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一
摘 要:读题是学生对题目意思进行理解,只有做到正确读题,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进行高效解题。数学题目变化多样,十分考验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学生运用勾画法和创建链接法,能夠实现从基本了解题意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提高解题准确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读题;解题教学;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0-0116-02
以往多数教师较为重视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对学生的读题指导没有太多的深入,致使很多学生拿到数学题目就提笔解答,没有细致读题,这会导致学生做题时遗漏关键的题目信息,从而影响到解题的准确率。因此,在数学解题中,教师仍有必要对学生的读题展开指导,以促使学生意识到读题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与条件,最终让学生顺利得出题目的答案。
一、运用勾画方法对数学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及时标注
初中数学题与小学数学题相比,包含的数学信息更多且更为复杂,所以学生拿到数学题目时,不能习惯性地提笔作答,而应该先从读题开始,对拿到的数学题目进行细致、认真的阅读,以基本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出数学题目的答案。解题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勾画的方法,对数学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及时标注。
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看到和勾画出A+B中不含有一次项和常数项的文字信息,就会忽略解题的关键线索,从而无法发现2-m=0、n-1=0,进而无法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读题并将题目中的信息及时地标注出来,这对后续解题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解答一些数字及文字信息较多的代数问题时,学生正确读题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
二、将读题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相关数学知识点创建链接
通过读题勾画出重要的数学信息之后,学生需要对题目信息与所学数学知识点创建链接,从而实现激活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首先,学生基本掌握数学题目信息之后,必须对题目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包含的数学知识点,或者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把题目中的信息与数学知识点结合起来,最终顺利寻找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点,并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其次,数学题考查的内容是多变的,往往一道数学题包含非常多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方位进行思考,从题目中挖掘多个信息知识点,从而避免学生遗漏重要的知识信息。
那么根据信息与知识点的联系,学生可以创建知识的链接,将所学的方程、绝对值以及等腰三角形等知识,运用于这道数学问题的解答,具体如下。
在上述问题中,学生应该懂得将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绝对值等知识创建联系,并将计算出来的有关数值与三角形有关知识衔接,从而通过方程的解答求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
三、组织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数学题目
数学概念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和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讨,去真正反思数学概念。而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概念,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助,进而共同探讨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和质量。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适当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针对数学问题展开合作性的探究,以从中获得数学题目的答案。如在这道三角形问题中,有的学生想到了平行线的性质,也有的学生想到了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如果将学生的思想组合在一起,并针对题目展开合作性的探究,则可以更为全面、有效地得出问题的答案。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那么学生通过读题,得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包括AB∥CD,CF⊥DE,以及具体的角度数值,则可以进行如下的解答:
在解答类似的三角形数学题目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并做出解题后的反思学习,让学生去寻找、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反思中发觉自己存在哪些解题思维上的缺陷,进而引导学生看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最终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批判的数学解题思维品质。
四、结语
读题依然是学生了解和分析数学题目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关键。如果学生读题出现偏差,或者忽略了读题,则很容易遗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迷失解题的方向,无法解答。因此,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读题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勾画法、思考题目信息与知识点的联系,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数学解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良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解题能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
[2]陈美清.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许娟娟.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24).
[4]王生.数学教学解题指导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