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的积极探索,对财经新闻方向为代表的新闻学专业特色建设和高水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财经新闻人才如何高质量培养,重新成为了新闻传播教育领域重点探讨的话题。20多年来,财经与新闻的融合浅尝辄止,未有所突破。面向新时代,结合新文科建设的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基本抓手,财经新闻人才提质需要从专业培养的范式转换、专业课程特色打造、培养理念路径探索三个维度加以探究,结合新闻传播教育的价值关怀,实现理念创新与高质量培养。
【关键词】财经新闻 人才培养 特色打造 理念创新
自1998年中央财经大学开设财经新闻方向的新闻学专业以来,各大财经类高校相继开设了财经新闻方向的新闻学专业,财经新闻一度成为热门的专业方向。然而目前,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媒体机构的仅为两成,最多的年份不超过三成,①既懂财经又懂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则更为紧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是造成该窘境的重要原因,因此破解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困局迫在眉睫。如何通过更新理念、突破创新、开拓路径等方式提升财经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傳媒教育工作者急需且共同探讨的话题。
新文科建设的三大基本抓手是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此外,《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到:建设新文科的任务,需要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综合来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与路径探索具体可以从培养范式的转换、专业课程的特色打造、培养方法与理念的创新探索三大维度展开。
一、范式转换:突出社会范式的价值关怀
新闻传播学学者主张结合现实反思、审视②已有的新闻教育,杨保军提出:“新闻学诞生于职业语境之中,并形成了职业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创新与重建,结合现实及历史涌动的整体趋向展开扬弃、探索、创新和建设。”③那么,新闻学专业的特色打造需要在时代与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取精遗粕”,实现从职业性向社会性转变。对于具有鲜明特色的财经类大学来说,新闻学专业培养更应该沿袭职业范式的价值规律,结合互联网语境下新闻行业的职业困境,寻找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方向的特色谱图才能实现突破。
(一)沿袭新闻教育职业范式的价值规律
从新闻学专业培养的学科本源来看,新闻教育是面向职业的。从约斯特、小野秀雄、道比法特、徐宝璜到瓦耶纳、塔克曼、甘斯、舒德森,他们的诸多著述都是以职业新闻活动为中心的。用黄旦的话来说,新闻就是“以新闻职业为对象所积累整合的一种知识体系。”④具体而言,财经新闻方向的特色人才培养需要守护“本真”,理应在培养内容方面侧重“应用新闻学”,使“财经+新闻”的“复合型”效果切实反映就业评价的提升之上。
从新闻学专业培养的时代环境来看,新闻教育需要打造“时代特色”。财经高校重视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潮流的,也是突破现有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重要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报纸、广播等媒介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经济与大众传媒开始深度结合。直至目前,在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双重背景下,财经类高等院校培养“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尤为重要。
不论是从学科本源还是从时代环境来审视当前的新闻学教育,“财经+新闻”能够使学生基于财经新闻职业实践,建立起以专业新闻观念为核心的财经新闻概念⑤体系和理论体系,训练“一支有道德规范、守秩序、有职业习惯、意识保守的从业群体”⑥。
(二)新闻教育适应互联网革命下职业范式迭代
财经新闻特色的打造,除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外部助推”之外,还与新闻学教育处在范式更迭的转换期的“内在动因”密切相关。任平提出:“每一种学术图景的发生与转换,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出场的。”⑦首先,在互联网时代,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观点可以理解为:媒介已经成为了时代的面相,互联网革命已经成为新闻教育不可忽视的“内部因素”。其次,中国加入WTO与Web2.0时代的到来时间上基本重合,财经新闻生产的采编技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受众的主体性也显著增强,迫使新闻教育的财经特色打造从传统经济新闻单向生产的“供给”职业范式向互联网财经新闻双向沟通的“需求”社会范式转变。最后,媒介技术的革新导致了新闻业渠道的控制危机与多重衍生危机,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职业新闻活动的存在方式与行业样态,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应随之做出调整。
结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在动因”,解决财经新闻教育面对互联网革命下的职业范式困境尤为必要。为了更为全面地阐释新生财经新闻现象、财经新闻实践,引领财经新闻教育创新,甚至是对未来新闻学特色教育提供建设性规范与指导,在媒介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职业范式必须迭代,实现从职业范式向社会范式的转型,而非打补丁式的补充性教育调整。
(三)使用社会范式寻找新闻人才培养的系统谱图
2020年,杨保军站在科学研究的立场上提出“社会范式”以思考范式转型,事实上,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运用“社会范式”并以此取代职业范式也是毋庸置疑的。
新闻教育的范式转型与格式塔转换相似,需要寻找新的“系统谱图”,因为,新闻教育的职业范式与社会范式存在着“不可通约性”⑧。具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去中心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新的技术、新的时代,甚至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这就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在多元理解的框架下,实现新闻人才培育的有效交叉融合,基于此,打造社会范式下人才培养的系统谱图:首先是基础打牢,即培育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新闻人才;其次是特色打造,即培育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储备的特色新闻人才;最后是业务打通,培育具有财经新闻专业实践能力的业务人才。
二、特色打造:专业课程建设的结构性探索
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命脉,根据社会范式下人才培养的系统谱图,从中观层面就不难理解:坚持新闻传播之本和打造创新融合与实践教学体系是新闻学专业建设的两大基本板块。
(一)持续完善“财经+新闻”专业课程框架
一直以来,通过课程融合打造专业特色是众多专业型高校持续探索的路径,如何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并非易事。新文科之“新”,是“创新”而非“全新”。通过对全国数十个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的课程大纲的考察,不难发现,在新闻学专业建设的结构性探索过程中,一味地强调突出“特色”而遗忘“本源”的削足适履改革反而事倍功半。因此,财经类高校新闻学专业的特色打造,需以新闻传播为本,经济管理为源,固本开源。在此基础上,依托学校财经专业优势,狠抓自身建设,形成“新闻+财经”的特色专业课程框架。即把培养具有经济管理等财经能力的“传媒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媒介生态交叉性变化的需要,而非培养具有新闻传播知识的“经管人”。
发展思路上,财经高校的新闻学专业需进一步提炼特色,打造“亮点”优势。具体而言,根据社会需求夯实新闻学专业的“財经特色”、突出“财经重点”、优化“财经内容”。完善现有经济新闻类特色课程,不仅需要充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需要结合目前5G时代背景,将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据新闻等内容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基于这两方面,强化思想引导,关注最新经济和新闻发展趋势,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经济特色的新闻人才。
框架设置上,更加突出财经内容。在专业主干课中增强《传媒经济学》《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与企业营销》等“财经特色”课程的“融合属性”。设置《经济新闻理论与实务》课程可以使学生读得懂银行、证券、保险行业数据等宏观经济概念,把握财经新闻受众的偏好,掌握财经新闻写作规律。新增《文化企业理财学》课程可以使学生透彻理解传媒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现代传媒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从微观方面把握传媒产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完整的传媒企业财务管理的认知体系。通过课程设置层面的“学科融合”,可以针对性地解决社会对新闻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问题,培养能够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专门人才。
(二)打造完备的财经新闻实践课程体系
通过打造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专业与业务能力,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追求。某种角度而言,建立在联动实践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理实一体化的全方位育人”“联合实践活动的全员育人”“创新开展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育人”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课堂”相互衔接尤为重要。基于此,可以形成全程化教学链,延展教学时空,改变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现状。
首先,适度增加专业实践学分,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探索“全方位育人”。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注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实践教学学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经济新闻理论与实务》《媒介管理》等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通过实操训练使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建立健全财经记者训练站与写作工作坊、实时更新新闻编辑实验室、建立与财经传媒合作的产业学院都是在课程环节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手段。
其次,探索企业行业教师授课,接触更多专业前沿知识,实现“全员育人”。在原有的学业导师制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导师制,并使企业导师辅导实现全面覆盖。改变传统的“师与生”关系,使之演变为“师与徒”的关系。企业导师通过专业实践辅导,切实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最后,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打造真正意义的产学融合,实现“全过程育人”。与21世纪经济报道、财新等财经类媒体共建产业学院,突破传统培养平台围绕“学生实习”的浮光掠影式发展瓶颈,将财经媒体作为教学“共同主体”参与课程大纲制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合作、联合创新、协同育人”。
三、路径探索:从模式培养到因材施教
财经新闻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不仅需要上述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理念创新,还需从微观层面的培养路径上不断探索。财经新闻教育工作者需要突破传统模式框架,因材施教,在深化教学交流、紧扣实际需求、创新“学科融合”这三条培养路径上寻找新的培养质量“提升点”。
(一)深化教学交流,提升综合素质
深化教学交流是开拓培养视野、拓宽培养渠道的重要方式,校际之间、师生之间的跨空间、跨身份交流,方能找差距、补短板、取经验、提素质。
首先,教师参与教学交流,通过该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能力、水平与内容等诸多方面,从而间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队伍应该着力双师型、复合型骨干队伍的建设打造。第一,引进财经和新闻跨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教师,发挥其交叉学科优势;第二,培育双师型教师,鼓励专任教师在财经新闻业界挂职实习。
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同类型高校举办的财经新闻专业讲座、训练营、暑期班。拥有财经新闻专业的顶尖高校会通过线上平台向其他高校分享在线课程,邀请《财经》、央视财经频道等一线的财经新闻专家,分享财经新闻报道经验。通过此途径,不断深化校校、校企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紧扣实际需求,打造“亮点”优势
新闻学专业的财经新闻特色打造,在专业内涵上需要进行提升,才能突出“亮点”,实现人才培养质的突破。首先需要学科建设的“新理论”,第二需要教学方式的“新技术”,第三需要教学过程的“新实践”。
学科建设的“新理论”层面,财经新闻的特色打造需要延续新闻教育职业范式的价值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范式为代表的学科建设系统谱图。具体而言,根据社会需求、依托财经专业优势,进一步夯实办学单位的“财经特色”、突出“财经重点”、优化“财经内容”。通过该措施,不但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在财经新闻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竞争意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等就业评价指标中的表现,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方面受到普遍认可,并展现出较为突出的职业发展潜力。
教学方式的“新技术”层面,财经新闻特色打造需要吸收网络慕课、打造特色金课、增补专业微课三条渠道打造“亮点”。教学方式的“新技术”不仅适应当前新闻教育所面临的互联网语境,而且通过“新技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学特色打造。
教学过程的“新实践”层面,财经新闻特色打造需以财经新闻专业技能为指引,开发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照‘现实、适应‘时代、学以‘致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以专业实践课为突破,以寒暑假实践基地见习为重点,以毕业实习为核心,建立真正“面向行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经济特色的新闻人才。
(三)创新“学科融合”,培养“新新闻人”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财经新闻方向特色路径探索,需要在传统的技术融合、媒介融合、文化融合三大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破除“经济学的人”和“新闻学的人”的界限,打破学科边界,寻找模式创新。
首先,需要“遵循规律”,即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传学东渐”⑨是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起点,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是依靠80年代的大规模译介实现学科发展的。因此,财经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历史的语境,从西方新闻理论中汲取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养料;也要结合当下的语境,从新新闻理论中获取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数据统计为补充;更要结合未来的语境,从实用新闻学的职业范式中探索跨专业培养、跨学科交流、跨行业实践。
其次,需要“协同育人”,即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即从学科融合的广度上实现创新,以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跨学科方面,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数学科学等二级学院联合组建书院,推广新闻人才培养书院制,统筹合作,破解融合难题。跨行业方面,與财新、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机构合作,筹办产业学院,将企业实践嵌入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破解学院派理论落后于业界现实带来的人才就业知识脱节的问题。
最后,需要“模式多元”,即综合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即从融合的深度出发,深挖培养方式的热点、分析传统模式的痛点和寻找融合创新的拐点。未来财经新闻为亮点的打造,需要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将财经与新闻深度融合,而非培养方案上“生硬拼凑”。通过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途径挖掘具有“融合潜力”的学生,“定制”并随时更新培养方案,以培养符合“新文科”背景的“新新闻人”。通过双学位双线制培育、主辅修特色化培养、微专业融合课程教学等方式,真正意义做到“经济管理”与“新闻传播”的“高度融合”。
【本文系2019年度南京财经大学教改课题一般项目“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Y19078);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基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学风建设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054);南京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特色课程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杨芳秀,张涛甫,周勇.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对话[J].新闻战线,2016,(1):34-36.
②Steen Steensen, Laura Ahva. Theories of Journalism in a Digital Age. Journalism Practice, vol.29, no.29, no.2, 2014, pp.1-18.
③杨保军,李泓江.新闻学的范式转换:从职业性到社会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8):5-25.
④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 国际新闻界,2015,(1):75-88.
⑤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2):17-59.
⑥James W Carey.“Some Personal Notes on US Journalism Education”,转引自:潘忠党.解读凯里·跨文化嫁接·新闻与传播之别[J].中国传媒报告,2005,(4):1-4.
⑦任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范式图谱[J].中国社会科学,2017,(1):63-82+205-206.
⑧(美)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6.
⑨刘涛.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10):5-20.
作者简介:曹志伟,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博士,新闻系(经济新闻方向)主任,2020“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人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特色课程团队成员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