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雷 洪馨雨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房室交界性心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心率减缓相关疾病[1]。现阶段,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案之一为起搏器植入。近几年因相关技术的发展,适应证显著增加,使植入量明显提升。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此种治疗方案虽有显著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有一定创伤性,会导致肩关节或者伤口疼痛,且易产生多种并发症,要卧床休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需要在术后进行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提升患者后期生活质量。而本次针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自制康复操结合阶段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详细报道内容如下。
此次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随机抽取该时间内在本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51例)和进行自制康复操结合阶段康复护理的实验组(51例)。纳入标准:以上患者全部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均有起搏器植入指征;NYHA分级为Ⅰ-Ⅱ级;未有室性心动过速情况。患者好家属全自愿加入研究,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不符合适应证患者;合并癌症患者;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
1.2.1 对照组 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术后指导患者保持体位和适当活动,叮嘱患者尽量避免深呼吸和咳嗽。将沙袋压迫在手术切口位置6-8h,患者术后饮食以清淡为主。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自制康复操结合阶段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创建康复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本科室护理人员、康复师、医师和护士长,多成员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临床经验等自制康复操,在与康复护理结合,制定与患者相符的阶段性康复护理方案。自制康复操主要是同时进行双侧肢体活动,并为运动自编节拍,每个动作8个节拍为一组,之后制作成视频,并配有详细介绍和指导。家属与患者均进行学习,同时与同病房患者交流经验,共同学习和开展运动。
(2)第一阶段(术后1-3d)。患者术后前3天进行被动训练,第1天进行双手握拳、伸展活动。双侧下肢进行足背屈伸运动。每天3次,每次40组;第2天开展前臂运动,康复师协助患者更换高枕卧位或者仰卧位,康复师将术侧肘部固定,之后被动屈肘,并将患侧前臂尽可能抬高,之后缓慢复位,另一侧进行相同运动。每天3次,每次20组;第3天开展单臂运动,康复师将术侧肘部固定,告知患者将同侧上肢与肩关节放松,之后将术侧上肢抬高0-30°,之后缓缓复位,另一侧进行相同运动,每天3次,每次10min。
(3)第二阶段(术后4-5d)。患者术后4-5d主要进行主动运动,第4天开展前臂重运动,两手交叉握拳,伸直两侧手臂,之后上抬到下巴位置,并逐渐抬向额头位置,每天3次,每次10分;前臂重力运动,协助患者更换为高枕卧位或者仰卧位,将固定患者双侧肘部,双手握住盛满水的水杯,两臂逐渐向前伸展,并保证水杯内水不溢出,每天3次,每次20组;第5天开展舒肩运动,协助患者坐立于病床,两侧肩关节进行前后、上下活动,每天3次,每次20组。
(4)第三阶段(术后6d-出院)。患者术后6d至出院阶段主要开展抗阻运动,第6天开展90°抗阻运动,规定患者肩胛部位,两手十指交叉相握,先内上方伸展手臂,直至和身体成90°,每天3次,每次20组。180°抗阻运动,康复师握住手部,进行手臂向外、向上外展活动,直至与身体保持同一平面。每天3次,每次20组;第7天患者预备一条弹力带,两手握住弹力带并多个方向拉伸,每天3次,每次20组。第8天出院前重复以上活动,结合自身恢复情况和耐受力对运动量适当调整。
(1)运动耐力评估:予以患者6min步行距离试验,主要是记录患者6min内步行最长距离。距离越长,运动耐力越强,心功能也随之提升。(2)心功能评估:检测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正常水平则是低于125pg/mL;记录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3)肩关节功能评估:应用肩关节功能评估量表在术后1周和12周时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有肩关节疼痛(35分)、肩关节活动功能(30分)、日常生活能力(35分),共计100分,分值与功能呈正比[2]。
本次研究所数据全部选择统计软件SPSS24.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行t检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男女比例、年龄、起搏器类型以及疾病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6min步行距离、LVEF、NT-proBN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s)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s)
?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肩关节功能总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s,分)
表3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s,分)
?
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治疗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治疗效果佳且安全性高。但是术后易发生肩关节活动障碍和术侧肩痛,影响术后效果和日常活动。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起搏器植入术后半年内肩关节活动障碍与肩痛发生率为33%[3]。还有文献显示起搏器术后一个月内是肩关节活动障碍与肩痛高发阶段[4]。为了有效改善和预防术后多种并发症,除了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外还要结合患者实际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既往针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主要以被动运动为主、主动运动为辅,由患者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对其相关部位进行按摩,缺乏渐进式运动处方,还有一些患者术后制动时间长,未及时进行相应运动,与最佳康复运动时机失之交臂,影响康复效果[5]。而本次研究选择了自制康复操指导进行训练,由于起搏器植入术后7d内是锻炼的关键阶段,本次有研究依照术后不同时间分配了自制康复操。既往临床中认为患者术后由于切口疼痛、肩关节受限等因素的影响,早期不进行术侧肢体运动,而本研究自制康复操中选择了双侧上下肢运动,重视其关节和肌力的协调运动,能够进一步提升锻炼效果。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6min步行距离、LVEF、NT-proBNP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可见本研究选用的自制康复操结合阶段康复护理优势更显著。此种康复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换作者术后1-3d,该阶段患者由于刚结束手术需要卧床休养,避免大幅度活动而影响手术切口、增加电极脱落风险,可在床上进行被动训练,可加速血液回流、促进肌肉收缩。第二阶段术后4-5d,患者各项体征、病情较稳定,可进行主动运动,并以肩关节为主,可锻炼肩关节以预防肩关节疼痛和障碍。第三阶段术后6d至出院,先进行抗阻运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之后重复前两个阶段运动,再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运动量,可显著提升运动耐力,逐渐改善肩关节功能,进而预防多种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
综上所述,自制康复操结合阶段康复护理用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运动耐力、改善肩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