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央视第4频道)在晚8点档黄金时段,连续播出了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一部重大题材的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高度还原并全面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历程,详细讲述了党中央艰难决策,志愿军秘密赴朝,历次重大战役,朝鲜停战谈判,志愿军凯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首次全景、真实、权威地披露了决策内幕和历史细节。摄制团队历时一年在国内外进行详细调研和梳理,片中首次解密了部分珍贵档案和电报,拍摄了百余件抗美援朝珍贵文物,部分历史影像画面在片中首次公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央视网2020年10月12日)我也應邀参与了这部重大题材大型纪录片的摄制,而这源于20年前我的一篇新闻报道。
2020年6月,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一位编导辗转联系到我,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电视台正在摄制一部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将于同年年底播出。编导们在广泛收集资料时,了解到我曾多次采访报道过一位名叫温纳瑞斯的在中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军战俘,想请我帮忙联系采访温纳瑞斯或者其家人,并邀请我参与节目的摄制工作。
闲聊时偶然发现新闻线索,深入采访后写出重磅独家报道
温纳瑞斯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6年来,采访到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温纳瑞斯是位美国人,全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James George Veneris),他于1922年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二战时期参加美国陆军,在战场上同德军和日军作战。1950年11月,28岁的温纳瑞斯被派到朝鲜战场,刚到朝鲜一个月就被志愿军俘虏,被送到位于朝鲜碧潼的志愿军第五战俘营。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管理人员发扬我军优待俘虏的传统,严格执行《日内瓦战俘公约》,感化了包括温纳瑞斯在内的无数敌军战俘,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人民讲和平、讲人道的博大胸怀。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达成协议。在处理战俘的问题上,双方遵循“尊重个人意志,自愿遣返”的原则。温纳瑞斯和其他20名美国战俘以及一名英国战俘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了到中国生活居住,一时间在世界上引起轰动。西方国家舆论认定这是共产党对这些战俘进行“洗脑”的结果,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宣称,这些战俘选择了和平,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的是,这22名战俘的选择是中国军队俘虏政策的胜利。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在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1954年2月,温纳瑞斯和另外21名美英战俘来到中国,被中国政府授予“国际和平战士”称号。他们随后被送到山西太原集中学习,学习中国历史、社会情况、经济建设、生活习俗,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学习共产主义理论。一年之后,他们又回到北京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给了他们上大学、去工厂、下农场或闲住的4种选择。温纳瑞斯选择了到工厂工作,他被安排在了山东济南造纸西厂当工人。温纳瑞斯性格开朗,喜欢和工友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打扑克,工友们嫌叫他的中国名字温纳瑞斯拗口,干脆都叫他“老温”。
温纳瑞斯以后在中国娶妻,生育了一子一女,从1977年开始,温纳瑞斯先后被山东大学等高校聘任为教授,讲授英语口语课程,他居住在中国红十字会为他提供的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里,享受教授级的待遇和公费医疗。以后,留在中国的其他21名美英战俘先后回国或移居到其他国家,只有温纳瑞斯一直留在了中国。
1976年,温纳瑞斯第一次返回美国探亲,当时中美两国尚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人民对中国的情况还很陌生,他们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在美国11个月时间里,温纳瑞斯的足迹遍及美国47个州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听众介绍中国,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时美国的200多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过追踪报道。众多美国媒体在报道他的传奇经历时,竟站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上,一些媒体称他是“民间大使”“和平使者”;另外一些媒体则称他是“被共产党‘洗过脑的变节者”“叛徒”“疯子”。然而不论这些媒体的立场如何,在他们的报道中却都没有回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温纳瑞斯作为一名前美军战俘,在中国定居后不但没有遭到迫害,反而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2001年8月,在《齐鲁晚报》任记者的我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偶然听说了温纳瑞斯的经历,于是我让朋友带我找到温纳瑞斯,对温纳瑞斯进行了几天的深入采访,并查阅了大量美国报刊有关他的新闻报道后,写成了长篇通讯《一位选择了中国的美国老兵》,发表在了2001年8月24日的《齐鲁晚报》上,将温纳瑞斯的传奇经历以及这段尘封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报道中,我提到温纳瑞斯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篇报道引起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的重视,他当即在报纸上作出批示,要求组织部门研究温纳瑞斯的入党问题。山东省委组织部的两位领导同志随后和我一起来到温纳瑞斯家中,对温纳瑞斯入党问题进行考察。由于温纳瑞斯当时仍是美国国籍,而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加入中国国籍,有关部门认为温纳瑞斯保留美国国籍对国家和社会更有利,温纳瑞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愿望没能实现。随后,我又写出了报道《一个美国老兵的追求》,刊登在了2001年8月30日的《齐鲁晚报》头版头条上。
以后,我又多次对温纳瑞斯进行过采访。多次接触后,温纳瑞斯和我结成了忘年交,他和我一起喝茉莉花茶、喝老白干酒,抽济南产的“大鸡”牌香烟,他直呼我的名字“康鹏”,我也喊他“老温”。以后,我把有关温纳瑞斯的稿件重新进行了整理,补充了采写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以及当时的背景资料,以《一位美军战俘在中国50年的传奇人生》等为题,写出报道刊发在《检察日报》《中华新闻报》《当代生活报》《文摘报》《金剑》《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多家报刊杂志上。由于当时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前夕,作为唯一一名仍生活在中国的原美军战俘,我采写的有关温纳瑞斯的独家报道也因此引起海外不少媒体的关注,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多家通讯社和电视台也纷纷对温纳瑞斯进行了专访,形成一股“温纳瑞斯热”。
2004年,温纳瑞斯因病在济南市去世。
深入挖掘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发现里面蕴含着重大文史价值
2008年7月,大型新闻观察期刊《记者观察》刊发文章《我和一位原美军战俘的忘年交》,介绍了我发现、采访温纳瑞斯的经过以及文章刊发后所引起的广泛影响。而我写的介绍温纳瑞斯传奇经历的文章,也刊发在《文史月刊》《报告文学》《山东文学》等多家文史和文学专业期刊上,并被《扬子晚报》等多家报纸和众多网站转载。
我在采访温纳瑞斯时,他曾向我介绍了他在志愿军战俘营中的生活,并说他在战俘营里还参加过一次“奥运会”。战俘营里还会举办“奥运会”?职业的敏感使我感觉到这里面很“有料”,于是就请他详细讲讲,温纳瑞斯就向我详细介绍了他参加“战俘营奥运会”的事。
采访完温纳瑞斯后,我又多方收集资料,大体了解到了志愿军“战俘营奥运会”的有关情况。原来,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志愿军俘管处从在朝鲜的全部6个战俘营的13107名“联合国军”战俘中,选拔出500名(1254人次)优秀选手,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极其特殊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运动员的国籍众多,分别属于美、英、法、加、哥、澳、菲、土、荷、比、希、墨和波多黎各等14个国家和地区。比赛项目很丰富,跨栏、跳高、篮球、排球、足球、拳击、游泳、跳水等一应俱全。这次“奥运会”没有国际奥委会的授权,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组织战俘们自己来操办的,不能算是一场真正的“奥运会”。但由于参赛运动员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也算是一场奇特的“奥运会”。
在战俘营里举办“奥运会”,堪称世界战俘史上的奇迹。我当时想就此专门写篇文章,但由于当时能查阅到的有关资料比较少,而且比较零散,因此只好作罢。
2012年七八月间,第30届奥运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办,一时间有关奥运会的话题都成了热点。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温纳瑞斯当年提到的“战俘营奥运会”。近些年来,我在阅读各种文字资料时,看到某篇文章中提到有关志愿军“战俘营奥运会”的内容,就有意识地收集起来,有些文章中提到的关于“战俘营奥运会”的信息只是只言片语,我就以此为线索,查询相关的文史资料及历史文献,好在这时的网络已经比较发达了,以前难以查阅到的很多资料,有不少通过网络都可以查阅到。就这样陆续收集到一些有关志愿军“战俘营奥运会”的回忆文章,包括当时的志愿军俘管处主任王央公的回忆录,我又找出当时采访温纳瑞斯的第一手资料,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写成了《志愿军战俘营里的“奥运会”》一文。
2012年9月,在业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文史专业期刊《文史精华》,以8个页码的篇幅重磅推出了这篇文章,杂志社还在目录页上进行了重点处理,配发了当时的历史资料图片作为导读。而在此之前,2008年12月,《文史精华》杂志也曾刊出《一个扎根中国50年的美军“战俘”》,介绍了温纳瑞斯的传奇经历。
《志愿军战俘营里的“奥运会”》一文一经刊出,立刻被众多网站转载,《党史信息报》《新阅读》《退休生活》等多家报刊也转载了此文。这篇文章的影响力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四年之后,2016年8月,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篇文章又被多家网站和报刊找出来并大肆炒作,比如新浪网、凤凰网等多家网站就以《中国人用“战俘奥运会”改写了世界战俘史》等为题转载了这篇文章,《燕赵都市报》《西宁晚报》等多家报刊也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2017年,《文史精华》创刊30周年之际,从30年来所刊发的上万篇文章中,评选出300多篇“《文史精华》三十年精品文章”,我在《文史精华》所刊发的四篇文章中,就有两篇文章被评为“《文史精华》三十年精品文章”,其中一篇是介绍温纳瑞斯传奇经历的《一个扎根中国五十年的美军战俘》,另外一篇是《志愿军战俘营里的“奥运会”》。
我采写的有关温纳瑞斯传奇经历的文章在国外也引起了较大反响,国外有多家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侨报》也以《在华半世纪的美军战俘》为题转载了这篇文章,在2010年7月22日、23日、24日,连续三天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连载。这篇文章还被收入由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向继东主编的文史作品集《遮蔽与记忆:名家文史精品2009》一书中,全书共收录了29篇文史精品文章,首篇文章就是《一个扎根中国50年的美军“战俘”》。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深入挖掘会让“易碎品”更有生命力
随着传媒行业竞争的加剧,新闻稿的吞吐量大,及时广泛地获得新闻线索成为了传媒竞争的第一争夺点。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发现新闻,就需要有一双认识新闻、发现新闻线索的“慧眼”。而新闻线索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更多的要靠记者自己去发现、寻找和挖掘。而记者自己发现、寻找和挖掘出的新闻线索,往往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报道出来就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
要做到自己发现、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就要求记者不但要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知识,更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对看到的、听到的人物和事件,要勤于过筛子动脑子,看看是不是新鲜的、新奇的东西,是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为。我采访报道温纳瑞斯就比较偶然,是在和一位朋友闲聊时,他不经意的一句话中提到了温纳瑞斯,职业的敏感使我感觉到这里面有“料”可挖,于是我让朋友带我找到温纳瑞斯,对他进行了几天的深入采访,并查阅了大量美国报刊有关他的新闻报道, 写成了此稿。如果当时我对他的这句话不当回事,也就不会去采访温纳瑞斯,更不会有这篇日后引起较大轰动的独家新闻了。
另外,在一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到来之前,与此相关的人、相关的事也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新闻。我采写的有关温纳瑞斯的报道在我供职的《齐鲁晚报》刊发后,我并没有就此打住,以后我又多次对温纳瑞斯进行过采访,并和他结成了忘年交,随着我对他了解的越来越多,我把有关稿件重新进行了整理,补充了采写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以及当时的背景资料,写出长篇特稿刊发在多家报刊杂志上。而我采写的有关温纳瑞斯的独家报道之所以会引起海外多家媒体的关注,则是因为200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随着纪念日的临近,作为唯一一名仍生活在中国的原美军战俘,温纳瑞斯的传奇经历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由此引来了多個国家的通讯社、电视台的密集采访。而我于2012年采写的《志愿军战俘营里的“奥运会”》一文,之所以被众多网站、报刊转载,其影响力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四年之后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举办期间,也正是因为文章涉及到奥运会这一重要时间节点。
距我最初采写报道温纳瑞斯近20年后,2020年迎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温纳瑞斯是扎根中国50年的美军战俘,而且还是以后唯一一名仍生活在中国的原美军战俘,正是由于他的传奇经历,以及我采写的文章刊发后引起的广泛影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摄制组才注意到了温纳瑞斯这个美军战俘的传奇经历,并准备制作一集有关朝鲜战场双方战俘的纪录片。编导们请我帮忙联系采访温纳瑞斯或者其家人,并邀请我参与节目的摄制工作。由于温纳瑞斯已去世多年,我和他的家人也已多年没联系,再加上他的家人已搬家,几经周折,我终于联系到了温纳瑞斯的家人,协助摄制组进行了采访。编导们还参考我的报道资料,查阅有关温纳瑞斯的历史影像资料,制作完成了节目。
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央视开播后,凭借着丰富翔实的内容,迅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喜爱。而纪录片中有关温纳瑞斯的内容,也大大丰富充实了节目内容,保证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可视性与历史厚重感。
著名报人徐铸成有一段经典论述:“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与新闻有如隔世兄弟,一脉相通,分道扬镳。古人认为当时是“新闻”的,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今人认为现在是“新闻”的,明天也将成为历史。新闻是历史的片段,历史是新闻的累积。新闻学与历史学是紧密联系、非常接近的两门学科。新闻是“易碎品”,新闻姓的是“新”,如果时过境迁,新闻变成了“旧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谁都希望可以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深入挖掘新闻素材,不但可以采写出新闻精品,让“易碎品”更有生命力,还有可能打造出文史精品,为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文史资料。
作者简介:康鹏,齐鲁晚报编辑、记者
编辑:文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