅仅在文献中演绎、逻辑中推演,由此形成对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评价和理论抽象,则这样的研究无疑是高空作业,不接地气,与客观现实相去甚远,根本不足以形成真正的理论成果,更难以履行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的历史使命。应跳出西方传播理论的窠臼,深入民族地区,对民族语言文字媒介(包括双语传播)、民族地区传播(包括大众传媒、民间传播方式)、民族地区舆情传播和引导、民族地区传播效果、不同民族间传播的融合等进行在场体验、观察,获得典型案例,捕捉和发现特殊传播方式和民间化媒介,对民族新闻传播的整体状况进行普查和科学考察,实现感性认识和事实积累,为确立民族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助推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构建。
(四)民俗化转型
民族地区的大众传播媒介,除语言文字形式表现出独特性外,传播的技术手段等越来越与全国趋同。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特质和魅力,更多地蕴含于民间,表现在民俗文化之中。在普遍关注主流媒介的同时,要完成由大众传播媒介向民间传播媒介学术视角的转型。民间传播方式和媒介,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而且表现为细腻的地域差异;不仅体现为语言文字形态,而且还有物质形态。这些别具一格的传播形态,大量隐藏于民俗文献,但更多地存在于民族地区的田野之中,因此,在场的调研,比文献的扒搜更有收获和价值。这种研究指向的转变,更能凸显本土传播特色,丰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源头和滋养。
四、民族新闻传播学术实践的转型
随着学术研究战略的转型,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方式和途径也应相应发生重大转变。
(一)由民族个体向多民族融合转变
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起步阶段,将研究的着力点落脚在“差异性”上,即将重心放在民族个体传播的研究方面,完全符合学术研究的逻辑。但当这种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基本建立民族新闻传播历史框架,初步建立理论和实践构架之后,就要在继续追踪民族个体传播历史和规律的同时,特别关注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融合,而这种融合,当然是以互相间的传播为基础。这种最美好的融合,就是在各民族传播独特智慧的基础上,塑造和构建新的中华民族传播学体系,在更高的境界上形成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这就意味着,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无疑要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内,成为这个大家族中的必然成员,以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为最高目标;要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智慧,同时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新的传播模型和理念;要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影响因素和影响力,重新选择新的传播范式;要突破本民族的区域局限,在更广大时空中审视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状;要特别关注不同语言文字媒介的传播差异和特质,积极推进双语或多语“合璧式”传播模式,互相补充融合,造就多语兼通的理想受众,提升传播效果。
(二)由“文化传播”主导向“新闻传播”主导转变
毋庸讳言,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多少带有功利因素,觉得这种新的选择,既能凸显特色,又可以快出、多出成果。同时,又以为“文化传播”比“新闻传播”层次更高,故以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为时尚,甚至将民族文化的传播作为研究的归宿,忽视了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互相包容关系,走向了“目的论”的极端,忽略了民族文化融合的大趋势和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重大功能。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反而被边缘化,学科研究对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影响力降低,学科的现实话语权更加有限,民族新闻研究的主体板块反而被边缘化,成为当前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严重缺陷。我们一点也不否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必要性和学术价值,但更关键的问题是,要直面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集中最主要的学术团队,深入探究发展规律,应对发展难题,破解发展困境,指导发展路径。要全面关注民族地区主流媒介的发展;关照民族语言文字媒介的传播现实;重点思考民族地方农牧区新闻传播的挑战;特别关注民族地区重大新闻事件与舆情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思考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对外传播的逻辑联系和应对策略;认真研究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特殊方法、途径和传播效果。
(三)由“理论思辨”向“新闻原典”转变
以构建民族新闻传播理论为先导,从而形成民族新闻传播的学科体系,确实符合一般的“学科心理”,但对于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而言,这种迫切的理论想象并不符合实际。在当前即使中国新闻理论也并不成熟的大背景下,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明显缺乏基本的积淀,甚至连“民族新闻传播”的概念和范畴也众说纷纭,无法定于一尊,如此情景,就要立即建构民族新闻传播理论,显然是操之过急。理论的探讨自是必然,但目前最紧迫的也许是对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境况的全面把握,也是为理论的成熟奠定基础。学者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与其在理论的概念漩涡中艰难地“立定”,毋宁从民族新闻原典的关注开始,脚踏实地探索其真实生态和传播奥秘。民族新闻作品“原典”的研究,起码应该包括:主流媒体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的系列报道、评论;民族语言文字媒介刊载的新闻、评论作品;副刊作品;新闻图片;新闻媒介的内容分析;新闻媒介的效果分析;新闻人物分析;著名媒体职业人的研究;国家媒体与地方媒体同题材新闻报道、评论的比较分析;不同民族地区之间新闻报道比较分析。
(四)由“区域封闭”传播向“泛区域”传播转变
一般而言,一个民族会有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形成地域与民族之间比较紧密的“社区”,从而构成“民族聚居区”。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学者们就习惯于通过关注一个民族聚居区的新闻传播状况,了解这个民族的新闻传播状况。这种研究取向的合理性显而易见,但也存在局限:在某一个民族为主要居民的民族区域,进行关于这个民族的封闭式研究,固然利于把握其传播特质,但也会囿于一地之见,形成“一己之见”,无法在比较中凸显不同民族的传播品性。要有宏阔的学术视域,在整个民族区域的大视野中研究民族新闻传播,并归结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框架内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打破区域界限,实现跨区域关照:在跨省区时空中开展一个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研究;在跨省区时空中开展多个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研究;开展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对应、对比研究;由一个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过渡到一个民族地区整体新闻传播事业的研究。
注释:
①新华社.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8-28).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lsRedirectHit=20542581.
②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OL].人民日报,2014-5-3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30/c1024-25083330.html.
③中央民族工作會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J].民族大家庭,2014(06):4-6.
④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02).
⑤新华网.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EB/OL].(2020-09-26).http://www.xinhuanet.com/2020-09/26/c_1126544371.htm.
⑥中共国家民委党组.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21-11-08(012).
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J].民族大家庭,2014(06):4-6.
⑧新华网.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历史性跨越[EB/OL]. (2015-1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01/c_128286259.htm.
⑨费孝通.中国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⑩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J].民族大家庭,2014(06):4-6.
11新华社.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8-28).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lsRedirectHit=20542581.
12陈娜.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的新闻史——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J].新闻爱好者,2013(11):64-69.
13新华社.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8-28).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lsRedirectHit=20542581.
作者简介:周德仓,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谢芳,新闻学硕士,西北民航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办公室秘书,主要负责新闻媒体运营和企业文化建设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